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

午夜巴黎/午夜巴黎(台)/情迷午夜巴黎(港)

7.6 / 451,036人    USA:94分鐘 | Argentina:100分鐘

導演: 伍迪艾倫
編劇: 伍迪艾倫
演員: 歐文威爾森 瑞秋麥亞當斯 麥可辛 瑪莉詠柯蒂亞 安卓亞布洛迪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徐漁

2011-11-07 00:08:02

偽清新大戰真文藝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這片子簡直就是一盤文藝大拼盤,小清新們這會兒肯定又像小海綿似的汲取營養了吧。

    羅永浩的廣告語「有思想的年輕人總是顯得不合群,直到他來到了老羅英語培訓」。那麼好吧,本片就是「小清新們總是顯得不合群,直到他們穿越了」。

    在結構方面,老伍迪還是駕輕就熟的把故事構架於婚姻關係之上,一位厭倦了寫劇本但是又沒辦法專心寫小說的萎靡作家,和一位仰慕好友老公博學才華的「膚淺」姑娘即將大婚,在巴黎購置傢俱期間萎靡作家發現不僅僅是「婚前恐懼症」令他頭疼,他還得了一種叫做「時代適配症」的尷尬病。

    在影片描寫的現實生活中,萎靡作家和朋友老公之間的戰鬥顯然就是「偽清新大戰真文藝」的實際案例。「文人相輕」是一個亘古不變的道理,別看菲茨傑拉德和海明威一開始稱兄道弟,後來還不是崩了。但事實上,世界上永遠不存在真文藝,所有人都是偽的,就像陰三兒說的,「都得死」。海明威在片中似乎最堅持文學本質,可後來還不是帶著畢卡索的情人跑非洲去了。這個世界上的的確確存在這樣一種人,不論情況如何變化,他們始終覺得自己生不逢時。萎靡作家在傑拉德和海明威那裡找到了自我,得到了斯坦因的肯定和指點,結識了一票響噹噹的瘋子,這都在他「21世紀小心臟」的承受範圍之外,所以他認定了1920年才是他所屬的存在,而阿德瑞娜也得了這種病,她生活在1920年,卻仍然覺得生不逢時,「1890年才是巴黎的黃金時代」,她說。於是到最後,倆人開始正兒八經討論時空和個體的所屬,這些討論似乎存在於真空中,這個時候倆人的紐帶變的錯亂,極其不穩定,甚至即將崩塌了。

    這是老伍迪下的梗,「穿越畢竟只是一個人的事兒」。人比人氣死人,這山望著那山高,世界就是因為存在這些五彩斑斕的個體而變得精彩。記得一個朋友給我說過,你看這幾個BOSS在我們面前耀武揚威,到他們招待金主時,又是另一副樣子。萎靡作家在和阿德瑞娜爭論中說,高更和德加想回到文藝復興時期和米開朗基羅和提香並肩創作,你知道,穿越是永遠不會停止的。人都需要追求,而正是因為這些追求,真的就變偽了,高的就變矮了,連愛情,也會變得一文不值,看看你們手心中捧著的寶貝,那只是因為你沒有穿越到秦淮河畔或者委內瑞拉。

    看到前一大半兒的時候我想,大概只有真文藝會拿未婚妻的耳環來送給一百年前的情人。後來被妻子撞到沒送成,又去買了一對兒,但結果並不隨心意,炮也沒約成。老伍迪旨在用事實告訴我們,真文藝也可能變成偽清新,在人性面前,多美好的事情都有可能隨時愚蠢掉。

    按照老伍迪的思路,心機控們可以穿越到康乾後宮去搗搗亂,和阿哥們丟手絹兒;戰爭販子就穿越到柏林防空洞,也許可以幫到阿道夫,畢竟史達林也不是什麼好貨。民主公知們去二百多年前的北美大陸,幫助華盛頓把這個星球上最自由平等的國度建立起來,然後找個黑人老婆生個巧克力娃;小清新們就去巴黎,或者地中海沿岸,在噴泉廣場翹著二郎腿,批評一下落魄畫家,記得帶上你們的雀巢速溶(以防當地土咖啡口味不適).但是請大家注意,文明禮讓,依次入場.儘量選擇人少的房間穿越,切勿扎堆,畢竟要是全中國人都行動起來,巴黎的物價和房價都會吃不消的。

    最後,讓我們把世界留給老闆們和政客,他們才是這個時代的統治者。




伍迪艾倫借名人之口絮絮叨叨:

斯坦因——我們都懼怕死亡,並質疑在宇宙中我們身處何方,藝術家的使命不是向絕望屈服,而是找到一方解藥,來對抗存在的虛無。

海明威——沒有題材是糟糕的,只要故事是真誠的,只要行文乾淨而率真,並且頌揚的是強壓之下的勇氣和從容。

海明威——我相信真是純正的愛情能產生一個紓解死亡的階段,所有的懦弱都出自於沒有愛或愛得不徹底。

這幾個人很有意思:

科爾波特——Let’s Do It,爵士很迷人

艾略特——大概有一大半兒的人知道艾略特是因為周雲蓬吧。。

布努埃爾——那個時候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確實和文人什麼的玩不來,你看片中布努埃爾穿的小機車皮夾克就知道,菲茨傑拉德那筆挺的西裝才叫紳士好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