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白

2011-10-30 05:21:13

總有那麼一抹霓虹


       虹,七色彩虹,色序從外至內分別為:赤、橙、黃、綠、藍、靛、紫。霓,虹外側的第二道虹,光彩比第一道虹稍淡,色序是外紫內紅,與虹相反。霓與虹,一正一反,一里一外,彼此相互映射,又彼此不同。霓從虹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虹也只有與霓心心相印才構成霓虹美景。霓虹的心,是霓與虹之間的紐帶。融合,溝通,相形相伴——三顆霓虹心,在坎坷之中抹亮了天際,哪怕逆光,哪怕曾經被阻隔。

       霓虹心,miss kicki, 一部電影,兩個截然不同的名字。當瑞典遇到台灣,當彩虹偶遇了霓虹。

       其實我並不認同這是一部同影。它更像是在透過兩段感情來小心翼翼的探討感情與境遇的關係。你經歷了太多的感情,經受過太多的傷害與被傷害,就比任何人更加渴望下一段的真情,就越信任別人帶給你的哪怕虛無,哪怕虛假的點滴承諾。你寧願相信這是真的,寧願去欺騙自己,也要像飛蛾撲火一般將自己置於萬劫不復之境。當真相大白,有的人恍然大悟,有的人灰心喪氣,有的人拍拍身上的土,繼續下一次西西弗斯般的輪迴。而如果你單純,你的人生太過寥落,或者你渴望一個依靠,一個可以並肩行走的身影,一個默契的微笑,一段惺惺相惜的朋友,當他如同人群中迷失的羔羊一樣出現在你的面前,你又有什麼理由拒絕這段感情呢?所處的位置不同,心態就不同,於是也就產生了無法理解的厚障壁。這也就不難理解電影的英文名字——miss kicki——一對多年未見的母子,一個連自己生父都不知道的兒子與一個渴望尋找愛情滋味的母親。kicki在感情的沉浮中迷失,victor嚮往與kicki彌合親情的裂痕。那麼Didi的出現,只是為了證明感情可以是純真透明的,可以是惺惺相惜的,可以如同蕩漾在日月潭上的小舟——如果追逐的太累,隨波逐流又有何不妥?

     」我們可以就這樣,隨波漂走。「

      」去哪兒?「

      」嗯,就是漂走。「

      」你知道,這只是個湖。「

       」我們可以去找座島,然後再也不回來了。在哪兒建立自己的國家。我讓你當總統。「

       」那你呢?「

       」我什麼都不想當。「

       ……

       那麼愛情與友情的界限到底在哪裡?Victor與Didi,與其說是曖昧,不如說是心靈相通之後的彼此依賴。兩個有著相似經歷的少年,一個略顯懦弱渴望依靠,一個孤獨內斂渴望傾訴。」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兩個少年並肩走,走著走著就發現彼此間有了難以割捨的默契。這種純純的友誼,比友誼又多一層的彼此溫暖,彷彿一束光,照進有過似曾經歷的你我的心中,混淆了愛情與友情的界限。這種曖昧,我們暫且不要給他們安上標籤,就像我們無需以非黑即白的心態來看待這個世界一樣。中間態,往往最能撥動你我的心弦。記起聽過一首名為《關於愛情》的鋼琴曲之後室友的話,」這首歌斷然是寫給小三的,動人的旋律需要的是除愛情之外的激情「。這樣的說法或許偏頗,然而曖昧並不等於愛情,曖昧也並非等於友情。曖昧就是曖昧,是一種美好的狀態,一種超越友情的親密,卻無須承諾束縛的情懷。我們需要愛情,需要友情,但當二者以曖昧的形態闖進我們的生活,為何要用一根紅筆在中間強行劃出一條所謂的界限?所以,我麼還是去隨波吧,去逐流吧!這曖昧,無關風月,只有彼此。

       總會有那麼一抹映照天際的霓虹的。

       PS, 看過電影去看導演介紹,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個片子和《幸運藍》出自同一導演之手。不同於《幸運藍》裡的猶疑與執著,《霓虹心》把兩段看似全然不同的感情的細微之處勾畫的栩栩如生。導演似乎很熱衷於從平淡的生活中發掘每一種感情的特質,然後以平凡的視角展現平凡的故事。這種在看似緩慢的節奏中不停勾動觀者心弦的感覺,是看所謂的大片從未曾有過的,而且是更加深層次的震撼——因為他們的故事離我們太近,他們的經歷與我們是如此的相似,感同身受之後,回味無窮。不同於許多同樣關注平凡生活中小人物感情生活的導演與作品——他們塑造的小人物都太過悲情,在生活的蒼白無力之中苟且尋活,即使有希望,也是那麼的渺渺。劉漢威的作品,總是能讓我們透過他的鏡頭關照到我們自己的同時,溫潤著我們。沒有煽情,沒有激情,沒有悲情,卻時時刻刻的安撫我們走過,和即將走過的坎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