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細路祥--Little Cheung

细路祥/LittleCheung

7.4 / 619人    China:118分鐘


演員: 楊美金 麥雪雯 麥惠芬 姚月明 導演: 陳果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ichbinluz

2011-10-17 06:31:32

她不會記得,我們都沒心沒肺地活著


Oct. 16th, 2011
中途我睡著了一回。
       色調的平衡感甚喜,那是一種老舊家庭里陰暗的色調。
       有個鏡頭是奶奶八十大壽那天,正好祥哥去世,她心情不好不願去酒宴,在家裡看電視。燈沒有開,她沒有動,我幾乎以為她作古了。菲傭喚她,倒是精神抖擻地回話。想想看,最平凡最幸福的生活所擁有的,有個重要人物就是一名老人在家裡,固執地守著那些舊玩意習俗,你在他們的臉上已經看不出歲月的痕跡。奶奶脫下假牙後,嘴部乾癟得不復人形,不免想到倘若老到掉光牙又死了成乾屍,那副骨架子缺了牙齒的怪異感。堅持在晚輩面前帶假牙,成了一種禮貌和維護自尊的方式。
       這是一個九七前的人物,她死在九七前,終不用「面對這複雜的世界」,在回歸後,人人怕都是有新生兒對未知世界的恐懼。不知奶奶的死究竟是否是一種逃避。
       血脈延續,對於種種變,回歸擔憂促成了那個年代許多的移民,但更多的人,未能逃脫,索性就這樣乾巴巴地侯著,兵來將擋,水來土淹,該賣的蛋撻還是每天要做,該送的外賣就算對方是流氓也要硬著頭皮去收錢。這是導演想表現的普通市井中那麼些微的惶恐,但又無能為力,生活便是生活,換政府、換國旗,似乎沒有影響也沒有精力不敢去想。
       祥仔和阿芬,自然是香港和大陸的兩個像徵。
       印象深的,是祥仔那對眼睛,下方是天生的眼袋,有那麼些少年老成的滋味。不屈和堅強,隱忍後才大哭。你說,那樣小的身軀,騎在大輛的腳踏車上,怎能不摔跤?但他追過一個又一個街區、奮力得出了滿頭的汗,難道不是香港人好拚搏的性格特徵的早早表徵?
       阿芬並不美,隱沒在很多小人蛇裡面,身子也是小小,沒有上學戴著橡膠手套刷碗。想起吳念真一篇《琵琶鼠》,琵琶鼠也是沒有上學,常聽小學裡的學生們念乘法口訣表,都會背了,卻不知道這口訣是做什麼的。你看人事的懸殊就是這樣大,大陸和香港,用我們受過的教育來說就是本不應該分開,但祖上的那些未了事,竟造了那麼多的痛。我只是感到悲哀。
       祥仔痛哭,撲向的是菲傭而不是母親,是因那人切切實實地撫養照顧你。有一次聽得一澳門人談起回歸:「人家養你養得那麼好。」大約也是有點對回歸後經濟下滑的不滿。大陸人自然是憤憤,但若身處其中考慮,並非人人都有風骨,只不過是希望家和萬事興,就為著那一點微末的「安」,其實是怕變的。
       他們望維港,爭論香港究竟是誰的,還有哪棟樓更高。看到這時有了一個私人的感受,96年夏季我也在香港,住在親戚家。姑姑讓表妹和我畫那些高樓,然後再畫地圖。畫地圖的時候,我畫的是公雞在正中間的那種,表妹畫的只以香港行政區為中心而看不著「公雞」,我們爭論了好久。
       而今她自然早已不記得。就像香港究竟是誰的,這種話,也只有小朋友問得出。
       而今我們都沒心沒肺地活著。只是在看起這部電影時,漫起了些吁嘆和悲傷。

Jan. 25th, 2017
       豆瓣新出的功能,如果有人點評論有用便會有提醒。於是重新讀了自己五年前寫的這篇記錄。
       兩年前奶奶去世了。於是,當我讀到那時寫下的這一句時不禁淚下:"奶奶脫下假牙後,嘴部乾癟得不復人形,不免想到倘若老到掉光牙又死了成乾屍,那副骨架子缺了牙齒的怪異感。堅持在晚輩面前帶假牙,成了一種禮貌和維護自尊的方式。" 她過世後,我才更總結地思考她對我的影響,如何保持體態優雅也算是其中之一吧。
       另一個是關於香港同大陸的聯結,這些年也變了很多。我與同輩的香港親戚不會再問出地圖該長怎樣的問題,敏感地避開。有爭吵至少有溝通,哪怕我們很晚才知道。移民流離種種問題太難談。近些年網路上的聲音似乎愈發獨斷,我回頭看多年前的想法反而覺得那時的體諒更多。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