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鋼的琴--The Piano in a Factory

钢的琴/ThePianoinaFactory

7.4 / 1,572人    119分鐘 | 105分鐘

導演: 張猛
編劇: 張猛
演員: 王千源 秦海璐 張申英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水石相搏

2011-10-06 06:17:49

鋼的琴:理想主義的狂歡


一說起理想主義,我第一下想到的是顧長衛的《立春》和《孔雀》。

人是會做夢的動物,在日有所思而思不得的時候,往往會夜有所夢。

或許一開始,是因為《立春》裡的王彩玲(蔣雯麗飾演)和《孔雀》裡的高衛紅(張靜初飾演)把夢做的太滿,以致於那個夢想看起來過於遙遠。當王彩玲的歌聲飄蕩在空曠的場地上,當高衛紅騎著自行車帶著自製的降落傘飛翔,當這種對夢想的追求近乎歇斯底的時候,我知道,其實他們的悲劇早就上演了。

而《鋼的琴》不同的是,鋼廠下崗職工陳桂林已然被生活折騰的脾氣全無,他拉著以前的幾個同事組了個小樂隊,靠城裡各種紅白喜事的演出賺錢。他本已經沒有做夢的勇氣和力氣,就像電影開頭的那個葬禮,「冰雪覆蓋著伏爾加河」俄式的痛苦和悲傷,根本沒有人想去聆聽,更不用說理解。他們,聽一首「降B的步步高」就行了。

對,在這部電影裡,充滿了這種令人無可奈何的反諷。陳桂林糾正女兒彈紙板鋼琴的姿勢姿態,隨即說老爺子幫他纏毛線的手型也很重要;在屠宰場裡跟大劉說,要跟二姐夫說有品味的話,說白了就是忽悠;父親進火葬場,一幫人說胖頭的閨女懷孕的事兒,出生和死亡的強烈反差。這些對比,或者可以理解為一種鋪墊。《公主復仇記》里彭浩翔講得很明白,如果這個鏡頭是悲傷的,背景音樂不用悲傷的曲子,而寧願選些歡快的,大意是這樣痛苦來得更猛烈。這些反諷,或者是理想主義的鋪墊,為他們的狂歡作準備。

妻子小菊說,離婚本來就是你放我一馬我放你一馬的事。

陳桂林胸前掛著手風琴,叼著煙,面無表情地,同意。

我注意到他們身後的房子破爛不堪,左右尚未拆完的屋頂彷彿翅膀,只是陳這邊的屋頂只剩框架,宛如現實一樣的骨幹,而小菊身後的那半黑色屋頂則完整無缺,像這個富裕後的女人一樣咄咄逼人。

然後,女兒小元「誰給她買鋼琴她就跟誰」的「意願」再一次將陳桂林打入谷底。

而那些朋友,也在各自的生活里念著不同的經,經營殺豬「產業」的大劉,打麻將出千「落跑」的胖頭,在一角落裡配鑰匙的快手,聲稱不是幹不了就是不願乾的王抗美,也包括一直在他身邊二著的淑嫻,他們也沒有力氣或能力告訴這個失望的男人,這個世界是令人失望的。

但是導演張猛給了這個男人足夠的耐心和信心,以及決心。陳桂林也是一個被生活折騰過了的人,他希望過,他得意過,他滿足過,他幸福過,他的那些情緒也都成了過去。現在的他,知道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了解社會是怎麼回事,明白夢想是如何夢想的,更明白現實和如何現實的。觀眾全無的換季促銷表演中,淑嫻深情的唱著,「我們要飛到那遙遠的地方看一看,這世界並非那麼淒涼,我們要飛到那遙遠的地方望一望,這世界還是一片的光亮。」

聖經里,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生活里,你說,要有光,那得先有夢。

於是,「激情」的陳桂林搬出了廠裡的老工程師汪工,從廠里圖書館裡弄了本《鋼琴製造》,又連哄帶騙地把兄弟子個湊到了一起,拉起隊伍,一板一眼地造鋼琴。

狂歡開始了。彷彿每個人在這段時期都找到了自己,他們在這個曾經工作過的鋼廠里重新來過。對,就是狂歡。
 

嗯,在這段電影時光里,也歡迎你,加入到他們的狂歡。

畢竟,有些夢想,還是可以實現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