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寂只記得寞

2011-11-09 00:06:35

童話中的邪惡迷宮


潘神的迷宮


《潘神的迷宮》由墨西哥導演吉爾摩·德爾托羅執導,獲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殘酷的童話故事,骨子裡比很多打著血腥招牌的片子要殘暴得多。故事發生在二戰後期的西班牙,獨裁者弗朗哥的忠實黨羽長槍黨徒繼續著他們的恐怖統治,一幕幕血腥的畫面在我們眼前一一展現。與此同時,小主人公Ofelia的童話世界也同樣充滿著艱險和恐怖,但她的出現卻是在這個陰冷、殘忍、弱肉強食的現實世界殘存的一絲人性的象徵。在成人的世界裡,永無休止的相互廝殺和掠奪讓每個人都紅了眼,整日為著生存而生存,為著征服,佔領和統治而活著。在這些灰色的人群中, Ofelia是唯一一抹亮色,她在完成潘神交給的三個任務的過程中充分展現了人性中的勇敢,慾望和善良。


影片開始是搖籃曲伴著小女孩Ofelia驚恐的喘息,鮮血從她的口中流出。時間倒流,停在小女孩和懷孕的母親坐車去找她當上尉的繼父的路上,小女孩撿到一塊從一尊雕像上掉落的眼狀的石頭,將它重新放回雕像上,霎時一個精靈出現了。它將Ofelia引到她繼父的營地旁的一個石頭堆砌的迷宮中,好心的女僕Mercedes告訴她這是潘神的迷宮,其實只是石堆而已,小女孩遲疑地離開了迷宮。Ofelia的繼父是個暴戾的軍事屠夫,草菅人命,殺害無辜,自私冷漠。Ofelia只能與母親相依為命,讀著心愛的童話書以逃避殘酷壓抑的現實。
一天晚上Ofelia又在小精靈的帶領下走進了潘神的迷宮,她遇到了法翁(潘神),法翁告訴她,她前世是月亮王國的莫娜公主,為了讓她重返王國,在月圓之夜前,她必須完成三個任務。說到這裡,可能大家都覺得這部影片就是普通的fantasy,實際不然,在Ofelia冒險的同時,穿插著現實中的革命和屠殺的場面,很像《百年孤獨》所採用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
第一個任務是取得金鑰匙。在乾枯頹敗的大樹里,Ofelia憑藉她的勇氣還有面對危機時的智慧取回蟾蜍肚子裡的鑰匙。其實,那棵垂死的大樹正是西班牙民族的象徵,而盤踞在樹根,汲取養分的大蟾蜍象徵著法西斯的統治。消滅了怪物,西班牙才能真正的活過來。第二個任務是用金鑰匙取得那柄聖劍。在完成這個任務的時候,Ofelia犯下了巨大的錯誤,她終究受不住鮮美紅提的誘惑,細細品嚐起來,最後小精靈為了保護她而喪命,她也差點回不到現實世界中。慾念是每一個正常人與生俱來的,那並不可恥,只要知錯能改,於是,潘神給了奧菲利婭一個補過的機會。
最後一個任務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需要Ofelia把弟弟的鮮血獻給潘神,以此打開通往地下王國的大門。善良的Ofelia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這個機會並勇敢地保住了孩子,但卻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嬰兒是希望的象徵,Ofelia以她的善良和勇敢,用自己的鮮血,守護住了這個民族明天的希望。整部影片講述的是一個魔幻童話故事,卻不似傳統意義的童話,總會有一個瑰麗美好的結局,它又是一部典型的反戰電影,似乎在宣揚人性的美德,然而,影片卻一直以一種晦澀的手法表現著主題,處處透著令人窒息的絕望氣息。尤其是在影片結尾處Ofelia穿著華麗的禮服,終於打開了地下王國的大門,看到了帶著王冠的父親、母親,一旁的潘神告訴她如果她沒有為弟弟獻身的精神,也無法到達幸福的國度。然後畫面切換到Ofelia流著血的臉,躺在冰冷的石階上,這時,解說詞響起:「傳說,公主終於回到了地下王國......」這無疑是一個帶著諷刺意味的結局,讓人忍不住想說,那是謊言!
不看恐怖片。卻不小心看了這部打著魔幻片旗號的真正意義上的恐怖片。
真正意義上的恐怖片,能引導觀眾進入一個絕望的困境,並且冷酷地不給一點希望。《潘神》的氛圍是窒息的,無處可逃,所以它用不著一驚一咋地嚇人。別的故事,你多少知道自己是安全的,編劇無論如何會放人一條生路,至少放主角一條生路。哪怕畫面美倫美奐,音樂優美動聽,魔幻角色進進出出,也請不要產生錯覺——《潘神的迷宮》是恐怖片。
它的音樂蠱惑不安,色彩構圖美麗到糜費卻充滿了怔怔的血腥感。看完這片,一時間覺得其他片子都索然無味。看這部片時我的腦海里一直有《納尼亞》的大結局《最後的戰役》帶給我們的那種為了安慰人而美化死亡的企圖。甚至《海盜三》裡的沙漠石蟹也依稀有這種味道。片子本來只關屠殺,鎮壓和反抗,因為女孩的想像,成了瑰麗悽美令人淚下的童話。《潘神》清楚地告訴我們:魔幻是如何產生的,又為什麼是生活必需的。越是黑暗的時刻,夢想越是繽紛;最壓抑恐怖的年代,產生最絢麗的童話。《魔戒》醞釀於一戰,成熟於二戰;《納尼亞》的作者深知生離死別的悲傷;羅琳在窮困潦倒時構思出《哈利波特》。苦難恐懼悲傷徬徨需要出口,其中一個就是魔幻。



看《潘神》的時候我想到了魯迅的一句話: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了給人看。這個女孩子如果不美,就沒有什麼是美的了。《潘神》把現實和想像進行了無痕跡的交織,讓我們跟著小女孩一起生出了希望,盼著那個美好的地下王國是真的,我們所愛所關心的人物最終會得到拯救。在精神層面,純潔善良自由的人們不需要拯救。而既然精神得到了安慰,肉體的損毀似乎不那麼重要了。這樣的道理對無神論的我們是顯得無稽了一點。然而肉體固然是我們所必有的,活著的人卻需要相信肉體以外的一點點東西。你可以叫它宗教,可以叫它愛情,可以叫它童話,都可以。在影片的最後,我們意外地看到了一絲暖意,那是枯木上慢慢綻放開來的一朵白色小花,那是希望之花,代表著重生.希望之花,雖然弱小,就像Ofelia幼小而脆弱的生命,但是,它卻喚起了每個人對美好明天的嚮往和期盼,因為,希望,盛開在了每個人的心裡。《潘神》也因此讓人著迷。

看著Ofelia為了應付環境而做的掙扎,
想到自己小時候,也總是有種種恐懼,臥床旁斑駁的牆壁在慢慢長夜裡,幻化成小鳥,烏龜和其他動物,有時只是一隻眼睛,陪伴我編織一個又一個又怕人又迷人的故事。
弗洛依德認為「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也許這是最好的解釋。被潘神的迷宮困住的,不僅僅只有那個叫Ofelia的小女孩,我們每個人都有座潘神的迷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