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眾電影

2011-10-31 08:51:54

《帝國的毀滅(Der Untergang)》:生存還是毀滅?(IMDB250 TOP 094)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版權聲明:轉載時請以超連結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資訊及本聲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70251733.html

Der Untergang (2004)

這部電影以前看過,印象還很深刻,如今重看IMDB250系列,再重溫一遍。

電影情節依據兩本著作,一是德國曆史學家Joachim Fest的《Der Untergang:Hitler und das Ende des Dritten Reiches》和本片女主角Traudl Junge的回憶錄《Bis Zur Letzten Stunde》。根據網上資料,他們兩位都是具有說服力的作者,具體情節就不復述了。

關於兩位的作者的資料:

Joachim Fest(約阿希姆·費斯特),歷史學家和政論作者,1963年起擔任北德意志廣播電台的主編,1973年起任《法蘭克福彙報》發行人。作者對納粹黨的研究在西方堪稱權威,他在1973年出版的傳記《希特勒》被譯成20多種文字,是歷史研究的權威著作,獲得了"湯瑪斯一德勒獎"。他拍攝的紀錄片《希特勒的一生》,獲得巨大成功。於2006年逝世。Traudl Junge(特勞德·瓊格),1942年她開始擔任希特勒的秘書,為其做口述打字,直到1945年戰爭結束。在希特勒的最後一刻,特勞德奉命記下了他的遺囑和最後遺言。於2002年逝世。

本片是根據史實拍攝,所以它有著紀錄片性質,也使得電影在觀賞性上並沒有太出彩之處。換句話說,電影的內容大於形式,相對於其他電影來說本片相當平實、簡單。影片在156分鐘內,展現了納粹德國崩潰前的方方面面。對於這些,電影主要通過人物描寫來展開,並通過人物們的行為來反映末日來臨前德國及德國民眾的狀態,留給了觀眾許許多多思考空間。

影片在人物描寫方面涉及到的都是納粹德國的重要人物,如希特勒、戈培爾、施佩爾、愛娃等等核心人物,和那些在地堡中與希特勒一同工作生活的人們,以及本片的記錄者——女主角Traudl Junge。這些人物在末日來臨前,分別代表了三種想法,一是如希特勒般寧死不投降的極端納粹分子,二是如醫生、施佩爾一般為德國人的生命、國家的未來著想的理性人士,三是如女主角、小男孩那樣思想轉變者。

針對第一種想法,片中重點塑造了希特勒夫婦、戈培爾夫婦四人。關於希特勒,本片將他去惡魔話,還原為一個真實的人,並展示了他複雜的性格,對於他的多重性格可以用「雙面人」來形容他。希特勒在家人、朋友、愛人、女人面前表現出脆弱、人性化的一面,說話語調平靜舒緩,姿態笑容可掬,宛如一個和藹可親的老者、彬彬有禮的紳士。當希特勒面對軍隊、下屬,即以一個領導者姿態出現時,則是瘋狂、偏執、扭曲、變態的,已經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人性,成為了一個不負責任的獨裁者。他這樣兩面的性格,讓他成為了一個難以捉摸的人,也使得人們難以真正接觸到他的內心。以上是本片不同於以往影片中對希特勒的塑造,通過這些可以讓人們了解希特勒性格的多面,也會讓人們對於希特勒既是惡魔的想法有所改變。至於其他三人,則分別表現了愛娃對希特勒的愛,戈培爾夫婦的冷血與瘋狂。尤其是戈培爾夫婦,他們毒死自己孩子的場景看得讓人膽顫心寒,這兩人對於納粹信念的狂熱信奉,用「瘋狂」兩個字自己已經無法形容了。此外,末日來臨前,多人自殺也逐一反映了當時德國人對於納粹信念的盲目忠誠。

第二種想法則是人類求生本能和理性思考戰爭的體現。施佩爾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希特勒自己都知道,所以當施佩爾違背自己命令時,他並沒有生氣而是傷心。這一切都反映出施佩爾沒有被納粹信念衝昏頭腦,他還知道理性的思考問題,知道為德國以及德國人民的將來生活留下基礎。同樣的,醫生、戰地指揮官、小男孩的父親都是抱著類似的想法,他們雖然想不到為國家留有後路,但是他們知道要活下去,不能因為一個人的信念而失去全部。這些想法都體現在電影眾多場景中,比如醫生與其他人的爭執、小男孩父親的自白等等。

第三種想法是迷茫的年輕人所特有的。他們並不知道一切,他們只是被國家、納粹或其他所蒙蔽,成為了參與納粹活動的年輕人。從Traudl Junge的回憶可以知道,她當時對希特勒以及納粹的罪行一無所知,自己的選擇也是無意識的。只有當她看到希特勒的遺囑後,才隱約感覺到希特勒的罪惡。小男孩的行為則是無知的體現,「隨大流」是孩子們的慣常思維,只有當他見識到戰爭的殘酷後,他才明白戰爭的可怕。總之,迷茫的年輕人是那個時代德國人中龐大的群體,因為他們的盲目才使得德國成為一個龐大的戰爭機器。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塑造,將納粹德國投降前的人們的不同心態一一展現出來,讓觀眾們異常真實的看到了「帝國的毀滅」。此外,本片展現的層次也是多方面的,從最高層的國家元首到最底層的平民,從納粹高級將領到民兵,從男人到女人,從老者到年輕人,等等,涵蓋了德國生活的全部。總之,本片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它給全世界人民展現了納粹德國曆史上的最後一刻,讓全人類了解到這個邪惡帝國的覆滅過程,並且將希特勒去惡魔化,還原為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就憑這兩個方面,本片就可以躋身世界影史,本片IMDB評分如此之高,也是因為於此吧。

電影在技術方面沒有太出彩之處,重點都在於對白上。服裝、造型、佈景、道具、特效、燈光等等,這些方面都符合劇情,中規中矩。影片的音樂也是如此,沒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大概我太專注於劇情了吧。

本片演員的光彩都被Bruno Ganz佔去。在片中,他宛如希特勒的化身,非常真實的詮釋了這個人物,而且他將希特勒的雙重性格演繹的惟妙惟肖,讓人嘆為觀止。Bruno Ganz沒憑藉本片獲得表演獎,真的很虧。女主角Alexandra Maria Lara很漂亮,一雙眼睛特別有魅力。她扮演的女主角戲份不多,主要依靠表情、眼神演繹角色,她完成的很出色。本片其他演員都很優秀,他們是一個完美的表演群體,沒有他們出色的表演,就沒有如此真實的電影。

總的來說,一部可以了解歷史的佳作,雖然觀賞性一般,但是可以了解納粹德國不為人知的一面,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Alexandra Maria Lara

序列:0611

[帝國的毀滅].Der.Untergang.2004.Bluray.720p.DTSHD.x264-CHD(R3字幕)

2011-10-3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