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伴娘我最大--Bridesmaids

伴娘/最爆伴娘团(港)/伴娘我最大(台)

6.8 / 310,581人    125分鐘 | 131分鐘 (unrated version)

導演: 保羅費格
演員: 克莉絲汀薇格 蘿絲拜恩 瑪亞魯道夫 艾莉坎波 瑪莉莎麥卡錫 溫蒂麥莉登康薇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達達先生

2011-09-19 19:10:21

《伴娘》——剩女們的情愛糾纏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文/達達先生

好萊塢電影的高水平不僅在於那些代表了最先進技術的視覺奇觀類型的電影,同樣也表現在了其對於類似於《伴娘》這樣看故事顯得非常無趣電影的超強掌控力,諸如《宿醉》、《伴娘》這樣的R級喜劇,伴隨著粗口、性暗示、暴力等等一些炒作元素,雖然其劇情都尋常的可以,但卻在一溜兒的橋段堆積以及情感的最終操控中得到了地位的提升,獲得口碑和票房的雙雙勝利。


《伴娘》的故事與《宿醉》如出一轍。婚前的焦慮在西方國家被轉變成了單身夜的狂歡,於是,結婚前夜,與好友幾人再度共浪青春成了一件異常有意義的事情,既是向過去的自由散漫告別,也是向未來的責任與義務揮手。儘管《伴娘》將故事並沒有限制在婚禮前夜,但內涵卻是相通的。

幾個好朋友,圍繞一個其中之一的婚姻,既興奮又羨慕甚至嫉妒,出謀劃策、明爭暗鬥,各種友誼之間的瑣碎故事,一一的被鋪陳展開,這裡面既有友誼的寬容,也有友誼的小氣。這樣的特質被放置在一些女性角色身上,是頗為合適的。

實際上故事最初的開展只是兩位女性朋友之間的二人知己故事,但隨著其中一人的飛上枝頭變鳳凰,這個原本平衡的二人關係就被不停闖入的人物或事物打亂了。整個的協調被打亂,劇情的進行才有了可以被書寫的地方。

於是,本來看似佔據了人生的主動位置的克里斯汀·韋格,開始要面對一些讓自己措手不及的事情。好友要結婚,在不同的場合被人誤解為已婚婦女,租住的房子也讓自己很不滿意,一個機關開啟了她那平靜卻又不乏激情的生活,電影開頭她放縱的激情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她的空虛,但放縱之後的無奈以及性夥伴的無情則在電影開始便預示了她無法長期維持的生活狀態。

她的好友在落入高檔生活的圈子裡的時候,對電影裡克里斯汀·韋格的刺痛是可想而知的。「誰是誰的好朋友」這樣一個幼稚園的問題,在一次聚會的祝酒詞上被演繹成了你爭我奪的鬧劇,雖顯荒唐,但卻實打實的表露出了友誼的金貴。相信這是很多女性朋友都很受用的,而在這表明的逞強好勝背後,卻是這些角色身後的寂寞。好萊塢在打造情感細節上是強項,當這些角色最初的荒唐逐漸被揭示開來苦楚之後,觀眾就有可能將同情施予這些角色之上了。

影片最重口味的一段發生在婚紗店,唯美的店內裝飾,漂亮高貴的婚紗,然而卻被吃壞肚子的幾人搞的惡趣味十足,真正的充滿了屎尿屁的段子,一乾女性們全然不顧形象,在生理需求面前大洩其道,雖然很惡,但還算搞笑!這種衝撞的對比,在準新娘穿著婚紗坐在馬路上排泄的畫面最為誇張,難怪有人直呼受不了。

飛機上的段落,有點成了克里斯汀·韋格的獨角戲,自言自語、裝瘋賣傻,過足了戲癮。這位從SNL出來的喜劇明星,不愧是經過喜劇表演磨練的專業級人物,各種忘我的演出,值得稱道,雖然稱不上表演拯救了電影,但起碼也是表演提升了電影。

影片在將原本簡短的劇情拉長之後,敘事的重點就在主線上下游離,通過不同段子的拼接組合達到娛樂眾人的目的,但總歸還是要有個結尾。影片的後部份,女主角似乎迎來了她人生的低谷,這個低還在於當你覺得友情不順的時候,你的愛情和事業也會全都不順。這持續了半部影片的不順暢在結局最終還是迎來了改變,一是朋友還是舊的好,另一個是面對愛情還是要主動出擊。樸素的兩個道理,在一汪汪的淚水中輾轉的講述了出來。至此,功德圓滿。美好的婚禮和動聽的歌曲為電影寫上結尾,一部逗樂的、過目即忘的爆米花電影就這樣誕生了。

但是,總歸會有人在這部電影裡尋到感動,也會有人在這部電影中尋到非一般的樂趣,這才是《伴娘》的成功之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