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阿拉伯的劳伦斯/沙漠枭雄(港)/阿拉伯的罗伦斯(台)

8.3 / 315,523人    216分鐘 | UK:228分鐘 (director's cut) | UK:187分鐘 (1970 re-release) | UK:210分鐘 (original version) | UK:2

導演: 大衛連
編劇: T.E. Lawrence 羅伯‧波特
演員: 彼得奧圖 亞歷堅尼斯 安東尼昆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眾電影

2011-11-12 08:48:41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同性戀領路人(IMDB250 TOP 055)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版權聲明:轉載時請以超連結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資訊及本聲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72993639.html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這部電影以前看過,部份情節還歷歷在目。如今為了補完IMDB250,再看一遍。但是本片重複看一遍是很需要勇氣的,因為電影不僅時間長,而且節奏很拖沓。因此用了四天時間,才看完這部時長超過三小時的電影。

電影是一部傳記片,講述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中校(湯瑪士 Edward Lawrence,也稱「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1888年8月16日-1935年5月19日)在阿拉伯的一段故事。影片故事雖然時間很長,但它只選擇了勞倫斯的典型經歷進行描述,所以情節並不復雜。可是在查過它的資料後,發現影片中勞倫斯的這些經歷並沒有依據史實,而是根據勞倫斯的生平將故事進行了濃縮和簡化。所以,影片情節就不復述了。

關於勞倫斯的資料,轉一下網上關於他的評價:

勞倫斯因在1916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起義中作為英國聯絡官的角色而出名。許多阿拉伯人將他看成民間英雄,推動了他們從奧斯曼帝國和歐洲的統治中獲得自由的理想;同樣地,許多英國人將他包括在他們國家最偉大的戰爭英雄之中。勞倫斯的事蹟經過史詩化之後已經成為英國軍事歷史上的著名傳奇之一。希特勒對勞倫斯十分敬佩,日本特務機關頭目土肥原賢二也因別人稱其為「遠東的勞倫斯」而自得。

通過影片情節,本片將勞倫斯性格塑造的很鮮明。他固執、自大、愛慕虛榮,而且還喜歡口出狂言,這些在電影中的很多細節中都可以體會到。此外,電影還將勞倫斯性格的轉變描寫得很細緻。他來到阿拉伯營地時是一個充滿朝氣的年輕人,他知道自己將要做什麼,而且懂得如何去做。隨著他與阿拉伯軍隊漸漸熟悉與了解,他的性格越來越堅定,也變得有些自大。當他接連取得勝利後,他開始變得張狂起來,竟然將自己奉做「神」,而且還說出「金子彈才能殺死我」這樣瘋狂的話來。俗話說得好「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所以當勞倫斯一意孤行的在土耳其人控制的城市閒逛時,遭受到了打擊——被土耳其人強姦與鞭打。此次打擊之後,勞倫斯一蹶不振,徹底變成了一個人,用了很長時間才恢復元氣。綜合以上可以看出,勞倫斯不是一個偉人,他只是一個依靠固執和頭腦獲得知名度的幸運兒。

此外,電影對於勞倫斯的塑造並不完整,缺少很多鋪墊。比如,勞倫斯與阿拉伯軍隊接觸前在英軍駐地時期,是如何生活的?勞倫斯來到阿拉伯的目的是什麼?勞倫斯的普通生活是什麼樣子?以及最重要的,一個英國人為什麼要幫助阿拉伯人獨立?這最後一點,是我始終想不明白的,勞倫斯的動機太不合常理。總之,編導費盡周折拍攝了一部傳記片,可是主人公做事的動機卻沒有交代清楚,這樣的電影讓人無語……

看完影片,可以對勞倫斯的生平、性格、經歷,以及他的偉績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從人物角度來說它是一部合格的傳記片。但是從歷史角度來說,本片並不是一部合格的傳記片。因為影片的故事中將與勞倫斯有關的部份人物進行了刪減和合併,使得電影沒有完全符合歷史,讓電影缺少了歷史真實性。當人們看歷史片、傳記片時,除了欣賞時代特色等等之外,最主要的是要獲取知識。可是本片卻將歷史篡改了,那麼觀眾們從電影中獲得的知識是不完整的,而且還是錯誤的。這不是誤人子弟嗎?。

本片唯一的優點是全片中佔去影片80%時間的外景畫面,使得電影可以當成一部風光片看。電影用了非常多的篇幅描繪沙漠、綠洲、荒山等等景觀,以及各種大場面的戰鬥、軍隊行進和營地景像。在這些畫面中多採用中、運景,而且特彆強調場景的自然環境,比如多次出現的日落、日出、沙塵、風沙等等。如果將影片對話部份除去的話,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西亞風景片,雖然景色不是那麼好看。為了將電影美麗的畫面呈現出來,本片還特別採用了70米厘底片及相關技術(Super Panavision 70)攝製,它可以提供更高的解析度和更細緻的畫面,這在那個還廣泛使用35米厘底片的時代顯得非常獨特。遺憾的是,這麼「好看」的電影竟然沒有出Bluray。

最後來說電影本身最大的缺點,即是剛才提到的它非常拖沓的節奏。本片的拖沓還不是一般的拖沓,而是非常能拖,比如一隊人馬行軍,為了展現出阿拉伯軍隊的氣勢與求勝心,竟然可以抻出四、五分鐘的畫面,還比如人物的對話,經常出現人物騎著馬說一句話換一個地方的行為,有沒有搞錯?而且電影為了表現自然環境,用去了很多時間去拍攝它們,而且還大多是緩慢移動的鏡頭。這樣的拍攝方式,讓我這樣一個看慣好萊塢電影的人如何去忍受如此緩慢的節奏?此外,影片緩慢的節奏還沒有強有力的劇情支持,更使得電影讓人難以看下去。總之,在超過三個多小時的電影裡,本片算是一部比較「難看」的電影。

除此之外,電影其他方面中規中矩,符合影片拍攝年代——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水平。服裝、道具、佈景、音樂都是合格的,但沒有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在六十年代電影還廣泛使用假景的年代,本片已經全部實景拍攝,而且還有著大規模的場景和逼真的細節,這樣都會讓那時的觀眾嘆為觀止。只是如今再看,這些在當時吸引人的看點已經不能吸引任何觀眾的注意。現在來看本片,它已經淪為平庸了。

額外說一句,片中還隱晦的描繪了勞倫斯受到土耳其人性虐待的經過以及他對於男童的偏好。在比較保守的六十年代,如果不了解勞倫斯的同性戀傾向,根本不會察覺到影片中暗示性的情節。David Lean能將這方面情節拍成如此,已經很不容易了。估計那時候,他大概因為這部份內容難壞了!

本片演員都是清一色的男人,沒有一個有台詞的女性角色,看起來實在不舒服。Peter O'Toole扮演的男主角,從我的感覺上來看,並沒有出彩之處。他在電影中的情緒比較單一,大多是執著的向前,只有面對死亡和失去男童時或多或少的可以感覺到一些情緒變化。而且,在影片後半部勞倫斯受傷後,Peter O'Toole並沒有細緻的刻畫出勞倫斯的性格轉變。Peter O'Toole唯一給我留下的印象,是他那深邃的藍眼睛,太藍了!片中的其他演員,都不是主角,不說也罷。

這是一部講述英國人的傳記片,但是因為它涉及內容與中國的生活相差太遠,讓我很難對它提起興趣。本片除了讓我知道世界上有「勞倫斯」這個人之外,對我來說沒有任何益處。本片在IMDB250排名如此之高的原因,大概是因為英國電影中缺少經典的傳記片吧。至於它進入AFI100,估計與它壯闊的畫面有關。不管如何,本片我是不喜歡的。

序列:0621

Lawrence.of.Arabia.1962.HDTV.720p.x264.AC3-5.1-iLL

2011-11-11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