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魔法公主--Princess Mononoke

幽灵公主/魔法公主/幽灵少女

8.3 / 444,581人    134分鐘

導演: 宮崎駿
編劇: 宮崎駿
演員: 松田洋治 石田百合子 田中裕子 美輪明宏 小林薰 森光子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遠雷

2011-11-12 08:01:17

沒有被真正理解的《幽靈公主》


《幽靈公主》是宮崎駿的集大成之作。

在1997年同一年上映的還有另外一部日本動畫電影的里程碑之作,即是庵野秀明導演的《EVA劇場版:真心為你》。庵野秀明和宮崎駿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宮崎駿可以說是一手把庵野扶上導演椅的人。當時宮崎駿在製作《風之谷》的時候苦於找不到合適的人來給巨神兵的戰鬥場景做原畫,這時候庵野正好出現在了宮崎駿的面前。就這樣,庵野這樣一個完全沒有做動畫經驗的人由於得到了宮崎駿的賞識,甫一出手就擔綱了《風之谷》這樣的大作中最具挑戰的場景的原畫。其後天性叛逆的庵野由於製作《風之谷》外傳的提案被宮崎駿斃掉,一氣之下離開了Ghibli,自立門戶。

因此1997年圍繞著這一「師徒對決」,媒體甚囂塵上,製造了無數話題。最後《EVA劇場版》和《幽靈公主》雙雙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宮崎駿和庵野秀明也終於在事後的電視節目中通過對談的方式達成了和解。

從外界看來,由於有著「師徒對決」的故事作為背景,宮崎駿的《幽靈公主》是一部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作品。而對於宮崎駿本人來說,《幽靈公主》則有著更加深刻的意義。

到1997年為止,Ghibli已經在宮崎駿的帶領下獲得了長達數十年的成功。宮崎駿作為一個創作者,從最初的《風之谷》到《紅豬》,已經劃出了一條非常清晰的成長曲線,並且早早地確定了自己作為創作者的身份。儘管從《風之谷》開始,在電影中貫穿宮崎駿的個人哲學就已經成為了宮崎駿作品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部份,Ghibli也因此獲得了「環保的Ghibli」的形象,然而《幽靈公主》的前一作《紅豬》卻因為宮崎駿太過旺盛的表現欲而成為了一部類似宮崎駿自傳的「類紀錄片」,觀眾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更是兩極分化。庵野秀明將《紅豬》看做是徹底的失敗作品(題外話:庵野賤人對《幽靈公主》的評價依舊不高,理由是「老爺子太過用力了」,反而對《千與千尋》讚不絕口。仔細想來也有他的一份道理。),宮崎駿本人在事後也痛定思痛,做出了深刻的反省,聲稱以後絕對不能再製作這種」不能給孩子看「的電影。

在這一背景下誕生的《幽靈公主》是宮崎駿在《紅豬》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宮崎駿+Ghibli真正的集大成之作。宮崎駿本人曾經說過,要將Ghibli的電影在這一步作品中」做個了結「,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後有餘力去創作一些真正取悅自己的作品(事實也證明宮崎駿在緊隨《幽靈公主》之後的《千與千尋》中顯示出了更多的遊刃有餘),宮崎駿對於《幽靈公主》的使命感由此可見一斑。

然而,這樣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不管在日本還是在中國都鮮有人真正的理解。這裡面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即是因歷史和文化不同而帶來的障礙。

《幽靈公主》的歷史背景,是在日本大和朝廷,也就是我們大多數人所理解的古代日本剛剛統一日本後數百年的年代。再加上電影的主人公並不是正統的日本人,在電影中登場的人物和勢力也多是一些游離在正史之外的團體,即使從日本人看來《幽靈公主》中所描繪的歷史畫卷也是以一幅全新的景像,跟不用說對日本歷史原本就知之甚少的國內觀眾了。

大多數人雖然感服於電影中新奇的元素,最終卻將注意力放在了」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或者是」少年少女的愛情」這兩個著眼點上。原本看電影是件非常個人化的體驗,採取上述的視點並無不妥,然而,沒能將宮崎駿苦心搭建起來的歷史畫卷的骨架看個完整,卻還是難免遺憾。

電影中的核心矛盾固然是人類文明與自然的對立,然而在這一基礎上,或與之交錯,或與之平行,還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各種矛盾。在人類一方固然有各個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而在一般觀念中作為「正義」、「和諧」的化身的自然一邊,也同樣有著各個勢力或曰派系之間的爭鬥。宮崎駿將這些矛盾巧妙地利用主角阿西塔卡的立場串聯在一起,將電影的厚重感和飽滿感提升到了一個極致。

-----人類方面----

主角--阿西塔卡:蝦夷

主角阿西塔卡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所指的「日本人」(即大和民族)。

古代日本孕育了相當發達的「照葉樹林文化」。所謂的「照葉樹林文化」是指在溫帶常綠闊葉林發展出來的以採集狩獵為主的文化。由於在遠古的原始森林中有著豐富的物產,僅憑採集狩獵就足以滿足生活的需要,「照葉樹林文化」並沒有農耕的習慣。出於同樣的原因,照葉樹林文化的居民對於自然極為崇拜。一方面是由於森林給人類提供了賴以生活的基礎,另一方面充滿生命力的原始森林(麒麟神),包括生活在原始森林中的飛禽走獸(白狼、野豬),由於擁有當時的人類所不具備的能力,因此被當時的人們作為神來崇拜。同時,照葉樹林文化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徵,比如說喜歡食用粟米、納豆等粘性食物,善用漆器等(影片當中阿西塔卡初遇雲遊僧,一起煮飯的時候就有過體現)。

從這個畫面裡面可以明顯看到雲遊僧和阿西塔卡手中的碗的差別

古代日本東北的廣大地區都是照葉樹林文化繁榮興盛的地區。當從朝鮮、中國、東南亞來到日本的「渡來人」達到日本,在日本南方地區將農耕文明發展壯大,並最終建立起王朝不斷擴張後,在東北地區遭到了頑固的反抗。最後大和朝廷將東北地區聯合起來對抗朝廷的照葉樹林文化的部落聯合統稱為蝦夷,其中蝦寓意水生物,夷則取「大弓」之意。這一名字恰好也反映了照葉樹林文化「採集」「狩獵」的特質。

最終蝦夷的反抗以失敗告終,蝦夷作為一個民族從歷史上消失,只剩下一些零星的部族生活在遠離人煙的深山中。阿西塔卡所在的部落就是其中的一支。作為戰敗者,阿西塔卡所在的部落接受了戰敗的事實,與世隔絕,只求自保。這也是為什麼作為一族之長的阿西塔卡在跟崇神(邪神)的戰鬥中被詛咒,命不久矣的時候,儘管是身不由己必須離開村莊,之前也必須捨棄族人的身份,斷髮明志,發下永不返回的誓言以後才能離開村莊,其用意,就是為了不洩漏村莊的資訊,避免遭到大和朝廷的追殺和清洗。

阿西塔卡斷髮的時候村裡的長輩悲痛不已

因此,從阿西塔卡的立場看來,整個《幽靈公主》的劇情裡面發生的事件,從一開始就帶著無妄之災的色彩。原本他和族人生活在與世無爭的山林里,突然就遭遇邪神,身中詛咒,身負致命詛咒,為了活命就必須自我放逐,遠離家鄉到尋找答案。理解這一劇情的出發點,也就可以開始了解整個故事的基調了。

另一方面,從阿西塔卡的反應來看,沉著冷靜,沒有一絲慌亂。阿西塔卡作為年僅十來歲的少年,不管是胸懷和武藝都非常人可比。幽靈公主的整個故事主線,就是關於阿西塔卡如何從一個少年成長為英雄的故事,《幽靈公主》的整個故事,實際上是一部阿西塔卡的英雄敘事詩。這一點,從《幽靈公主》得名的經過也可以得知。原本宮崎駿給《幽靈公主》的名字是《阿西塔卡傳(アシタカせっ記)》,其中「せっ記(記)」一詞並不是日語詞彙,而是宮崎駿自己創造出來的詞彙,意為「埋沒在草木之間,人們口耳相傳的故事」的意思。雖然在鈴木敏夫的強烈要求之下最終的片名換成了「幽靈公主(もののけ姫)」,但是OST裡面阿西塔卡的主題曲依然保留了「アシタカせっ記」這個名字。

另外,自古以來,英雄的故事之中,成為英雄之人必須完成常人所無法完成的壯舉,或者經受極端困難的考驗才行。劇情進展到中盤,阿西塔卡身中槍傷,心臟被槍彈擊穿,還是背著珊,隻手撐開蹈鞴工廠的大門離開了。關於這一情節的合理性,固然眾說紛紜,但是如果當做阿西塔卡成為英雄的標誌,或者儀式來理解的話,或許就能夠理解宮崎駿一定要安排這一段情節的良苦用心了。

身負重傷的阿西塔卡展現神力,從普通人變成了傳奇

Eboshi御前(鳥帽子):蹈鞴工廠

雲遊僧:朝廷

---自然---

摩羅君(白狼)



乙事主(野豬·祟神)

猩猩

麒麟神(鹿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