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給予的二三事--Please Give

请给予/房东与租客/给予的两三事

6.6 / 11,586人    87分鐘

導演: 妮可哈羅芬瑟
編劇: 妮可哈羅芬瑟
演員: 蕾貝卡霍爾 Elizabeth Keener Elise Ivy 凱薩琳凱娜 喬許派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南水無雨

2011-09-23 04:52:03

我們都在厭惡衰老的過程中老去


(1)
       這部電影給我們講了一個不太能平常對待的平常的故事,每個細節都會讓人揪心。
       有這麼一對夫婦,他們以低價買進去世老人的公寓和他們的古舊傢俱,再以高價銷售。不少子女都覺得自家老人的品味過時,他們所珍愛的傢俱不過是沒人要的破爛,4000刀就很可以把整套公寓加上傢俱雜物統統賣給這對夫婦。而在打包出售的公寓裡,一張圓桌可能就能售出5000刀的天價,一個小花盆可能就能賣出至少700刀的價格。所以,夫婦兩的日子過得不錯,還有閒錢買下自家隔壁的公寓,等著那間公寓的主人91歲的老太太西去,就可以打通牆壁擴展自己房子的空間了。
       有這麼一個老太太,馬上就要迎來自己91歲的生日。她已經不知道自己有多長時間沒有走出公寓了。因為視力退化,關節風濕等等疾病的限制,她只能由自己的兩個外孫女照顧。她固執地堅持自己的怪品味、壞脾氣、臭嘴巴,堅持別人按照自己的指揮行事,和樓管因為維修費吵架,把鄰居好心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都當成垃圾丟掉,以致於沒有一個朋友,還招致了自己大外孫女對她厭惡和刻薄的態度,而她卻不以為然。
       有這麼一個美容師,自從自己被前男友甩了之後,就一直對前男友的現女友懷恨在心。她每天上下班的時候都會刻意路過那個女人的店,假裝看衣服的樣子進去打量那人女人一番。然後把那個女人的缺點到處宣揚給別人,再嘲笑前男友怎麼能找一個這樣沒有自知之明的女朋友。她討厭自己的外婆,甚至可以說有些恨,她覺得是外婆導致母親的自殺,而在不知不覺中卻變得和自己的外婆一樣招人討厭。她覺得自己是個時髦漂亮有品味懂得保養的女人,對男人有著強大的吸引力,於是她想通過勾引鄰居家的丈夫來證明白己的魅力。
       有這麼一個男人,他有敏銳的商業嗅覺,聰明靈光的頭腦,擅於推銷的言辭技巧,能把普通的舊貨介紹成值得收藏的古董,所以他和妻子經營的傢俱店生意很好。在日趨平淡的生活中,他想尋求一些刺激,於是他去美容,去和在美容店工作的鄰居風流,希望自己能從這段艷遇中找回當年那個年輕小伙子的熱情,因為他覺得自己和妻子什麼都那麼合得來,像個老朋友一樣,卻缺少了激情。而家中一個青春期的女兒經常鬧出些麻煩來,讓他頭疼。
       有這麼一個女孩,她正值青春期,愛漂亮有個性,可是身材微胖,加上遺傳了父親的皮膚特點,臉上不停地冒痘痘。她覺得父母對於她的讚賞和安慰都是虛偽的,她喜歡說話直接的人,於是她喜歡上了鄰居那個說話稍微有些刻薄的美容師,並且到她那裡去做美容。她想買一條時尚的牛仔褲,可母親卻寧願每天給街上的乞丐20美元也不願意給她這個親生女兒200美元買條褲子。
       有這麼一個女人,她做著暴利的古董傢俱生意,生活富足,時間充裕。但是她的善心卻讓她覺得,自己收購的每一件傢俱上都縈繞得一個死去老人的靈魂。於是,她儘可能地去做善事,每天給乞丐錢,可憐家裡貧困子女眾多的樓管,給鄰居家的老人過生日,去做社工陪老人聊天,陪智障兒童運動。她希望她所做的善事能夠彌補她在生意上的不道德,可是她覺得就算自己怎麼努力也不能改善她的自責,就算她不再收購這些老舊的傢俱,也會有人繼續她這個行當。於是終於有一天,她開始將那些收購來的可以賺得暴利的物品退還給主人的子女,她才覺得自己的良心得到了安寧。
(2)
       而事實真的像他們所期望地這樣繼續下去嗎?
       那對夫婦在享受了物質的生活之後,卻關係緊張得一觸即爆。
       那個老太太在惹人討厭之後,只能孤獨地死在電視機前。
       那個美容師在成功勾引了男人之後,卻被前男友的女朋友罵做是老女人。
       那個男人在尋求了刺激之後,愈加覺得自己已經成為一個老頭了。
       那個女孩在做了美容之後,反而毀了自己的皮膚。
       那個女人在退還回去花盆後,那個花盆轉眼間就被不懂得珍惜的子女打碎。
       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之間,都能看到深深的隔閡。不懂孩子的子女,還懂老人的孩子。代溝成為一道深得跨不過去的深淵,無法彌合,無法擺脫。
(3)
       影片中有很多細節值得注意,而開頭也很有意思,各種各樣的乳房。也許這也是一個隱喻吧。當女人年輕光鮮的時候,這是一個美麗年輕的象徵,證明著一個女人對男人的吸引力。而在女人老去的時候,下垂的乳房一下子就成了癌細胞慢慢滋生的巢穴。年輕時所帶來的驕傲,在此時成了危及生命的定時炸彈。
       隨著的年齡的增加,所有的問題似乎都有了另外一種新的境遇。年輕人討厭老年人的固執,老年人討厭年輕人的輕浮;年輕人討厭老年人的品味,老年人討厭年輕人的個性;年輕人討厭老年人的嘮叨,老年人討厭年輕人的直白……總之,我們互相用盡全力去維護自己那個年代的流行、風格、喜好、環境,並且相對應得向別外一個年代宣戰、拒絕、隔離,直到爆發一場戰爭。
(4)
       不希望有人把這部片子當成是「美帝」的教材,向我小時候學得政治課那樣說:「看呀,在美帝那樣的國家裡,根本沒有家庭觀念,老人孤獨得不到贍養,小孩得不到教育,鄰里之間沒有聯繫,到處都是唯得是圖、物慾橫流。」
       其實,這部影片所反映的社會問題,在我們這樣「優越」的社會裡又何嘗沒有呢。一位網友的影評中寫到,「這哪裡是紐約,簡直就是上海……」
       在這個逐步老齡化、階層分化嚴重的社會裡,如何讓不同年代、不同階層的人得以溝通成為一個考驗人的問題。像我們80後的這代人,不會理解父輩所經歷的社會動盪,也不能理解90後00後所得到的寵愛;像我這樣的獨生子女,怎麼也不能體會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氛圍。與此同時,生於困難時期的父母也不能理解我們這代人在有的吃有的穿時所追求的時尚。城裡的孩子不能體驗農田、莊稼、雞鴨、青蛙,農村的孩子不能了解雲霄飛車、哈里波特、日韓組合……還有很多很多,分化成為兩種沒有辦法和諧交流共處的人。
       所以現實的故事,遠比影片裡來來得更揪心。
(5)
       在最後,我只想再重複一遍標題,我們都在厭惡衰老的過程中老去。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