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梵阿一鈴

2011-10-06 00:28:01

誰的鋼琴——關於《鋼的琴》


《鋼的琴》據說是一部喜劇,但我看得非常沉重。故事講的是東北老工業基地工人陳桂林下崗後生活無著,靠組建小樂隊為生。妻子嫌其貧窮,與其離婚。女兒熱衷於學習鋼琴,並表示爹媽雙方誰能為她提供鋼琴就跟誰。陳桂林一次偶然看見一本俄文的鋼琴製造指南,便突發奇想聯同幾個工友一起用廢棄的鋼材為女兒製造鋼琴……

這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片子。雖然寫的是底層的生活,但卻能以一種怨而不怒的文藝氣息娓娓道來。我一直認為,藝術並無雅俗之分,幸福與不幸,快樂與痛苦,或許是更本質的區別。我不由自主地討厭那個學鋼琴的女孩,或許是受了《和你在一起》《想飛的鋼琴少年》等影片的影響。在她的身上並不具備一個從事藝術的人最基本的善良和愛,我看到的是一顆冷酷和自私的種子在乾巴巴地生長。而在父親和工友們身上所體現的那種堅強、樂觀、擔當,卻足以讓無數「有教養的先生們」(尼采語)汗顏。他們有他們的歌,大篷車裡的俄羅斯歌曲,歌廳中的《懷念戰友》,這些都是原生態的藝術,是從生命的深處湧出的愛和不平。

片中最感動我的,是在女孩鐵定跟她媽走之後,陳桂林和他的工友們仍然繼續製造那台「鋼的琴」。鋼琴本來是他們苦難的根源,但卻反過來成為了苦難的紀念碑,成為了生活中一切荒謬和無意義的最終救贖。陳桂林們也許在無意義的折騰中最終發現了鋼琴的意義:即便是最卑微的人們,也有追求美好事物的資格。不為什麼榮耀、地位、品味,只為卑微中的一點高貴,以及不甘心。鋼琴不屬於那個冷酷自私一心附庸風雅的女兒,鋼琴屬於一切受苦的人。大詩人海涅認為詩人應該在天國里和上帝一起吃飯,但詩人假如不能見證地上的苦難並為之提供慰藉,那麼詩人也沒有存在的必要。想到了有十幾個孩子要撫養並且為了工資而不惜與王公大臣翻臉的巴赫,想到冬天裡只能和妻子跳舞取暖的莫扎特,想到了被當作流浪漢驅趕的聾子貝多芬,想到了窮得與人共穿內褲染上梅毒並在三十一歲便英年早逝的舒伯特……音樂並不是生活的消遣,音樂是苦難的見證與慰藉。

我果斷給這部片子打了五星。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