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星空--Starry Starry Night

星空/StarryStarryNight

6.9 / 1,266人    99分鐘

導演: 林書宇
編劇: 林書宇
演員: 徐嬌 劉若英 庾澄慶 曾江 林暉閔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柚子Hiro

2011-10-18 09:21:46

補上你的那塊拼圖。


嚴格意義上來講,《星空》是直戳我點的一部電影,從預告片開始,就覺得說,一定是要看的。

對於幾米的作品而言,《星空》並不是最讓我覺得最有力量或者說在突然間有感觸的繪本,記得我第一次看幾米的書是在高中,我的同桌送給我一本《月亮忘記了》,那本書現在仍然放在抽屜裡面像新的一樣,但也是我小心翼翼翻了很多遍的書。我現在其實也幾乎忘記那本繪本在講些什麼,但我可以清晰的回憶起當時看幾米作品的感覺,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有點像看情色小人書,雖然是卡通,但深刻又強烈。

很多年以後,我看臺灣電影,也愛看臺灣電影,寫過很多台灣電影的影評,大三那會兒窩在家看楊德昌,看蔡明亮,看侯孝賢,也看鄭文堂,閱讀了很多關於台灣電影發展和現狀的書籍,卻沒有辦法用理論去直接往台灣電影上套,我一直覺得,看電影的人,你跟他說再多理論都沒用,感受最重要。所以,我覺得很多人也應該不喜歡《星空》,因為觸及不到他們的神經,於是證明了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海角七號》,而我,完全沒feel。如果說《海角七號》是現代台灣電影的一個轉折,那麼,我想這之後或者那期間的電影就不用談電影語言了,我討厭理論,對於一個學電影的人,情結、感知和想像力大於一切理論知識。但基礎當然需要具備,要不然再拍出一部《夏天的尾巴》,也真夠折騰觀眾的,當然,鄭文堂老師的《深海》仍然算是佳作。

所以,在魏德聖先生的《海角七號》各種賣座叫好以後,我開始懷疑我看的台灣電影是不是好的電影,或者說,我看的《海角七號》是不是魏導的那部。當然,之後的好電影當然是有的,我想《父後七日》、《停車》、《帶我去遠方》是一定能擠進台灣好電影前十的,至於說《九降風》,其實我真沒什麼印象了,除了海報上的天空和少年,似乎電影語言太容易混淆在一大批台灣電影中,抽離不出,對於沒有像《艋舺》這麼高辨識度的電影真的很容易淹沒在台灣電影浪潮里,傻傻分不清楚。這部《星空》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突破。

我到電影院的時候,電影已經開始20分鐘了,我很慶幸我能在20分鐘以後看懂片子,並且沒有被搞暈菜,導演沒有玩浮誇,沒有玩懸念,平鋪直敘,自然而言。原本我以為內部觀摩活動不會有那麼多人,殊不知確實就有那麼多人,大放映廳座無虛席,我就只好坐在旁邊走道上,這也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在雖然鋪著地毯但也極不舒服的臺階上看完整場電影。其實《星空》不難理解,講述的就是兩個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因為家庭、學校、懵懂的感情而拉扯出來的成長的故事,老百姓的,平民化的,就像你弟弟或侄子的故事。

可能是因為那句「我們一起去看星星好不好」,就把我整個吸引住了,這更像是一個被工作、社會壓迫太久的上班族內心迫切的念想一樣,樸實的一句話卻能量十足。「私奔」的情感總是吸引我的,沒有揮一揮手帶走雲彩的惆悵,多的卻是更加直接的內心需求。於是他們就去了,在脫軌的火車上穿越星空,然後開啟了認識自己、了解別人內心掙扎慾求的秘密旅行。我覺得人總是希望更強烈的活著的,這在小美身上表現得極為明顯,由於家庭的即將破碎,爺爺的離去,而真正有一個更貼近自己了解自己和懂自己的人對於小美來講變得很珍貴,小傑便是這個人。當然,在小傑身上也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電影裡,小美問小傑,你覺得兩個人之間的愛會消失嗎?小傑答:會。堅決得像個經歷豐腴的成年人一樣,而那種表現也恰恰只是年少的假成熟,對於一個13歲少年來講,或許他並不明白,愛並不是最重要的,探索愛和需求的過程才最重要。其實這套用在二三十歲的人身上也依然成立,所以原則上,《星空》更多的,是給那些因為壓力和週遭紛繁瑣事無法自處的人看的,讓他們更有勇氣說出那句「我們一起去看星星」,當然,可以不用是原句,也可以換成「我們私奔吧,現在!」「我們搞一下吧,晚上!」「我們不要再掙紮了,愛誰誰去。」之類的。重要的是放開各種束縛,按照自己的內心去生活和感受。

我一直不太明白為什麼在火車起飛以及翱翔在星空中的那些時間小傑是睡著的狀態,如果把這個伏筆理解為小美的內心世界或者每個人內心的差異化而變得有距離感是不是正確的。一開始的旅程是全新的旅程,是了解對方、了解自己的旅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才是消除這種內心差異、情感距離的一個靠近的過程。在這個旅程中,每個人看風景的眼光都不同,但最重要的,是當迷霧退散以後,是否可以一同仰望星空,去尋找更堅定的價值觀和生活狀態。

其實這部電影也是極具符號化的,拼圖、摺紙,這些小孩子玩意兒其實本質上也映射了現代人內心的渴望,渴望拉近與別人距離,渴望被援溺振渴,渴望更純真的情感,而本質上,每個人都是缺了角的拼圖,只看你走過那段看星空的旅程,有沒有找到更妥帖的那一塊人格,拼湊上去,完善自己,也更懂得與人相處。雖然說教,但不是沒有道理。

鏡頭沒什麼好說的,四平八穩,沒有耍花腔沒有各種晃動到讓人髮指的所謂的「情感表達手法」,要看暈眩的台灣電影可以選擇《陽陽》,要看浮躁的台灣電影可以選擇《愛的發聲練習》,《星空》有的,就是那些帶著小幻想、小衝突和小羞澀卻讓你更加勇敢的自我更新,輕鬆又有想像空間。

一部電影,怎麼可以沒有缺點,對於只獨立執導過兩部電影的林書宇先生而言,更是如此,以下觀點純屬個人感受,敝帚自珍,若有相左意見,望請點撥指導斧正。

整部片子順下來,發現情感的高潮和爆發點似乎少了一些,一直穩紮穩打,卻忘記電影本身的起伏,如果有更加強烈的情緒渲染,可能會更有記憶點,讓看客更加深刻和感動。桂綸鎂的出現我對此持保留態度,不予置評就是最好的表態。其他演員都非常好。

最後,如果結尾法國小巷子的那間拼圖店,只有那副《星空》的地圖是缺了一塊,或許會更完美,更有想像空間。


在放手前,想要抓多緊,就抓多緊。讓我們每一個成年人,都讀懂小孩的語言,讓每一個小孩,都用自己的方式讓成年人知道,他們活得多不強烈。


我的部落格,有興趣一致的朋友可以多交流哦:http://weibo.com/hirowork2010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