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甘地--Gandhi

甘地传/甘地

8 / 240,236人    191分鐘 | 240分鐘 (rough cut)

導演: 李察艾登保羅
編劇: John Briley
演員: 班金斯利 甘蒂絲柏根 Edward Fox John Gielgud 屈佛霍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貓偵探費拉達菲

2011-09-19 02:48:07

【轉】【舊文一篇】《甘地傳》與甘地正傳


對印度歷史一無所知,所以轉這篇腎小球同學給的評論

發信站:天益社區(http://bbs.tecn.cn),版面:馬克思主義研究
本文連結: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192952

『甘地傳』與甘地正傳

譯者:星螢
資料來源:十月評論 1983年4月 第十卷 第四期(總第76期)


  『甘地傳』是一部政治片,描述印度國父的生平,展現印度掙脫殖民地枷鎖的複雜過程,同時將鼓吹不暴力不合作抵抗運動的『甘地主義』特別拱托出來。
  影片的主線,是甘地的政治生涯:從他在1893年到南非執業律師,領導當地印度僑民反抗南非的種族歧視政策,到他在1914年回國,領導印度掙脫英國殖民地的統治;影片以他在1948年被刺殺而終。
  由於影片敘述的是一個近代歷史人物的平生,因此,它的歷史真實性是極為重要的。
  影片中描述的事件,大都曾經發生;但是,許多時卻是片面地表現出來,因而觀眾難以掌握它們的實際意義。
  舉例來說,影片一開始,24歲的律師甘地,剛踏入南非,就被白人趕離頭等車廂,使他有感於印度人受到的歧視,於是起而領導當地印度移民進行鬥爭,高潮是他在警察的棒打下仍堅持要焚燬當局迫印度移民隨身攜帶的身份證,這事件標誌了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的開端。
  影片中的甘地,是一個目標明確、前後一貫、正義不屈、民族感情濃厚的領袖人物,同時又是善良溫厚、酷愛和平、反對暴力的君子。他被賦予一個單純的正面形象——一生為民族自尊,民族解放鞠躬盡瘁,因而為人民所愛戴。
  然而,甘地實際上扮演了怎樣的歷史角色?要作出較中肯的評論,就不能簡單依靠影片的描述,而必須從歷史事實中尋找。
  就以他在南非的活動來看。在南非火車上被趕離頭等車廂的甘地,出身官宦世家,曾在英國留學修讀法律,成為執業律師,後受聘往南非為一間印度貿易公司打官司。以他的社會地位,理應享坐頭等車廂,但在南非白人歧視有色人種的政策下,他卻受到與一般印度勞工無異的待遇(歐洲殖民主義者從1860年開始將印度廉價勞工『輸入』南非)。甘地於是協助成立『印度僑民代表黨』(成員要繳付黨費,主要是中產階級,勞工不包括在內),以他的法律知識領導當地僑民爭取平等地位。給予他直接經濟支持的,則是要求社會地位與經濟地位相稱的印度商賈。
  1906年8月,南非當局對印度移民施加更多的限制,強迫所有印度人要隨身攜帶身份證,嚴禁新印度移民入境,並通過一項『黑人法案』,使各種歧視政策常規化。甘地率領當地印度人反抗,後與統治者達成協議,當局應允取消『黑人法案』,甘地則同意頭兩項政策。達成協議後,甘地勸說人們到警局打指模,稱這是『自動登記』而非『強迫登記』,當時一些印度工人認為被出賣了,一人甚至憤而刺殺甘地,甘地險些送命,但未痊癒便趕著到警局成為第一個打指模的人。然而,統治者卻背棄諾言,保留『黑人法案』,甘地才氣憤地領導人們焚燬身份證。
  因此,甘地在南非的活動,基本上是尋求改良現存的政治架構;例如他在爭取印度移民享有平等地位的同時,卻沒有攻擊南非種族歧視政策的關鍵問題——少數白人統治、壓迫著大多數黑人。他不過尋求印度人在現存架構中享有較佳地位罷了。
  可是,在真實生活中的甘地,面對著大英帝國壓迫下的種族之間的關係,卻無法完全處於超然狀態。而在這個充滿對抗性的關係中,甘地事實上卻扮演了並不光榮的角色。
  舉例來說,在1899年,非洲南部的布爾人BOERS進行爭取獨立的戰爭,甘地卻組織1100名印度僑民成立救傷連隊,支持英國一方。他的理由是,印度人自承為英國屬土人民,要求英國給予權利,所以應該同時履行義務,支持英國。到了1906年2月,英軍屠殺非洲東南部的祖魯人ZULUS,藉口是祖魯人叛亂,甘地明知無辜的祖魯人在自己土地上受到英國殖民者的壓迫、殲滅,但仍堅持要忠於大英帝國,於是再次發動印度僑民組成救傷連隊,支持英國。
  甘地以為英國會感激印度人的多次效忠表現;遺憾的是,祖魯人『叛亂』平息後不足半年,就發生了身份證事件。
  影片無法交代身份證事件的所有這些背景資料,原因除了是為照顧全片脈胳而無法交代每一事件的細節外,更重要的是,這些數據會激發起一連串的問號,使人們不能單純地接受一個英雄形象,而要思索交織在甘地思想行動中的矛盾,以及他身處的複雜政治鬥爭中的矛盾。
  其實,這些矛盾是以一定的規律表現出來的。影片雖然沒有將矛盾的癥結深刻地剖露出來,但不少事實卻是真實地表現了的,例如,觀眾看到甘地很同情貧民的遭遇,本人也刻苦儉樸,然而,甘地歷任印度國大黨領袖,而國大黨其它領袖生活豪華奢侈,明顯地是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的寫照。
  甘地主觀上同情貧民賤民,客觀政治生活上卻代表了民族資產階級,但他看不到這個矛盾的階級性,因此,他的思維外觀抹去了階級矛盾,只概論人們的善性和良知,主張以內心世界的轉變來達致社會、政治、經濟種種問題的解決。所以,他勸勉富人視貧民賤民為兄弟,同時斥責貧民的偷竊為不義(他當律師時,一次一名貧民因偷竊罪被檢控,甘地問該貧民為何偷竊,他答說因為飢餓無法生存,甘地的回答是:如果不能高尚地生存,為何要活著)。
  甘地既看不到階級矛盾,同時也看不到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與落後國家民族之間的壓迫關係,這點鮮明地表現於甘地與大英帝國的關係。甘地曾多次支持大英帝國對非洲民族的壓迫;當列強為爭奪殖民地及勢力範圍而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甘地甚至以『徵募中士』身份為英國徵募壯丁參戰,成效不大,有人譏諷他放棄了非暴力原則,呼籲人們去殺人和被殺。直到三十年代,甘地才正式提出英國人必須離開印度,由印度人自行管理的口號。
  甘地與群眾的關係,要辯證地分析。在組織群眾方面,甘地是有重大貢獻的。他認為,人民必須團結組織起來,才有力量與統治者對抗;人民要團結,首先就要意識提高,認識到他們應享有基本的權利,並以信心和勇氣去行動。因此,甘地曾組織志願兵到農村去,協助貧民建立精神的及經濟的堡壘,對抗暴政和剝削。
  可是,一旦群眾組織起來了,甘地卻竭力將群眾運動的發展限於他自己訂定的範圍之內。甘地的構思,是群眾以不合作的態度向統治者展示力量,使統治者知難而退。對於統治者的暴行,群眾要以耶穌的逆來順受、左右臉都送過去挨打的態度,來激發起統治者的良知、廉恥。影片對於甘地這個哲學有鮮明的表現。
  1919年4月6日(與中國五四運動幾乎同期),甘地號召全國進行齋戒和祈禱,實質是一次成功的全國總罷工。群眾的力量使統治者震慄了,但統治者的回答,是向手無寸鐵的市集裡祈禱的平民婦孺圍堵開槍射殺,一小時內1200人被殺,3600人受傷。影片顯示甘地到現場看到斑斑血痕,表示很難過。但不久,一群憤怒的平民殺死了幾名警察,甘地卻立即宣佈中止反抗運動,因為它使用了暴力。甘地以他的權威,加上絕食抗議,終於取得群眾中止動員運動。甘地一生進行了18次絕食行動,許多次卻是迫使己方群眾接受他的主張。以這次事件具體來說,不管甘地本意如何,客觀效果卻是中途壓抑了群眾運動的蠭起,導致群眾方向混亂、士氣低落,運動內部也出現分裂,一向團結行動的印度教徒和回教徒,自此也猜疑日重,宗教分歧更被殖民主義者利用,實行分而治之的統治,當英國在 1947年在政治上退出印度時,強行造成印度與巴基斯坦分立的局面。
  為什麼甘地身上表現了這許多矛盾?這要從甘地的哲學淵源和社會地位中尋求答案。
  甘地自幼接受英國殖民地奴化教育,認同英國文化,認為『大英帝國的存在有利於全世界』,加上在英修讀法律並獲執業律師資格,所以他對現存政治架構並不敵視,也不排拒英國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後者明顯地反映在他的政治行為上。
  甘地非常執著於與對手交鋒時遵行『光明對賽』(FAIR PLAY)的原則,亦即競技時光明磊落,對對方寬大、不窮追猛打。英國資產階級鼓吹政治鬥爭和社會生活上運用這種精神,以發揮『紳士作風』。甘地可謂身體力行。他一生多次被統治者投入獄中,但常因群眾的抗議和本人健康惡化而提早獲釋,但他每每為表示『公義』,在獲釋後宣佈停止他所領導的不合作抵抗運動,直至『刑滿』為止。在南非,1906年,印度僑民反抗南非種族歧視運動正開展,南非的白人工人也為爭取權益而進行罷工,當時甘地卻立即宣佈暫時停止反抗運動,理由是不能趁南非當局處於不利狀態時落井下石。
  甘地這套不打落水狗的哲學,恰恰是魯迅所大力抨擊的。魯迅在1925年(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一文中,淋漓揭露資產階級『紳士』這種做成欺騙勞動人民的手段,不串卻言中甘地主義。魯迅認為倘是咬人的狗,無論在岸上或在水中,都在可打之列;『若與狗奮戰,親手打其落水,則雖用竹竿又在水中從而打之,似乎也非己甚』;老實人將狗的落水認作受洗,認為必已懺悔,不再出面咬人,實是大錯特錯;老實人誤將縱惡當作寬容,一味姑息下去,則混沌狀態無窮無盡。由於反改革者對於改革者的毒害,手段厲害無以復加,改革者若還在睡夢中,則總是吃虧,改革也無法達致。
  甘地或可算是魯迅所談的『老實人』吧。然則甘地主義是否為印度帶來了獨立、改革?這點實在有待商榷。大英帝國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臨崩潰邊緣,印度獨立成為客觀歷史趨勢。但印度獨立後.民族資產階級『和平地』接管了國家政權,社會貧富懸殊等級分明等現象,並無好轉;暴力也遠未從印度消失。
  影片給人感覺甘地成功的地方,倒是他的手法似乎取得了重大宣傳效果,得到大眾傳播媒介的支持。但要注意的是,包圍在甘地周圍的是美國記者,在全球暴露英國醜惡殖民地統治的,也主要是美國報刊。美國熱衷於英國對印度統治的結束,不無經濟利益考慮,因為英國撤出,則有利於美國商品進入印度市場。
  在政治行動上,甘地同時是群眾力量的發動者和制動者。甘地以他的非暴力主張名聞全球,然而印度卻是在國家分裂、內部暴力衝突之中獨立的,甘地本人也死在刺客的槍下。
  在經濟問題上,對於受帝國主義侵略破壞的落後印度經濟,甘地只能提出回到以往的簡單農村小農經濟模式,主張人人自耕地、自織布,將外來商品一概排斥、燒燬。這種主張只是在感情上排拒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入侵,不能有效地導致落後國家擺脫被剝削壓迫的命運。
  藝術中的悲劇英雄,有高尚情操,一心為眾人謀幸福,卻因某些主觀上的缺點,終於無法超越客觀的限制。甘地可以說是悲劇英雄,然而,他的悲劇,不只是個人的悲劇,也是印度的悲劇。

  1983年3月14日
=======以下為相關回復=======

我好幾年前看過。說實話,那絕對是典範性的電影作品。不過當時就依稀有所感覺:電影把甘地塑造為一個悲劇性的人物,既讓人同情,又使人感到這是一條不可能成立的道路(「非暴力」並非暴力,充滿了血腥的屠殺等等)。印度雖然在國內外形勢的作用下最終獨立,但是其過程並不是甘地所預想的那樣,其結果更非如此。他最終被暗殺也隱喻了他的失敗。
這部電影最令人振奮的地方是人民奮起反抗的地方。而「非暴力」的部份只帶給人悲哀的感覺。

甘地只能提出回到以往的簡單農村小農經濟模式,主張人人自耕地、自織布,將外來商品一概排斥、燒燬。這種主張只是在感情上排拒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入侵,
————————————

並非如此。印象中,他有成熟的扶持民族資本的綱領。他是成熟的資產階級政治家,而非小資活動家。這個區別很重要。

托說越到東方,民族資本越猥瑣,甘地現象如何與這一論斷相結合?需要寫出有說服力的小冊子。

另外要指出一點:非暴力不合作作為一個運動,當他掌握了群眾,就對有產統治構成潛在的威脅。這個威脅在於它鼓勵人們起來行動,而且在金牧師的例子中,它用 「我們在伸張美國立國主張」的說法,提供了心理上的合法性,鼓勵很多畏懼不前的人起來行動,組織起來,使人們看到自己的力量(比如成千上萬人半夜起來走路上班抵制公車公司),同時,它遭到有產暴力的打擊,這使人們有可能感到「我們仁至義盡,是否該向前再邁出一步?」。有產者里最聰明的那些人看到金牧師本人固然是自己人,但他搞的運動確有危險。於是幹掉他。


托說越到東方,民族資本越猥瑣,甘地現象如何與這一論斷相結合?需要寫出有說服力的小冊子。
——————————————————————————

我想,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也有它「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英雄時代」,或者說,其中一部份領袖人物、積極份子未必猥瑣,但民族資產階級的總體面貌、水平、政治傾向則趨於保守和隨時妥協。這是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早先的進步份子也可能倒退得很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