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460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花輪君

2011-09-18 07:51:33

一切創作都是藝術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小時候我也遇到過這事兒,媽咪讓學鋼琴,一開始是在老師家裡練,可是總這麼可不成啊,總得買一台啊,好像也是跟電影差不多的時候,94年左右,我上幼稚園,那時候的鋼琴就得兩三萬那,那時候不比現在,媽咪爹地只掙幾百塊一個月,買鋼琴,得貸款。
        媽咪問我,是不是真想學,我說想。爹地說,那就買唄,借錢就借錢,以後還了不就是了。
        有趣的是,那天在琴行,店員向我們介紹了鋼琴的代替品——電子琴,山葉的,三千多,媽咪就說,這個買的起。於是,我就改學電子琴了。
        後來真的就像模像樣地學起了電子琴,練了不到兩年,就棄了。後來想起來,一種說法是教我的老師生孩子了,一種說法是我要上學了,得專心唸書,彈琴耽誤時間,最後一種說法是媽咪一直嘮叨至今的,我懶,不想練了。
        現在這台老古董山葉還在家裡,南陽台上,唯一的作用是裝飾。
   
       現在想起來,是有點後悔沒有堅持的,會彈琴多拉風啊。幼稚園的時候還能完整地彈一首德沃夏克,現在我連五線譜都不認識了。
  
       我還真羨慕片子裡的那群人,過著勉強溫飽,時不時出點岔子的生活,卻都還心懷夢想。夢想這東西,現如今已經比結婚不要房子的姑娘還難得了。
      可能他們都曾想過幹一番大事業,就像陳桂林爸爸給他取名字時想的一樣好,像桂林山水一樣甲天下。可是你要知道,現實是面照妖鏡,再怎麼光鮮的皮,它總有法子能把你扒下來,打回原形,然後折騰得你體無完膚。廠子倒閉,下崗,原來的同事鳥獸散,各自去找撈錢的門道,像陳桂林這樣組個樂隊哪怕只是給人辦紅白喜事也已經是神級的了,看人家挖廢鐵、撬鎖、離婚的離婚,喪偶的喪偶,光棍的光棍,……
        就在大家感覺自己就要被生活磨平稜角的時候,夢想家陳桂林出來了,他要帶大家造一架鋼琴,沒有木頭,就造鋼的琴。

       我從小就羨慕手藝人,覺得人家那才是真本事,就算背井離鄉、改朝換代,都不會沒飯吃,而且是靠實力掙錢。不像我,小時候不學好,長大了只能靠嘴皮子過活,國家培養我20多年,沒學會別的,就學會忽悠了。

        看著人畫圖紙、做模子、鋸木頭、烤漆……每一步都在創作啊,每個作品都是藝術啊,我連工具機都不認得,高中做個鐵架子基本就耗盡了我所有的動手能力了。
        
       有個問題,這服裝道具場景整個兒地穿越到90年代初不奇怪,難的是這畫面咋能整成這樣的,用老膠片?
       總體感覺秦海璐表現得有點搶鏡,是此片唯一不和諧的地方,其他演員全部融為一體的感覺,非常好。快手和季哥都挺帥的,其他幾個長得有點分不清。
       
  
       在此僅代表也曾懷揣藝術夢想的自己把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配樂的小金人兒頒給此片。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