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派翠克,一歲半?--Patrik Age 1.5

养子十五岁/派翠克,一岁半?/一岁半的帕特里克

6.9 / 8,393人    103分鐘 | Canada:100分鐘 (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導演: 艾拉列姆哈根
編劇: 麥可莊克 艾拉列姆哈根
演員: 古斯塔夫史柯斯嘉 托克派特森 托馬斯柳恩格曼 Annika Hallin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carol

2011-10-29 20:01:58

「愛」的進行時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一部溫柔、單純的電影就像男主角靦腆的笑容總是透露出欲言又止的深邃...
   很難用語言來表達關於「愛」的定義,無論這愛是來自於同性、異性又或是骨肉親情。
   很少看到來自北歐的電影,我們已經太習慣與好萊塢式或北美電影式鏡頭語言。影片沒有譁眾取寵的故事橋段,有的只是小溪般清澈簡單的人物關係。Patrik一個長相可愛,但卻充滿」危險「的問題少年。似乎從他出生的那一天一直就麻煩不斷,從母親的猝死。。到唯一的阿姨的遺棄,慢慢成長為一個」無惡不做「的街邊少年。所幸的是這畢竟是一部溫柔的如水一般的電影 小品,故事並沒有更深刻的挖掘其背後的社會意義,所以也沒更多的交代Patrik的」惡「究竟是什麼樣的。
   在等待審核的日子裡,Goran和Sven 一直都在忐忑不安中期待著這個未知孩子的「降臨」,就像所有普通的異性家庭一樣。只是相對於Goran對完整家庭的渴望和田園牧歌的平凡生活,Sven顯然還沒有做好足夠應對的準備,儘管他本身已經是 一個16歲少女的父親。對於這樣即將到來的生活和孩子,Sven顯得有些莫名的不安他似乎更在意的是與Goran在一起的二人世界....不過對於Goran的渴望和愛他還是選擇了接受並尊重這樣的選擇。
   15歲的Patrik 被陰差陽錯的當成1.5歲的嬰兒來到這個對他而言完全有些」另類「的家庭,顯然也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就像Goran一樣,開始變的手足無措和不安,甚至本能的排斥、煩感。
   所幸的是,這不是一部掉入老套親情劇俗套的一部電影。特殊背景的家庭與一個同樣有著特殊經歷的孩子,似乎這是上帝的有意安排,讓完全不同信仰,甚至觀念完全相反的人們聚在一起,透過矛盾的產生而彼此了解。
   「問題少年」一個被主流社會忽視、歧義的特殊人群,「同性戀」一個同樣被主流社會所不了解、甚至懼怕、嘲諷的主體。同樣都是來自社會的「邊緣人群」,該怎樣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改變融入主流社會的生活圈,以得到大家的認同與了解,顯然都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的。,《養子十五歲》對於其所折射出的現實意義和社會問題,顯然還不夠犀利和深刻。但是作為一部溫馨的「家庭」題材的電影小品,他給人帶來的歡笑甚至是感動的淚水已經足夠了。畢竟在眾多的同志電影中,他以其與眾不同的故事視角,和不露聲色的敘事方式已經在同類題材中顯得清新、自然且真實、感人。
   沒有慣常的同志類型片裡的「自我認同」與糾結,探討的問題也更深,當然影片沒有更進一步的討論同志家庭收養孩子更為深刻的背後意義,但是作為一部相對輕鬆的溫情喜劇,已經是非常出色了,值得一看再看。男主「脈脈含情」的溫柔眼神,讓人心碎,還有孩子純真的笑,都讓人記憶深刻...
  
   已經看過太多關於「愛」的電影,電影裡面所呈現出的愛也千差萬別,只是有一點永遠不變,那就是:愛與被愛之間,總有一些人在背後默默付出,他可以是你的父母、你的愛人、你的孩子或是你朋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