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羅德里格不讀書

2011-10-03 06:11:19

彈彈鋼的琴,談談柔的情


中國家長的教育方式是個常說常新的話題,但其實歸根到底,問題就在於家長總是把自己當年沒有實現的夢想,佈置給孩子去實現,每個時代都是如此。比如男主角的老爹讓兒子以風景秀美的桂林為名,但是實際上兒子卻是生長在關外的極北苦寒之地,而桂林這個名字更包含著他盼望兒子也能甲天下的心願,但現實卻是兒子是個下崗工人,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再比如男主角陳桂林自己只是個粗通音律的業餘風琴手,操辦個二手小樂隊在別人家的紅白喜事儀式上荒腔走板地吹拉彈唱,卻一心要把女兒培養成鋼琴家。我一直不讚同這樣的教育方式,覺得這是從小摧殘孩子選擇的自由,所以一開始我對陳桂林這個人物沒有什麼好感。

  拿眼下,甚至是十年前的任何一條成功標準來衡量,陳桂林都是個失敗的一塌糊塗的男人:下崗失業,老婆拋下孩子跟人跑路,住在看似樣樣齊全其實基本是家徒四壁的房子裡,朋友不是打一毛錢麻將還偷牌的老千,就是終日在家無所事事的退休工程師,唯一有「產業」的朋友,也不過只是個殺豬賣肉的屠戶。更令人絕望的是,陳桂林骨子裡還是個老實木訥,不知變通的工人。工廠早已倒閉,廠房早已廢棄,而他卻依然在這片廢磚爛瓦,斷壁殘垣中生活,顯然不是因為他對考古挖掘有著莫名的熱愛,而是因為他和所有國企改革初期的被下崗工人一樣,實在不知道離開工廠他可以做什麼,可以去哪裡?

  我是一個在石油工廠大院里長大的人。現在看來,工廠實在是一個圍城似的獨立世界,裡面有自己的學校,醫院,商場,警局,甚至小時候在夏天我們能喝到工廠自己生產的冰鎮汽水,冬天能領到工廠生產的禦寒棉衣。所以我小時候覺得,世界也不過是這麼點大小,世上該有的東西,工廠都可以造出來。然而突然一陣改革的春風襲人,身邊的大人都變的焦慮不安,有時我晚上起來上廁所,會聽到爸媽壓低了聲音在談話,他們不時說出什麼「撥離」,「買斷」等等我沒有聽說過的詞語。後來有的人拿著寫著「給我們條出路」的橫幅到廠辦公樓前抗議,但最後也都選擇了默默地下崗,有的人從此每天到菜場和雞皮鶴首的老嫗搶便宜菜,有的則就此離開,再也沒有回來。所以我看到陳桂林到處借錢碰壁的鏡頭時,突然覺得這個失意的男人其實並不那麼可憎,倘若他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想必也不會在女兒「彈」書本砌成的「鋼琴」時,還要厲聲提醒她注意坐姿,手型。

  片中陳桂林詳細地敘述製作假藥的過程,看似反映出他內心對這樣事業的羨慕憧憬,但後來在和前妻談判中他提到造假藥時的不屑,還是反映出了他內心深處的厭惡和反感。而「二姐夫」則將一時酒後腦熱之後跟隨陳桂林偷鋼琴的事視為平生的奇恥大辱,從此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也去公園散步的膽量也沒有了。更有「胖頭」在手持木棒瘋狂追趕了好大一圈後,僅僅撂下一句「滾蛋!」就放過了把他女兒肚子搞大又不承認的毛頭小子。陳桂林和他的朋友們,都是善良的人,不管生活怎樣的清苦,他們自己的道德底線必須守住。

  其實換個角度去想,陳桂林也不是一無是處。他和朋友們都可以說是身懷絕技的優秀工人。他們可以憑著汪工手繪的幾張圖紙,用破木料,廢鋼渣攢出一架結構複雜,工藝要求甚高的鋼琴來,可以想見,在那個工廠里尚是爐火通紅,機器轟鳴的年代,他們都是生產標兵,勞動模範,都是那個時代的英雄。可惜這個國家前進的步伐是如此之大,大到往日的英雄尚來不及轉身,就被時代遠遠地甩在了身後。他們只是平凡到掉渣的工人,卻無端承受了一個龐大國家經濟轉型的陣痛。

  所以當陳桂林和朋友們在廢棄的廠房裡悶頭造琴時,我打心眼裡希望他們成功。因為我覺得這已不單單是陳桂林和前妻爭奪孩子的鬥爭更是中國的工人們在拿善良誠實堅守陣地,拿夢想信念在困獸猶鬥。

  其實從一開始,包括陳桂林在內的所有人都明白,即便他們造出了鋼琴,女兒也是留不住的。攢出來的鋼琴,究竟只是山寨的機器,而破敗的工廠,到底也不是女兒成長的樂土。但是,「沒有敢想敢幹敢拚的精神,那不是我們工人幹的事」,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樣的傻子,如今打著燈籠也找不到了。好在導演還算仁慈,在陳桂林即將被現實打得滿臉桃花開的時候,安排他自己叫停了造琴工程,也讓大家不再指望那架鋼琴可以留住女兒的心。到底孩子還是該去更遠的地方,見更大的世面,家長有再多的夢想,也要為孩子的選擇讓路。其實,這理兒家長們都明白。只是我看到此,不覺眼角有了星星淚痕。

  最後要說說秦海璐扮演的淑賢了。最為片中幾乎唯一的女性角色,她溫柔美麗,善良體貼,和所有女性一樣,為了愛情,她勇敢地「二」著。不論是不記名分的做「姘頭」,放棄唱歌的生計為一幫老爺們燒火做飯,在陳桂林山窮水盡時將鈔票硬塞入他的口袋,甚至是在男人們偷琴時在外把風,對於她來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的愛情,就算沒有青春攙和,也一樣酸倒了大家的牙。而那架鋼琴,也是她執著於愛情的體現,所以為了愛情,琴也一定要造出來。還是要感謝導演,淑賢最終還是依在了陳桂林的懷裡,她的愛情,被抱得緊緊的,緊緊的。

  我有幾位從小相伴長大的朋友,讀書沒讀出什麼名堂。如今他們每天早上穿著沾有油污痕跡深藍色的工作服,戴著安全帽,騎車趕往工廠上班。每次聚會時,他們都跟我抱怨工作辛苦,收入微薄。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勸解他們,只能陪他們到KTV,忍受他們鬼哭狼嚎般地吼唱「老男孩」,「春天裡」,之後再想辦法把爛醉的他們弄回家。然而要不了多少年,任憑石油工人怎麼吼,地球也抖不出石油了,到那時我從小居住的工廠大院怕也會像電影裡的鋼鐵廠一樣,一片斷井殘垣。我那幾個工人哥們,你們那時會在哪裡呢?我實在不希望那時在廢棄的廠房裡,也看到一架孤伶伶的鋼琴。

  最後要向電影劇組致敬,他們啟發了我去了解,去思考,這個國家工人階級的憂傷。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