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猩球崛起/猿族崛起/猿人争霸战猩凶革命(港)

7.6 / 558,126人    105分鐘

導演: 魯柏華爾特
演員: 詹姆斯法蘭科 芙瑞達蘋托 安迪席克斯 布萊恩考克斯 湯姆費頓 約翰李斯高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艾小柯

2011-10-30 17:51:35

維塔數位與塞基斯的崛起


《人猿星球》(Planet of the Apes)系列最早源於法國作家皮埃爾·布爾(Pierre Boulle)的小說,1968年改編為同名電影,之後五年(1968~1973)每年一續,講述人類如何式微、衰亡,而智慧猿族如何產生並發展壯大的故事。這幾部電影(和兩部相關電視劇集)與《星球大戰》系列一樣,也堪稱好萊塢電影業的一座經典科幻金字招牌,不僅故事複雜,前因後果層出不窮;且主題超前,人與自然的道德觀議題即使在今天日新月異的科技水準下也依然前衛。2001年鬼才導演蒂姆·波頓(Tim Burton)翻拍了1968年版的《人猿星球》,可惜口碑不佳;2010年,爆出消息英國新晉導演魯伯特·瓦耶特(Rupert Wyatt)將指導《人猿星球》第四部《猩球征服》(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的翻拍,還挺讓人擔心的——這位名不見經傳,只執導過一部電影的瓦耶特(儘管那一部電影的口碑頗佳),能夠駕馭這樣一部大場面的經典題材科幻片嗎?

很幸運,答案是肯定的,當然,這並非瓦耶特一個人的功勞。就看看《猩球崛起》的製作團隊吧:維塔數位(Weta Digital)的後期視效,安迪·塞基斯(Andy Serkis)飾演的黑猩猩凱撒,還有舊金山金門橋實景動作捕捉——單這三項,就足以使《猩球崛起》有潛力打破「續集魔咒」,與好萊塢最成功的前傳之一《蝙蝠俠:黑暗騎士》(Dark Knight)相提並論。當然,故事本身也決不能忽略,但要談論《猩球崛起》的最大魅力,那就必須從維塔數位和實景動作捕捉技術說起。

維塔數位是《魔戒》、《阿凡達》和《金剛》的後期視效製作公司,曾五獲奧斯卡最佳視效獎。自2009年《阿凡達》的創新性三維動作捕捉技術開始,維塔數位一直處於動作捕捉領域的前沿陣地。《猩球崛起》沿用了《阿凡達》的表情抓取技術,扮演猩猩的演員們除了穿著特製緊身衣,由多台固定攝影機全方位多角度的撲捉其動態資訊外,還要在面部主要表情肌群上點出綠色的圓點符號,同時佩戴一個特製的帽子,由帽上架起的微型攝影機詳細記錄表演中面部表情的一切細微變化。此項技術可傳輸高達95%的演員肢體表演及面部表情資訊,配合精良的後期製作,實現無比逼真的成像效果,令觀眾完全無法區別真人與虛擬人物的交互。

在《猩球崛起》中,核心虛擬人物是安迪·塞基斯所扮演的由人類撫養長大的高智商黑猩猩凱撒。塞基斯是《魔戒》中「咕嚕」及《金剛》中金剛的扮演者,他在《猩球崛起》中的作用絕對不是為後期製作提供一個可依託的大致模型,相反,他的表演,他的目光、情緒、肢體和細微的面部肌肉變化才是凱撒這個形象的真正靈魂。換句話說,儘管塞基斯不以人物的形像在影片中出現,但他才是《猩球崛起》的真正主角,飾演科學家威爾的詹姆斯·法蘭克(詹姆士 Frank)不過是給塞基斯打打下手罷了。

為了抓住猩猩凱撒的可能神韻,塞基斯不僅充分運用了他在扮演「金剛」時的經驗檔案,還從各個角度為凱撒的角色進行了嚴格準備,比如觀看大量的猩猩視訊,赴盧安達專門研究大猩猩,近距離觀察黑猩猩的日常起居等。當然,對猩猩的模仿只是起點,畢竟,黑猩猩凱撒具有等同人的智商,塞基斯需要表達的是凱撒在複雜的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一系列情感變化,從欣喜、好奇到困惑、憤怒、冷靜、悲慟、成熟,而這一系列多層次的複雜情感演變必須通過一種基於猿類但又超越猿類的方式來表現,同時還不能過份睿智以致成為「人」的表演。要做到這一切,除了塞基斯本身對表演「度」的拿捏,另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是他與其他演員的即時互動。

在《猩球崛起》之前,動作捕捉必須在室內影棚完成,比如《阿凡達》,虛擬人物與真人的互動並不在一個平台上拍攝完成,兩個團隊各自為政,成果須依靠後期的製作拼接。這意味著演員在表演時,要依劇本想像對方的反應,表演中無法引入隨機發揮,或一些細微的「靈光乍現」式細節。在《猩球崛起》中,維塔數位的技術已經演變超越了攝影棚的限制,手提終端攝影機使很多場面都可實景拍攝,比如加州聖布魯諾靈長類動物保護中心,加州紅木森林公園(Muir Woods)等。在猩猩們強行跨越舊金山金門橋向北逃至紅木森林公園一節,穿著動作捕捉緊身衣、頭戴面部表情微型攝影機的猩猩演員們與塞基斯的凱撒一起與劇中的警察、行人等人物同在真正的金門大橋上追擊、打鬥,所有的反應、表現都渾然一體。至此,動作捕捉演員們終於正式登上了電影演員之舞台,不再作為「特效職員」屈居二位,這是歷史性的進步。

說了這麼多《猩球崛起》的技術要素,但技術離開了情節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二流畫面展示而已,那麼這個翻拍故事本身是否有趣味有回味呢?

電影令我印象最深的細節是威爾和女友帶凱撒到紅木森林公園遊玩,三歲的凱撒幾乎一人多高,身穿半舊紅T恤,脖子上戴條狗繩,由威爾鬆鬆牽著。凱撒愛極了那些三天高的筆直紅木,在林間穿梭不亦樂乎的興奮勁尚未退溫,卻在回程的路上看到了帶狗遊園的遊人。凱撒盯著對方手中的狗繩和興高采烈的狗,低頭瞅瞅自己脖子上的項圈,眼裡的神采立刻消失了,那表情充滿了困惑不安。

這個簡單的場景沒有血肉橫飛的激烈打鬥,也沒有唇槍舌劍的道德辯論,但問題的尖銳與對矛盾的預期都被表達得準確無誤。不可否認,《猩球崛起》中不乏臉譜化的猩猩與人物,也頗有幾場不怎麼靠譜的說教和煽情,但作為電影靈魂的凱撒,他的成長、困惑、悲傷、憤怒卻都是那麼的真實。這是一個沒有台詞全靠目光與表情來抒發內心的不尋常角色,有了他,《人猿猩球》的意義才成為可能。這是屬於維塔數位與塞基斯的成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