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田那心

2011-10-31 03:54:29

你為什麼說自己是背包客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我非常喜歡導演的切入點,但虎頭蛇尾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結尾Richard看到照片時天真無邪的笑臉簡直是詭異,"我始終相信天堂,但不在於去哪裡,而是一種內心的體驗,當你找到了那一瞬間,即是永恆。" 導演為了闡明這個道理,居然用了中小學老師教導的作文技巧——結尾點題。
  
   這麼說,經歷了森林野人生活、設局殺害四個年輕人、捂死病人的遭遇全如放屁般從Richard的體內流走了?設想《水果硬糖》裡的小蘿莉在最後的鏡頭丟下包戴著小紅帽揚長而去,走向她的生活,校園裡和同學親密天真的嬉笑,或者《into the wild》裡的亞歷山大離開荒原回到現代生活找了份工作,因為他在荒原生活鍛鍊出的堅強意志和對人生的另種感悟從此在職場上春風得意...god damn it!
  
   都說導演粉碎了很多背包客的理想,烏托邦破滅云云,然而現在許多背包客已不是在演繹背包客文化了-大家都想擺脫束縛,換個地方,甚至漂洋過海,卻都想著找個舒適地落腳,但是-目的何在?又或者很多人都認為自己與別人不同,自己的玩法是最原生態的,融入當地人文風俗的,拼命想和一般遊客劃清界限。

   什麼是背包客?不是the north face,不是lonely planet,清山綠水大漠孤煙,荒郊野嶺繁華都市,古道西風高速公路,醉酒高歌風餐露宿,啃冷饃喝涼水,苦樂自知。烏托邦?蛤,都在心中。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