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夢、林夕

2011-09-28 20:03:57

讓我連看兩遍的電影


很不錯的國產片。明快、幽默、固執、感傷的

《鋼的琴》,被譽為2011年度口碑第一片。講述了一位父親為了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艱苦努力,最後通過身邊朋友的幫助用鋼鐵為女兒打造出一架鋼琴的故事,通過小人物幽默與艱辛,展露一段感人至深的親情和友情。男主角王千源榮膺東京國際電影節影帝,影片也在眾多電影節上屢獲嘉獎。導演張猛,因為他的《耳朵大有福》在2007年上海電影節上獲得了「亞洲新人獎」的評委會特別獎,《鋼的琴》也延續了他對小人物的關注和感情。

溢美之詞網上不少,我覺得電影最精彩的是始終如一的掌控力。情節起伏,畫面逼真,注意細節,背景音樂、演員表演都把握的很到位,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電影。看了給人以平淡中見驚奇的驚喜,值得細細慢慢品味。主人公執著面對困難,幽默的台詞,給人很真實的感覺。對女兒傾注的愛讓人感動,與鐵哥們的友情也值得傾佩。故事情節並不復雜,但真實,不卑不亢,很有生活。

為配合電影主題,背景音樂很是豐富,為電影也平添了幾分色彩。配合著情節的起起伏伏,具有異國風情的音樂不時響起,有俄羅斯的也有西班牙的,與故事相得益彰。音樂很好地反映了主人公的心情,故事的情緒。電影的最後,悠揚的高琴曲再度響起,背景慢慢隱去,演職員表緩緩上升,讓人久久沉浸於此不忍離去,好像故事還在繼續。

每個人物都有過去、都有故事,電影在主線之外也充分敘述了這些。這也具備了優秀作品的特質。人物豐滿有性格。短短的1個半小時多的時間,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的呈現出來,每個故事都有清有重的表達出來。導演的掌控力可見一斑。愛面子不肯做小工的「二姐夫」,遊手好閒打麻將偷牌的「胖頭」,曾經撬門壓鎖後又改邪歸正、脾氣暴下手黑的「快手」,幫派老大,很講義氣的「季哥」,典型的知識分子「汪工」,老婆掌管財政,很挺桂林的「」、、、

廢棄的廠房,陳舊的機器,拼湊的材料,代表國外高雅藝術的鋼琴就在這樣的條件下誕生。電影角色都是曾經國有企業下崗的工人,就像汪工說的「沒有敢想敢幹敢拚的精神,那不是我們工人幹的事」。故事發生在廢棄的工廠,是要重新開發。有點像現在的我們XX,傳統百廢待興。電影的最後,傾注了很多心血的鋼琴從破舊的車間橫穿而來,讓我們從慘澹的現實看到了些許希望。

工廠的煙筒有很強的象徵意義,導演借汪工之口在電影裡做了一段講演,但最終它還是被炸了。導演想表達的東西可能很多,但我覺得他也故作迷茫,沒有清楚的表達自己的立場。仁者見仁吧。

季哥在警察的跟隨下完成了他的活,然後跟警察淡然的離開,季哥身上體現了老一輩工人的那種「責任感」。這時其他人的表情都是「默然」的。主角披上衣服,淡定的說「鋼琴不做了,散了吧」。最後,當鋼琴響起,一干演員依然平靜,但我想觀眾的心不再平靜。故事的衝突是有的,但導演表現手法是壓抑情緒,歸入默然。故事的起伏和情緒的淡然形成的反差更突出的再現了當時的情形,更能調動觀眾的情緒。主角雖然面對生活的困難,他沒有放棄沒有抱怨更沒有竭斯底裡的控訴,電影處理是一個個少有表情的面部,隱忍也許算是傳統吧。

吳晗說的:《鋼的琴》油畫一般的鏡頭語言讓人看到了廢舊的東北老工業基地仍舊埋藏著對生活的熱情和嚮往,荒誕幽默的情節激發了慘澹現實下被壓抑的生命活力。

看故事,默默的感傷。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