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Reader

2011-10-11 03:43:31

To Steal from the Reel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電影《三個傻瓜》裡的機械天才有句名言:「機器是什麼?能給人省力的就是機器」。很有趣的定義。如果能給人省力的就是機器,那麼台灣絕大多數所謂高科技業從業之人,上至老總下至裝配員,都可以說是機器人了。何以故?因為他們都給美國人代工,都給美國人省了力啦。

說完笑話,回來談這部電影。本片的劇情梗概和種種好處自有他人代勞,此處不必多說。本片最讓我感到有趣的,是編劇設計的各種bargain games。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不是一連串的談判、賭博跟條件交換,串成了這部電影。最好玩的,是電影中最厲害的trader不是別人,竟是那個宣稱自己十一歲的小鬼Max。他年紀身材最mini,但力量最max。

Max第一次和Charlie見面(倆人對峙如同鬥牛),Max一開口就決定勝負:

「他給了你多少錢(買了我的監護權)?」一語道破大人的把戲,破壞對手平衡,搶佔談判先機。「5萬? ---- 那麼其中一半是我的,把我的一半給我,我馬上走人。」他非常清楚自己才是監護權的利益軸心,最重要的stakeholder,任何交易必須過他這關。誰要搞暗盤,他就黑吃黑。「什麼?你把錢買了機器人?好,那麼機器人一半的所有權是我的。我要跟去監看比賽!」他非常清楚價值的機轉,錢沒有了,但是用錢交易來的機器人(對Max來說價值更大)還在,他要定了。「你想自己去?車鑰匙在我這兒,你想去下水道里打撈它嗎?」別說這是威脅,美國人叫它leverage,白話翻譯就是以小搏大的心理槓桿、專打人痛處弱點的關節技。

這還只是開場而已。後頭更多。更精彩。為了不掃大家觀影的興緻,只再說兩點。第一、最後的Atom對Zeus大戰,也是Max挑起的,他在拳擊場上一把抓過話筒(在媒體前)吼出了挑戰書。為什麼?不管Zeus是否接戰、不管勝負如何,反正他吃不了虧。無名小卒敢向格鬥天王叫板,已經話題性破表,話題性能衍生多少經濟利益,大不了做一棍子生意打回原形就是了嘛。

第二、Atom終局大戰之所以成局能開打,Max的主動挑釁只是起了個頭,還不夠。就在關鍵時刻,Max和Charlie的分手時刻來臨,更慘的是Charlie對監護和拳賽的鬥志同時報銷,而沒有Charlie的參與,Atom在Zeus面前只是廢鐵一塊。要如何起死回生?Max又玩起了心理槓桿,但和開頭的玩法有所不同,這回他把自己變成了經濟學追求的正面效益,而把親情變成槓桿的支點。Max在紐約哪家百貨公司的廣場上對Charlie吼道:「你覺得你不配做我老爸?你為什麼不努力把我贏回來!」。在電影裡,Max向兩個人下過挑戰書,一個是操縱Zeus的日俄聯軍,另一個就是他老爸Charlie。在這兩個局裡,不管最終勝敗如何他都不吃虧。

這樣一分析,好像本片只是教小朋友調皮搗蛋和父母拿蹺作對而已。當然不是這樣。我只是拿我感到最有趣的一點和大家分享。為啥有趣?還有兩點理由可以申述如下。

第一、這些心理槓桿、交易賽局的共通點就是以小搏大,以弱勝強。故事裡Max父子操縱機器人Atom也是一再以小搏大,以弱勝強。內外理路完全打通,劇本結構十分巧妙。

第二、我想起了莊子曾說過:「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若拿同樣擁有莊子智慧的《三個傻瓜》來解釋莊子,意義將更為顯豁。如果所謂機械也者,乃是一切能作用來讓人省力的東西,那麼所謂機心,也就是一切發用出去就能教他人聽話、為自己賣力的心計跟話術吧。莊子認為機心不是好事,當然有他的道理。可奈何這個世界就是機械世界,就是機心世界。我們不搞機心,但總該知道別人是怎麼搞的。

我大力推薦任何做父母的台灣人,利用開車把小朋友送去補習英語、背書與心算等他下課的空檔時間,去看看這部電影吧。就在你的小朋友補習英語、學背書跟心算的時候,世界上其它地方的小朋友,可能已經通過和父母的生活互動輕輕鬆鬆學會了各種交易乃至博弈----也就是所謂「役人」----的觀念和技術。


那麼,難道這部電影竟是教我們崇拜機心機事嗎?當然不是。

如果省力的機事機心遊戲從頭搞到尾,這部電影一定完蛋。因為省力意味著actor和act之間不直接不即時,人物(機器傀儡的操縱者)不走到真正的戲台(擂台)上。如果從頭到尾都這樣搞省力,故事必然過度機械而失去真實感,空有steel而不real。但一般觀眾看電影的目的,表面上是脫離現實走向虛幻,但最終還是想在虛幻中認取真實。觀眾把自我投射到角色上,最終希望的還是一種認同合一忘我之感。

這就是為什麼當電影演到最後一刻,當Charlie終於開啟了Atom的即時行動仿真功能(real time motion imitation),終於用最不省力、最不間接的方式參與人生戰鬥之際,我們會感受到極強烈戲劇張力的真正原因。前一百分鐘的各種省力遊戲,都為了這最後五分鐘的不省力做準備(這也是一種心理槓桿)。當流暢的剪接把繩裡的過氣機器人和繩外的過氣拳王連成一氣之際,觀眾的認同合一忘我之感自然蓬蓬勃勃從心底上燒起來。

由此看來,莊子還是說的對。如果總是機事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