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ey海星
2011-10-26 03:09:55
電影《入殮師》音樂賞析
《入殮師》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場關於生與死的故事。由於樂隊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飾)就此失業。他和妻子美香(廣末涼子飾)一起離開東京回到了老家山形縣。然而即使在山形,沒有實用一技之長的大悟還是很難找到工作。因為看到一條招聘廣告,小林前去應聘,被錄用後才知道自己的工作就是入殮師,負責將遺體放入棺木並為之化妝。大悟躊躇良久,但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他含糊其辭地對美香說自己當的是婚葬儀式助理,讓她誤以為是婚禮助理。人妖青年、舍下幼女去世的母親、帶著無數吻痕壽終正寢的老爺爺,在各式各樣的死別中,大悟漸漸喜歡上了入殮師這份工作。然而美香知道真相後,和他吵了起來……每個人都會成為送別之人和被送別之人。這是一部描繪生死這一普遍性主題的電影,它訴說著骨肉之情、夫妻之愛、朋友之義以及對工作的自豪,給人帶來笑、帶來淚,帶來一份別具一格的感動。
《入殮師》除了深厚動人的故事和演員精彩的表演值得稱頌外,音樂大師久石讓也為本片增色不少。他為影片譜寫了以大提琴為主要樂器的背景音樂。琴音時而激越、時而溫柔,彷彿主人公本木雅弘內心的情感之流。這樣的配樂與電影的舞台——山形縣莊內平野相得益彰,充滿自然氣息的四季風景在琴音的烘托下,顯得抒情怡人、格外美好。《入殮師》的主要線索是對死亡的思考與愛情,而大提琴和鋼琴的音色,恰好能夠分別代言這兩大的主題。最令人叫絕的,莫過於對大提琴的安排,大提琴音樂貫穿整部影片,既符合電影主角的原身份本來就是一個大提琴手的安排,同時,大提琴的音色,更是烘托死亡莊重、肅穆、迷離氛圍的不二選擇。
片段一:《Shine Of Snow》
電影一開始,濃霧中漸漸駛來的汽車,伴隨著高音區鋼琴時有時無的出現,以幾個空靈、跳脫的鋼琴音符進入之後,隨後不協和和弦的逐漸增多,用低婉深沉的絃樂合奏勾勒出一片蒼涼廣闊,瑕想無邊的意境,為影片奠定了一種悲傷哀沉的情緒。對照劇情,樂隊的解散引發大提琴手對生活的感悟,契合得天衣無縫,同時又為之後他成為入殮師,與死亡近距離接觸埋下了伏筆。
片段二:《歡樂頌》
開場介紹主人公小林大悟的職業時,交響樂團合奏,打擊樂,銅管樂,大小提琴為主的絃樂,後段加人人聲合唱。營造出激昂向上的力量感。像是在暗示入殮師其實就是在為死者譜寫歡樂頌歌的人 。這段音樂的作用是劇作作用,參與敘事,交代主角職業。小林大悟之後的生活與著大提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片段三:《Model》
小林第一次為NK公司拍攝廣告時,彈撥樂器做引子,帶出輕快的感覺,充滿遊戲性。之後,變成絃樂和鋼琴的合奏,拍子節奏逐漸明晰。三拍子的圓舞曲,伴隨著教學DVD拍攝的進行,充滿了孩童般遊樂場的趣味感。一切對於剛入行的小林來說充滿了未知的新奇。
忽然旋律慢了下來,預示即將有事情發生。鋼琴調皮的跳躍了幾下,銅管樂加入。隨刀片鋒利的一划戛然而止。此段落到此結束,頗具喜劇意味。這段音樂與之前形成了鮮明對比,配合本木雅弘的絕妙表演,3拍子的律動節奏加之單簧管的主奏,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氣氛和激發聯想的作用,為影片增添了少有的動感、幽默,化解了些許沉悶。
片段四:《Memory》
主題音樂首次出現是在小林參加完第一個入殮儀式後。慢慢長夜,白天的經歷在眼前揮之不去,輾轉難眠,小林拉起了兒時的大提琴,同時出現的還有那塊寓意深刻的石頭。從後面的情節,我們也得知這段音樂正是其父的最愛。深情款款的琴聲,悠長深遠的旋律,打開了沉寂已久的記憶。隨著音樂的深入,畫面中出現了小林兒時練琴的場景,河邊尋石,母親的笑容,父親模糊的臉……這些都為後面的故事埋下伏筆。有生源音樂轉化為無聲源音樂,代表小林的兒時記憶。音樂起到了幫助畫面閃回,逆時空濛太奇的作用,擴展了時空。一段樂曲巧妙地連接了三個時空。
片段五:《Beautiful Dead》
在小林第一次正式參加入殮時,隨師父入殮動作的進行,小提琴獨奏營造出靜謐神聖的氛圍.之後,大提琴進入,並成為主導。配以小林的內心獨白,小林開始重新審視入殮師的職業。大提琴一下下的緩慢拉奏積蓄著情感,最終在死者家屬的哭泣中得到宣洩。兩個重複的三拍子拉奏,緩慢低沉,彷彿終結。短暫的靜止後,鋼琴彈出簡單的旋律。大提琴伴隨死者丈夫的呼喚忽而加快節奏,提高音調,猶如噴薄的情感。在此音樂烘托氛圍,營造情緒。大提琴如泣如訴,彷彿訴說著家人對死者的眷戀,也第一次讓小林懂得了入殮的含義。
片段六:《聖母頌》+《Memory 2 》
聖誕夜,背景不同的三人聽著祥和的聖母頌,獨自在音樂的世界中追回感傷。 簡單的獨奏,重在為全劇第一個大高潮鋪墊。久石讓沒有簡簡單單地只呈現這一首歌曲,而是通過轉調的方式連接上了電影主題音樂Okuribito,全曲一氣呵成。兩段音樂的連接使得時空過渡流暢自然,鋼琴切入,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幾秒,卻給電影增添了許多溫暖的成份在裡面,配合著汽車行馳在公路上的畫面和女生悅耳的聲音,這種溫暖感受非常強烈。後大提琴主導,長時間的工作,多個事件因音樂順時空濛太奇的作用得以壓縮串聯,以最精華的部份呈現。絃樂和鋼琴銅管樂的合奏氣勢磅礴,至高潮處加快節奏,不斷重複升高,雖然面對的是死亡,卻充滿了積極向上的力量感。轉換時空,激揚情感,強大的衝擊力。這是生者的祝願,死者的頌歌。
同為電影的主題音樂,這次的音樂與第一次出現有著明顯的不同。在這一段落中,鏡頭不停地切換著小林各種忙碌的工作場景,有笑聲,有哭泣,同時,也暗示隨著小林對自己工作的不斷深入,更理解了入殮師這個職業對於一個失去親人的家庭的重要性。配樂大師久石讓譜寫的背景音樂,利用大提琴為主的渾厚音律,打破死亡帶來的沉重,樂曲仿如主人公內心的洪流,起到了強調情感和渲染氣氛的作用。之後,利用音樂進行轉場和擴展時空,由單簧管再現主題音樂,音色的轉化也帶著情緒的轉變,小提琴、中提琴聲部也加入進來,全體絃樂合奏,大提琴再現主題,定音鼓的出現將電影的激情迸發出來,形成了一個高潮段落。這是像徵著一段美好的旅程,不僅通往天國,也延續著生命的意義。這段音樂讓人內心充滿了力量,充滿了前進的勇氣,積極面對未來、面對生活。死亡不是離別,逝去也不是終結,而是一個新的輪迴的開始。畫面從白雪皚皚的場景轉換到了春意盎然中,一切都充滿了期待。這一段電影片段,無論是音樂多次轉調的處理,場景的切換,畫面的色彩改變,都給人以希望和勇氣。真可謂神來之筆,抒情怡人、格外浪漫。結尾「入殮師」伴隨著琴曲,藝術化手法,噶表達一種對低微工作的尊重,煽情之餘,亦昇華了主題。
片段七:《Memory 3 》
小林得知父親的死訊後,和妻子一起去和父親告別,在小林親手為父親入殮時,從父親手中滑落的石頭,讓他心頭一震。此時名為Memory的主題音樂適時響起,這是它作為父愛主題第三次出現。那一刻樂曲成了小林內心情感的外延,連接著兒時的記憶,父親的臉終於變得清晰。音樂不斷地帶動記憶的閃回。鋼琴與大提琴的二重奏,猶如父子二人超越時空無言的對話,將影片帶入了另一個境界。小林親手為父親入殮,一招一式,充滿愛的溫情。這時,一切都不再重要,唯有愛是永恆。之後,大提琴開始低八度的重複,父親的臉漸漸清晰明朗,音樂退去後,一切怨恨已不復存在。這是Memory出現最長的一次,約4分鐘。最大的懸念在2小時後解開,伴隨著父親的死亡,影片在高潮中結束。配樂除了為感情的抒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同時也恰到好處地詮釋了電影的主題。那深情而憂傷的琴聲,婉轉悠揚藏著哀傷,不僅是活者的憂傷,也是死者未了的深情。生存的人之間往往有著不可逾越的障礙,而生與死之間的距離卻能夠化解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