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7,915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衣魚

2011-09-21 03:31:10

第二次觀影,不一樣的感受


其實只是學期的一次觀影作業,一點想法,拿出來和喜歡這部片子的人交流:)————冰
—————————————————————————————————————————
         初見這部片子是在一個毫無徵兆的夜裡。時值中學的我因為深陷於馬修的純粹和那一群不馴卻獨特天真的孩子們而感動不已,從此未再看過這部片子,也不曾想將它付諸筆端。當時的我,想就這樣把它深埋於心,好似藏酒,歷久彌香。
        機緣巧合,再次翻開塵封的回憶,點點滴滴的感動又被重拾,只是因為物是人非,光陰的洗禮,讓我看見了一些曾經視而未見的東西。這次的觀看,比起此前的暗潮洶湧,多了一份苦澀的靜默。
        有兩個人物一直以配角或者反面的視角被定位,令人印象深刻抑或是被忘卻。哈珊,一個不苟言笑,令行禁止的涼麵校長,彷彿一潭死水,沒有感情的波瀾 ,湮沒了這所陰氣森森的學校中氣若遊絲的人性。有他的鏡頭裡色調總是灰暗的,帶著人群中死寂的沉默,恐懼而呆滯的眼神,緊鎖的嘴。他像是浸泡在福馬林裡的標本,一尊毫無生氣的雕像,「行為——反應」的單線循環讓他變成了最原始的生物。他的身上似乎早已褪去了人性的憐憫和希望。總而言之,他似乎是一個無可救藥的可憎的人。但是這次我對他投注的目光卻甚至超過了曾經觸動我心底的馬修。對於他,我有口難言。我忘不了他機械重複的冰冷的警告和望向這群孩子時失望透頂的眼神。如果沒有影片高潮之後的那些鏡頭和對話,我也許真的會錯失認識這個人的機會。
        沒錯,他自私,他暴戾,他甩手在蒙丹的臉上毫無惻隱之心,他毫無人性到了一個令人髮指的地步。但當這個故事接近尾聲,他依然無可救藥地嘲笑馬修,否認他一切的努力時,說了一句面對著馬修實則自言自語的話:「我曾經也是個音樂家……現在只是一個小小小小小學監。」一句話足矣,讓我當下倒吸一口涼氣,徹骨的蒼涼。有誰曾經理會過這個可怕的人的曾經,影片內外的人施加的憐憫不及於他。他是唯一背負著深重罪孽的人,而一切的苦果似乎都是罪有應得,順理成章。然而我不相信這一切的「似乎」,這一切的順理成章。回到那個鏡頭,在他說完這句話後,回應他的是兩個人鄙視的眼光,還有不能認同的關門聲,留下蜷縮在一角看不見神情的他。那一記重響,是給他的一錘定音。這所學校是困獸之籠,從他被安排在這裡起就註定了困獸的命運。他曾經掙扎過嗎?擺在我眼前的是這樣的現實——他擋不住一架架紙飛機的眾叛親離,因為他早已失去了人心,更早已丟失了自己的心。但如果他真的是一個冷血的學監,被遣送離去的他就不會在一瞬間那般猶豫,不會回頭,更不會嘆息。在我眼中,他的回首是有不甘,但多少不僅是因為是去晉陞機會而生的不甘,甚至是一種可悲的留戀。他所篤定的信念被無情的擊破,他一手建立的秩序崩塌在自己眼前。他鄙視著學監,又被迫安置在這個位置上,為了適應而作的掙扎和努力,已經不可逆轉地被摒棄。他扭曲了一群天真孩子的命運,但有誰在意他「曾經」也是個音樂家,是什麼扭曲了他自己的命運?
        「湖畔的學校」是個諱莫如深的隱喻。可憐的孩子是植根湖底的水草,但依然生命鮮活;冷血殘厲的哈珊是一截隨波逐流的枯木。水漲湖消,一樣地被擺弄。
        所有的不可救藥都有一個難為人道的滄桑過往,所有被湖水洗禮的人都褪去了天真而面目可憎。哈珊如此,蒙丹也如此。兩個邊緣化的人卻是最讓人動心的真實形象。他們極度憎惡彼此,卻有著共同的地方。影片中都出現了兩人的嘲笑、回頭和空泛的眼神。他們同樣不相信馬修的願景,那簡直就是海市蜃樓。也許曾經的他們對此心馳神往,但沉浸在湖水中早已模糊了時日,模糊了心性,終究成為了湖底的淤泥。仁心的馬修不是蒙丹的知己,深知湖水苦澀的哈珊才當之無愧。其實馬修是幸運的,也是糊塗的。蒙丹在被警察帶走之前給他投以了最後的一笑,意味深長的嘲笑。而馬修卻無法領會,善良地為他鳴不平,為他斥責校長,也為蒙丹的「墮落」而傷感。蒙丹的回首,有朦朧的希望夭折之後更深的絕望(在此之前他已無望)還有他善意的提醒。他的嘲笑,是他遇到同是天涯淪落入的哈珊後,揭破面具的真實,為兩個人的自嘲和對那潭深不見底的湖的反抗。此間種種,只有大悲早已稀聲。
        我說馬修是幸運的,因為他對學生愛得深沉,因為他執著的信仰,深切的悲憫和夢想破滅的苦痛。最後一面讓我想起了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我想苦痛的本身就是有價值的。「我是個失敗的音樂家,也是個失敗的學監」馬修儘管「一事無成」,儘管「失敗」,但他還是深深諷刺了所謂的「成功人士」,這是影片之外的我所讀到的。但是從馬修自身看來,幸運的地方在於,他還能嘗到失敗的苦澀。知道苦澀的人,必然有嘗到甜味的經歷抑或對其的嚮往。最濃重的苦澀不是苦澀本身的感受,而是失去了味覺,被迫的索然無味,被迫的悲喜如一,就如哈珊和蒙丹。
        馬修依舊是我心目中嚮往的老師。他至情至性的處世態度讓我欣賞。天使魔鬼,寧有種乎?我相信馬修所相信的,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場夢,沒有誰註定要被放棄。莫里埃是馬修的寄託,是眼前的一線光明。當我看到他們分分合合而達成的難以割斷的情感時,真心地感到欣喜和快慰。我也珍惜著那些在我生命中匆匆行如過客的老師。每一個人的用心良苦,未必你看見,可是你們的心裡早已暗生默契,用同樣的律動,一同去感悟五味雜陳的生活。
        我想馬修是幸運的,他沒有同哈珊和蒙丹一樣放棄自己,沒有觸到人生轉折點的刺激。我可以承認我很累,可以承認我的失敗,但是不能承認我已經不行了。也許這部影片,或是我一生所要拾掇的經歷,避不開哈珊和蒙丹,但我相信它們也因此而深刻和完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