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人在囧途--Lost on Journey

人在囧途/LostonJourney

6.8 / 2,490人    China:91分鐘

導演: 葉偉民
編劇: 文雋
演員: 徐崢 王寶強 李曼 李小璐 左小青 張歆藝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Jacques

2011-10-15 10:54:28

它不夠尖刻,因為它不夠憤怒


今年春節吧,和老媽一起看的這片子。
當時我說:媽呀,你快退休了總得找點樂子吧,天天上中彩網也中不了500萬哪。
我媽說:俺光喜歡睡覺,你媽最擅長的就是睡覺了,一天能睡十四個鐘頭。
我說:睡覺醒了幹嘛呢,看點電影唄,你兒子以後想當導演呢。
我媽說:不行呢,我一看電影就想睡覺。小時候去看電影,人家都樂得不行,我一會兒就睡著了。等電影快放完,正好就醒了。所以,你媽看過不少老片子,都只記得片頭和片尾。
我說:現在奶奶身體不好,你整天出不去門怪憋得慌的,看看電影解解悶嘛。你又不喜歡旅遊花錢,看電影相當於旅遊呢。
我媽說:我就看電視還行,尤其是看人家家庭矛盾啊,鄰里糾紛啊,奇人異事啊,別人越煩心,我看得越帶勁。
我說:那你還是可以看電影啊,電影也特別多糾結的說……尤其外國片,好看得很哪。看《阿凡達》不?《全面啟動》?今年最火的了。
我媽說:俺不喜歡看字幕。再說了,電影俺看不懂。搞到最後俺都分不清誰是誰,看下一場戲就忘了前一場戲講的是啥。
我說:那給你找個國產片來看唄,好懂。(電視上,中央六正在放《越光寶盒》。)看這個,全是大明星哎,孫儷,郭德綱……
結果我媽愣著看了一會兒傻笑的我,躺床睡覺去了。

改天中央六又播《唐山大地震》,我看了一會兒說,太煽情了,不想看。回頭一看老媽,正聚精會神地盯著呢。我想,難道陳道明是您少女時期的偶像不成。
看完了,老媽說:不孬。
我從電腦前跑回來,不情願地說:不錯吧,電影多好看。下回再給你找好的。

總算有一天,我想起來《人在囧途》,忘記是在哪兒得來的口碑,說這電影不錯,大有《海角七號》作為台灣當代電影之崛起的架勢。
我說:媽呀,快來看《人在囧途》,特逗。
我媽說:誰演的?
我說:王寶強!徐錚!
我媽問:啊王寶強啊,淨裝憨小的那個是吧?徐錚是誰?
我說:你自己操作一下,我頭兩天教你用的那個件,風行。
我媽說:這片子啥好的?
我說:就是喜劇片,據說是很搞笑的,你看了就知道啦。
說完我就去另外屋裡陪爺爺奶奶說話。過了十幾分鐘,他們該午休了,我回到老媽臥室,發現她對著螢幕,呲牙咧嘴嘎嘎地笑呢。
我興緻高漲,說我陪你看一會兒吧,我一般只看經典片的,新片一般不看的喲。
結果,我陪著老媽一直看到了片尾。
結果,我跟老媽一起嘎嘎地笑了一個半小時。
這就是本片讓我打五星的原因。雖然老媽至今也沒有愛上看電影,但至少它讓一個不愛看電影的人和一個不急於看新片的人同時發出笑聲,發出讚嘆。
這回歸了電影的本真。

這兩天一直想寫兩篇文章:《什麼是好電影?》,《什麼是好影評?》。或者換一組碉堡名字:《電影的評價標準及評價體系》《影評的七種類型》。恰好今天看了一部乏善可陳的主旋律電影《飛天》,順帶看了看豆瓣上其他一些低分電影的影評,對這個問題想了不少。

在此只談根本片有關的,夜已經深了。
傻乎乎的王寶強確實夠傻,以致於有些觀眾覺得不可信。我覺得還是可信的,在城市裡見不到這種人,但在農村(僅限於未開放的農村),這種善良到傻的人仍然存在。但結尾的突轉有些不可信:這樣傻的人,一般賺不到大錢,成不了老闆。
主動放棄的小三也是可能的,但理由不夠動人。如果多給一些她的內心刻畫,完全可以說通她的變化。這是影片沒有處理好的地方。因為要大團圓,離婚就基本沒戲,而且兩個女人一個都不能死,所以必須讓小三退出。小三的戲份是有些刻意為之的,雖然可以把故事主線修飾得更繁複一些,但顯然只想到了打結,沒有想出更難的解結的方法。而且,兩個出色的女生毫無緣由地(指在電影中表現不出這種緣由)愛著一個囧人,很多男性觀眾受不鳥。
救助孤兒的小偷-教師則真的不可信了。她為何不尋求社會援助?這和影片的主旨——「世上還是好人多」恰好是矛盾的。這是硬傷。原因似乎在於導演不滿足講述一個完全的、純粹的搞笑故事。我和我媽對此的反應是,默默地看完這一節,在下一節繼續笑,卻失去了最初的輕快。

有很多喜劇片都涉及這種「喜劇片中的不和諧因素」。如上所說,某種程度上會破壞觀影情緒的連貫性和一致性。
舉個例子,《全金屬外殼》中第一篇章里,搞笑的長官和悲慘的內部互毆。但它不是喜劇片。
而作為喜劇片的《人在囧途》,卻讓我們一次次地進入感傷狀態,有點玩弄觀眾啊。
再舉個例子,《菊次郎的夏天》中,菊次郎探望母親一段,是笑不出來的。但這一段突出的是主人公的形象,套用愛德華•默里所用的術語,是垂直情節(深度刻畫人物的情節),不是水平情節(引導故事發展的情節)。因此效果是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喜劇人物,他不僅是搞笑的、被嘲笑的,他也有美好心靈。
但《人在囧途》中的這個情節是水平情節。它並不能讓我們重新審視主人公的可笑,因此我們覺得沒必要。

有時(經常!),喜劇片中融入了過多的正劇元素,成了一部不倫不類的片子,說好聽點吧,是「庫布里克式拼貼」的一種。
《美麗人生》是最為典型的。庫布里克的《洛麗塔》也是典型。
或者,你乾脆做成不倫不類,也沒人敢說你了。可惜,《人在囧途》一直在宣揚自己的喜劇片特徵,才會招致非議。

最後,說一下本片中的教育意義。很多豆油不喜歡,因為他們厭煩了積極的東西。可其實,像劇場版的《辛普森一家》就是這種典型,甚至圍繞某種優秀品質(誠實和勇敢)來衍生劇情,但很少人注意到這一點。一般來說,動畫片才主打這個風格,比如《摩登原始人》拍電影的那一集。
豆瓣上的筒子們總是對國產電影大加嘲諷,卻往往忽略了批判外國片,這是事實(而我傾向於給國產片加鼓勵分)。即使是同樣質量的片子,國產片因為出自我們的文化語境,確實容易理解,容易闡釋,也就因此容易批評。相對於《辛普森一家》,《人在囧途》要好得多,它並沒有讓整個情節淪為意圖的圖解,而是採用了喜劇片常用的公路電影的形式——在國產片中,我還真沒見過幾部公路電影,雖然《西遊記》《鏡花緣》老早就有這個傳統。
但不得不承認,本片的批判力度微乎甚微。它反映了現實(春運,婚姻,貧富差異),也有理想(善良並真誠的窮人,善良又變得真誠的富人,善良而寬容的女人們),但缺乏尖刻——因為它不夠憤怒。

2011-10-15凌晨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