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烏拉!

2011-10-24 18:35:08

如果中國導演拍《帝國的毀滅》。。。



前天第一次認真看了《帝國的毀滅》,覺得德國人確實很有才,也許因為他們很嚴謹吧。




不過同時,聯想到今日我國的很多歷史戰爭方面的影視作品,我突發奇想:要是讓中國的導演編劇們來拍《帝國的毀滅》會是怎樣一番場景呢



能想像的內容實在太多了,就舉劇情和場景道具兩方面的例子吧——




先說劇情,中國導演們一貫喜歡把大量愛情戲,特別是出軌戲融入各種影視劇當中。所以他們會在這部電影中「改寫歷史」,讓希特勒和那個主角女秘書也產生一段「珍貴的」生死戀,並安排她和愛娃布勞恩爆發一場又一場愛情上的決鬥,最後女秘書因實力不濟而負氣出走,留下愛娃和希特勒一道自裁。至於曼切利、格爾達什麼的導演也不會讓他們閒著,也許會安排他們去勾引克萊勃斯或者和戈培爾產生三角戀。弄得一群第三帝國的元首要員們在地堡里整天就糾纏於愛情之爭,甚至會因為愛上同一個女人而變為情敵......總之在中國導演的法力下,希特勒的地堡會變得比青樓還風流,比後宮還「熱鬧」。然後希特勒和其他大員們在劇中的台詞一定很新潮很「中國化」,什麼「狗娘養的」、「我是你的鐵桿」、「欠抽」、「整兩盅」等等都會是司空見慣的日常用語,搞不好還會穿越出幾句毛主席語錄來。要是納粹高層們都被拍成這樣,其他劇情相信就會被改編的更牛×了。比如說那位自殺的納粹少女團的女孩,我想中國導演們會給她和她對象的故事來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動,比如說——他們在蘇軍逼近後不會自殺,而是抄起一把步槍或一根大鐵棍子,高喊著「Hi!HITLER!」,冒著蘇軍的炮火直衝而來,途中既不用臥倒隱蔽、也不用找掩體,在密集的火力網掃射下毫髮無傷,連衣服也不會被弄髒或劃破。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徒手秒殺數十名荷槍實彈的蘇軍士兵,炸毀十多輛坦克軍車,說不定還一人撿起一手榴彈,一起拋向天空,當場使兩級蘇軍戰機凌空開花,剩下的全嚇跑了。接下來這對情侶慘遭蘇軍援兵掃射,即使被打成篩子也一滴血都不流,中彈時噴出的不會是血而是白色的煙霧(導演說不能太血腥了)。最後倆人臨死前一定會進行一個小時左右的真情告白後再相擁而死(這一個小時夠他們死N回了)。蘇軍士兵也都變得很沒心眼,圍著兩個垂死掙扎的主兒不抓俘虜也不叫一聲,就在那傻呆呆的圍觀,沒準還會哭著說「我們被你們的真情打動了。。。。。」




再聊聊場景道具吧,這其實才是重中之重。中國導演們最討厭在這方面浪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他們不愛查那麼多歷史資料,也捨不得往這上面花大錢,他們一貫要「用最小的功夫派出最大的大片」。於是中國的大導演們會用天津或上海那個小洋樓密集的地方冒充柏林市(沒準還會不慎把附近賣菜收破爛的也拍進去),希特勒的地堡則會選在某個廢棄工廠或倉庫里,以體現其陰暗(說不定牆上還會寫個大大的「拆」字)。交戰時,德軍和蘇軍一律手持54式手槍、56半、63是自動步槍甚至38大蓋衝鋒,用歪把子輕機槍或國產QJZ89式重機槍掃射(不帶換彈匣的),火炮一定都是國產203毫米榴彈炮,還會有67式手榴彈漫天飛,59式坦克大戰79式坦克,解放牌卡車在柏林四處穿梭,初教六與殲5展開空中搏殺,兩軍司令部里清一水使用884軍用電台等等。德國國防軍將帥們一水穿黨衛隊的黑制服,胳臂上纏著卐字臂章,其他德軍官兵的制服都是導演為了省錢,找某個城管執法大隊租的,只是換了幾個八竿子打不著的徽章而已。蘇軍的軍服肯定都是用我國55式軍服改裝的,廣大蘇軍官兵一定留著大鬍子,嘴裡叼著雪茄,一手拿槍,一手拿瓶伏特加,醉醺醺的在戰場上晃來晃去。希特勒地堡裡的傢俱一律都是從香河弄來的,牆上肯定裝著海爾空調和LED管燈,戈培爾夫人給小孩喝的毒酒肯定是用匯源或者鮮橙多冒充的,希特勒等人自殺式服用的氰化物膠囊,一定會用上好佳糖果代替。。。。。。。




以下就是我對中國導演手下的《帝國的毀滅》的大膽想像,我相信德國觀眾們看了以後,一定會頭暈眼花、七竅出血、手腳顫抖、精神恍惚,並紛紛表示鴨梨很大。




我只想說:中國導演!只有中國導演!才是「創造歷史」的真英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