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高地戰--The Front Line

高地战/TheFrontLine/BattleofHighlands

7.4 / 5,065人    133分鐘

導演: 張勛
演員: 高洙 申河均 劉勝秀 金玉彬 高昌碩 李在勛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鍋炒豆

2011-10-07 11:04:05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1)
落幕那一刻掩埋在高地上的那些屍體是否找到答案了,
戰爭由何而起最終又因何停止,
這一切的苦與痛,血與淚永遠的駐守在高地上成了這個民族揮之不去的夢靨。
就這樣一份簽在板門店的停戰協議已經持續了五十多個春秋了,
可這場戰爭終究還只是維持在停戰中,
沒有勝負,也許仍舊意味著尚未結束。

一條線在半島上劃分出的兩個國家,
意識形態的衝突卻已經漸漸的被沒有經歷過那場浩劫的人們淡卻了。
於是人們更多的開始思考這場戰爭的理由。
老百姓從不去質疑到底誰當皇帝,
只要不打仗了,
至於國家最後到底披上什麼顏色,
也沒幾個人在乎。
用人性的視角去拍戰爭,去質疑戰爭,
這無疑是個極其開放性的話題,
至少在我們的這片土地上至今還沒有人敢去質問那場戰爭。
其實揭掉主旋律這層遮羞布以後,
這一切也只不過是場權利遊戲裡面的犧牲品。

電影從開始到結束其實一直都在質問,
隨著影片的進行一次次的加大了質問的籌碼,
用一個個血淋淋的鏡頭和鮮活的生命逼著你去思考。
為何而戰又為何而失去生命。
當看到電影裡在板門店停戰協議上給特寫的那幾個名字時,
master of war 我是否應該去這麼想。

(2)
可能我們從小看過太多「人在陣地就在」的故事了,
一提到「高地站」滿腦子都應該是狼牙山五壯士似的英雄,
「老總下了命令了,死守,兄弟們挺住……
於是就都死了,而且死的都很壯烈。」
我們知道的故事從來都是這麼講的,而我們每次看完都應該義憤填膺的去憎恨萬惡的敵人。

還好導演沒給我們一個這樣的視角去看這部電影,
兩個小時的時間裡我一直沒找到誰才是真正的反派。
一個個因為戰爭逝去的角色,
故事就在一個個質問的高潮中結束。
剩下的就是片尾一張張黑白的照片,
於是你會極其失望的沒有發現一個大反派。

這樣的一個高地,你爭我奪
「沒有死守,沒有挺住」
在高地上相互間會留下禮物給「敵人」
也許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的這個民族也曾經發生過,
炮轟金門每週1、3、5開炮,對岸的蔣軍2 、4、6還擊的故事已經讓我們當成笑話來聽了。

(3)
電影最後那位疤面臉朝鮮中尉的回答意味很深遠
「這場戰爭的理由,開始時很明確,時間太久了,我已經記不得了」
這何嘗不是說給整個民族聽的呢。
Bob dylan有首歌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