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

绿里奇迹/绿色奇迹/绿色英里

8.6 / 1,405,880人    189分鐘

導演: 法蘭克戴瑞邦
編劇: 史蒂芬金 法蘭克戴瑞邦
演員: 湯姆漢克斯 大衛摩斯 寶妮杭特 麥可克拉克鄧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桃某某

2011-11-07 10:10:40

每個謎題都有答案


原本我是不喜歡湯姆漢克斯的,可能是跟之前看過的膩爛糖水片西雅圖不眠夜有關,所以印象里就把他放在被過譽的superstar欄里了。
好在他是幸運的,憑藉一部《綠里奇蹟》秒殺了我的錯覺。
但最幸運的肯定是我,因為我在有生之年看到了這部電影。

那就來亂七八糟的說一下觀後感吧。

1、每個謎題都有答案。
這是我覺得影片最神奇而成功的地方,也完全顯示了導演和編劇強大的自信。
謎題一:
監獄長Hal提到妻子Melinda患病後像換了一個人,從她嘴裡爆出的髒話粗陋到讓人無法忍受,並且面容也變得醜惡。但由E區主管Paul(漢克斯演的)那兒得知,Melinda一直是一位形容神聖,性格心地如天使一樣的好女人。兩個人的描述將Melinda做成了一個謎題,在Melinda未出現時,大家都會或多或少的猜測:她究竟有多麼好?她又究竟變成了多麼壞?
有超自然力量的Coffey去救治Melinda時,仍在病中的她臉上各種斑斑點點,表情猙獰,不停罵人、詛咒,嘴裡喊出過「damn」這個詞,據賴世雄老師講,這在英語裡是最髒的粗口了;Coffey移走了她的病魔後,她的整個人開始變得溫柔,靜謐,並且光彩照人,即使她的丈夫仍對Coffey持有警惕,她依然充滿著慈悲愛心的感謝Coffey,還把自己貼身戴的項鍊送給了他。眼中一直只能看到人間痛苦的Coffey,那一刻的感動與釋懷是無法掩藏的。
所以看到這個答案的時候,我覺得它完全正確。
謎題二:
Delacroix臨死前,好心的獄卒Brutus編造了一個可以安放老鼠的動物園來儘量安慰他對死亡的恐懼和掙扎;其實大家知道,甚至Delacroix自己也都明白這只是個美麗的謊言。雙方都互相維護著這個謊言,假裝它確確實實存在,並且表現出它給自己帶來的安慰。劇外的看客們並不把「識破」謊言當作謎題,而是在劇中人小心翼翼的維護童話時,猜測會是誰先失去勇氣承認說謊。
如同猜測的一樣,這一時刻發生在Delacroix臨刑前;他仍然強迫自己相信那個動物園的存在,做出自己是了無牽掛心願滿足而死的樣子。然而,那個彷彿鐵了心要當一輩子惡魔的壞人Percy,搖頭晃腦的,一字一頓的,清清楚楚對所有人大聲說出:「那個動物園根本不存在,他們是在騙你。」
這個由Percy代表的答案,圓滿的解開了謎題。
謎題三:
Percy是個「上面有人」的關係戶,或者出於「有關係」的優越感,或者本身性格就存在先天缺陷,他總是喜歡用最殘忍的方式折磨囚犯,無論肉體還是精神,他甚至故意不給海綿蘸水而直接放在Delacroix頭上以最大程度的增加Delacroix的痛苦;而在另一面,他其實是個懦弱、膽小、無氣度的心靈扭曲之人,因內心脆弱齷齪於是屢屢出醜;他還覺得監獄裡的人都擰成一股繩般的針對他,欺負他;他自以為秘密的申請調離監獄去鎮上的精神病醫院,因為可以「不乾重活坐辦公室」,但被揭穿這背地裡的小動作後,他卻又以不離開要挾Paul,而離開的條件就是儘可能的滿足他各種變態的虐待狂心理。
於是我們設想這裡的謎題就是:Percy到底會不會、什麼時候會離開監獄?
最後的部份,Coffey用超能力以Percy之手殺死了另一個極端殘忍的惡棍Wharton,並將病魔之毒種入Percy體內,使其罹患瘋病而終生入住鎮上的精神病醫院。
直到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時間不是謎題——Percy無論如何都一定會離開監獄,——謎題的重點在於:Percy以何種結局離開。
而更巧妙的答案,在於連接了Percy與精神病醫院的關係,他強烈要求被調過去,而他終將以那兒為歸宿。
分析與結論:
其實無論文字描述還是影視作品,通常作者和導演都有一個不太願意觸碰的「直接展現區」,就是比如一個人的美與醜,善與惡,單純與複雜,基本上都不會直接讓這個人自己呈現,最討巧而輕易的方式,是用這個人以外的人或事來側面敘述:若此人美,則必是出自他人的讚美或表現為他人的心動,若此人惡,則必是他人的斥責和控訴;總之,本人不會直接出現,只給謎題,不給答案。
其實這的確是因為難題太大,因為對於美醜善惡這些定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標準,尤其是影視作品,導演選擇的演員和事件,也許符合這部份觀眾的理解與標準,但也許完全背離其他觀眾的要求,這才導致很多作者、導演只以「側面描寫」來襯托。也因此,只有極少數可以引導觀眾思維和標準的導演,才敢毫無遮掩的直接把中心人物奉出來,因為幾乎所有觀眾都會認同他給出的標準。所以說,敢於這麼做的導演,必然極端自信。
而對於謎題及答案毫不迴避的態度,我想,更讓人嘆為觀止和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導演對情節安排的合理性和劇情發展的邏輯性,天衣無縫。

2、動人心的作品讓人期待美滿的結局。
像我這樣的悲觀主義者,從來都認為:殘酷、悲劇才是真實的,現實生活只偶然發生快樂的片段。
於是,我判斷一部電影是否真實甚至好壞的標準,就是看它的情節和結尾是否痛苦、悲劇;無論過程中的劇情和人物如何掙扎矛盾曲折,只要結局是傾向於大團圓方向的,都會被我否定或至少評為「有敗筆」,尤其是那些毫無依據純粹只因主人公有美好願望就直接產生美滿結局的電影,比如《活著》,那個充滿希望的結尾那麼生硬,那麼狗尾,讓人想生氣的給它扯斷,——當然,為什麼會把原著改成這麼個愚蠢結尾,大家也都清楚,這裡只是要說明前述的觀點。
然而又看過一些好片子後,這種判斷標準有所修正,那就是:真正的好電影,是在你明知結局會悲慘的情況下,仍然希望會出現奇蹟,讓故事中的人們能有一個大團圓的人生;如果結局仍然悲慘,看客當然難過,而如果結局真出現逆轉而呈現了大團圓,則看客雖帶著淚亦歡欣鼓舞。
Coffey不斷的通過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並非殺人兇手,非但如此,他甚至是一位一生都在主動幫助、救治他人的聖人;然而這樣的一個好人,卻被誤認為殺人犯,並要被處以極刑。Coffey並不去明確且清楚的向他人解釋事實,他只是用他獨特的方式訴說他欲救人而不得的悲傷。他後來被認識到是「上帝的使者」,於是出現了「好人受罰」是大家不能接受的局面,至少在我的心裡,是極其認定他不能夠被殺死的。但是Coffey一直很鎮定,一直一直都很鎮定,其實他完全有能力擺脫這種「懲罰」,但他從未要求過洗清罪名,甚至他是主動想要受死。
每個知道真相的人心理都很難受,監獄長,E區主管,心地善良的獄卒,在送Coffey走的時候,他們面色冷靜,卻禁不住來自心底真實的眼淚,看慣死亡的他們,也無法接受上帝殘忍的錯判。
那麼,即使內心抗拒也以尊重Coffey的態度來接受吧:Coffey說,我的超能力讓我能看到人世間一切的罪惡,對於人們的痛苦感同身受,每一天,我都活在悲傷里,我不想再承受了,死去會讓我解脫。
帶著被修正的判斷標準,我寧願幻想死去對Coffey是最美滿的結果。

3、電影風格的沉著。
因為是漢克斯主演,所以一早我便知道這是部美國電影,但通篇看下來,這片子卻完全沒有美國片那種必須的熱鬧與喧囂,那份沉著與厚實的平靜,到是像極了我最愛的UK。
影片中做的設定是,為了不引起死刑犯人情緒上的波動,監獄工作人員的職責之一就是要始終保持語氣、動作、態度的平和與冷靜,友好與親切。當然也確實,除了惡魔Percy和Wharton,其他人都相處的極為真誠與溫暖。
這部片子裡,人物之間直白與喋喋不休的對話很少,含蓄的語言點撥與眼神、動作的會心交流幾乎時時發生,這種與一般美國吵鬧片正好相反的特點,真是恰如一股清新的風吹散了一般美國吵鬧片在我心中種下的陰影,並且催生了我對它的極度喜愛。

4、遺憾。
遺憾並非來自於影片,或者說並非由電影的不足引起。
我所有的不滿都是因為它沒有被頒予奧斯卡的各種獎項,甚至,一項都沒有。
當年的獲獎影片是《美國心玫瑰情》(2000年)。
如果我沒看過《美國心玫瑰情》,我想我的遺憾不會這麼深切。
但是恰恰好,當年我就看了。
所以,我特別想禮貌的問評委們一個問題:你們都被大胸脯閃瞎了狗眼嗎。


最後,還是那句話,5顆星完全不能夠評價這部牛片,一整個宇宙的星星還差不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