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1 18:05:20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07年,《入殮師》上映時,豆瓣上就已經好評不斷,每次想用挑剔的眼去打量它時,一再因為入殮的鏡頭而讓它暫停播放。時隔經年,當幾乎忘卻還有那樣一部片子的存在時,強迫的觀看卻為視角打開了天窗。
故事本身沒有太大波瀾,只是在潺潺地敘述小林大悟在樂團解散後,求職無門,被「年齡不拘,保證高薪,勞動時間短,旅行的家務助理」的廣告誤導,進入NK代理店,成為了一名入殮師。起初僅為了收入,想給予妻子美香較好的生活而已,一路工作下來,有心裡的排異,有妻子的不解,有旁人的鄙夷,他所有的一切都受到了來自那個看似正經的世俗的挑戰,茫然而困頓著,憂鬱而掙紮著,或許上天就是註定要「懲罰」這個「沒有見過死人的人」,讓他送走去往另一個世界的每一個人,為他們的人生回填最後一點完美,就是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死亡洗禮中,他被漸漸拉回清醒的邊緣,看似骯髒不堪的,與冥界有扯不清關係的入殮,卻有著別樣的美,生死離別雖痛,愛卻一直普世地存在著:父親的石頭永遠會攥在心頭至死不渝,澡堂的水會一直熱著直到老闆娘燃盡最後一根柴火,愛意暖融的家書不管遲到多久,最終還是會落在親人的掌心,點潤枯死已久的親情樹。愛,一代又一代,在悼亡的哭泣與新生的破啼中延續……
影片名為《入殮師》,直白得讓人有點毛骨悚然,對於東方的受眾而言,這樣的題材切中了他們避諱的溝口,冥界存在與否一直沒有定論,而唯一架起兩界互通有無的橋樑便是——入殮師,人們好奇地張望著什麼卻又害怕著什麼,於是這樣的片名讓人一看便聯想到詭異、懸疑一類的詞彙,而且與日本物哀幽玄的文化傳統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作為斬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影片的導演瀧田洋二郎的高明便在於,在所有人都要將它推向與死亡糾纏不清的頂角時,他卻在死亡的彼岸詮釋著愛。
畫面至始至終延續著灰暗的冷色調,加之深冬時節肅殺的慘白和大提琴的低沉,更添陰重。故事在一片冬日迷霧中展開,倒敘的手法增加了情結的吸引力,霧色迷亂也正像徵著主人公此時對於職業前路抉擇的猶疑。
主人公小林大悟,這個名字似乎就在說明什麼,經歷生死後的大徹大悟,困苦迷茫後的超脫體悟。從小被父親逼迫拉大提琴,家裡的木地板上多少個洞也掩蓋不了他所受的父親的逼迫,所以樂團解散時他毫不惋惜地賣掉舉債而得的高價大提琴,那樣輕快、毫無遲疑,一如移除多年的良性腫瘤。而大提琴雖然被主人公拋棄,琴聲卻在後面的多個轉折點成為最好的過度,伴隨主人公靈魂的一次又一次飛躍。
他本來想放章魚一條生路,它卻在入水的那刻決絕的死去,導演是在傳遞大悟這輩子就註定和死亡有著必然的聯繫,還是說不適合自己的環境就堅決不能勉強待下去?
大悟有一位溫婉體貼的妻子——美香,本以為美香不會同意回到他的家鄉山形縣,沒想到她卻極力支持,為他的入殮師生涯找到豁口。
迫於生計,大悟看到了招聘入殮師的廣告,「年齡不拘,保證高薪。實際勞動時間很短。旅行的家務助理」。在工作壓力巨大,不想走卻一直在被推著走的時下, 「旅行家務助理」是廣告中最讓愜意的字眼,雖然社長藉口入殮師不好招,所以用這樣帶有欺騙性質的語彙登廣告。我倒願意理解為社長自從送走了自己的第一位客人——妻子後,雖然孤獨地痛苦著,但他卻在世人眼中的痛苦裡看到了最美——為每一位往生者填補遺憾,讓他們去往另一個世界的旅途更加完美。在社長心中,入殮師是個安靜而又美好的職業。
本片還有一大特點就是:沒有廢墨。哪怕是一個鏡頭,一個眼神,一個橋段,導演都在絞盡腦汁地想向我們傳達更飽滿的資訊。
當樂團解散時,鏡頭拉高,這是在以一個旁觀者的高度冷眼看接下來的變化。所有人除了大悟以外都如同平日下班一樣回去,作鳥獸散,不悲不喜,只有大悟睜住了,半天沒有響動,他迥異於常人的平靜預示下面他將會有出入意料的大動作,生命還是在分界點漸次拉開差距的。
社長將大悟的履歷表往茶幾上一仍,問了兩句話便叫人印名片,看似是社長用人的隨意,帶有欺騙的用了大悟,實則是在說明入殮師職業的特殊性——不能明說但並不代表不存在,入職尚且與世不同,之後的工作又為誰所容呢?
大悟處理完人生第一件屍體後回到家中,對生雞作嘔不已。做了世界上最骯髒的,最被人鄙夷的工作,排異性就不再只是生理上對於某種氣味和場景的反應,而是心理上在世人還沒來的及反應時便先將自我排異了。於是美香的溫婉與體貼成為他最好的藥劑,他怕被世俗拋棄,被美香唾棄,他跪在美香的身旁,發瘋一般和她做愛,以此證明白己還存在,還有愛世俗愛美香的權利。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聖誕夜三個人大快朵頤地吃著雞,毫無忌憚,歡聲四起。大悟沒有了身心的排異,不僅適應了入殮師的工作,此刻,雖然美香不在身邊,他卻早已找回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感,還即興拉起了大提琴。同一屋簷下,外面是歡快的聖誕,玻璃窗內是三口棺材,三個與死人打交道的人,和低悶、沉重的大提琴聲,此刻,內外卻融合得這般完美。
所謂「草蛇灰線伏脈千里」,這句話在本片裡也得到了很好的詮釋。
公司里看上去最閒的女同事,似乎在劇中可有可無,做著端茶倒水、打掃、印名片之類的雜活兒,她的存在似乎只是在解釋除了社長以外還有員工,這是一個公司,不是「黑頭」,就是這樣一個不被人注意的角色,她的人生經歷卻助推本劇走向高潮。她在帶廣拋棄了自己6歲的兒子,從此懊悔不已卻又無可挽回,她深切的體會著父母與子女骨肉分離的無可言說痛苦,雖然活著心卻死了,所以來到了NK代理。當大悟獲知父親的死訊時,他多年對父親的積怨轉化為對喪親的無動於衷或者說冷酷到底,在美香的勸說也失效時,正是這個毫不起眼的女同事,揭開自己的多年傷痛,述說為人父母夾雜在愛與無奈邊緣的心路歷程以此感化大悟:為父親送最後一程。當大悟父親手裡的白石頭圓潤地落地時,父子30年的積怨頓時煙消雲散……
用來展現家鄉經年變化不大的澡堂,最終也成為了大悟的人生折點。澡堂老闆娘口裡那個在東京混得很體面的大悟早已不復存在,只有連發小都懶得和他打招呼的大悟,妻子不解這個「骯髒」的工作回到娘家,似乎這些瓶頸都難以逾越時,澡堂老闆娘用盡最後的力氣燃盡了最後一根柴火。大悟的心裡充斥著童年的美好回憶,對澡堂老闆娘的不捨,對美香的思念,冷靜、準確、溫柔的在眾人面前完成了入殮工作,並且為老闆娘繫上了最喜愛的絲巾,他用心工作著,感染了身旁的每一個人,原來逝者也可以走的這麼美,原來這麼悲傷的事也可以充滿溫暖和幸福。當美香嘴裡說出「我的丈夫是入殮師」時,大悟才是個完整的大悟,「澡堂的水雖然燙,卻能讓人平靜下來」。
此外,雖然本片大背景是極其嚴肅而沉重的,但其中很多的橋段不乏喜感:如為女死者入殮卻發現是男性,為NK拍DVD,最後結束於美香肚子裡的新生命等,都增加了輕鬆的氣息, 不至於太過沉悶。
反觀中國電影市場不斷擴張,票房不斷創出新高的現狀,中國電影如何才能不依靠特定的搞笑、武打、特技等特定的文化素材,而只是像《入殮師》這樣只是淡淡地講故事,講到人心裡去呢?
剛剛過去的清明,在人們還在為墓地產權是20年還是70年而爭執不休,為生不起也死不起而困頓時,我卻看了曾經「毛骨悚然」的影片,原來死亡也可以這樣平靜而美好。此刻,滿心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