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時漆

2011-11-14 16:32:25

《驚天戰神》:日暮途窮的希臘神話電影


文/ Iceing_F11

《諸神之戰》之所以會出現票房與口碑完全不相符的畸形狀態, 「3D」功不可沒。自打卡梅隆在《阿凡達》中,將3D技術演繹得出神入化之後,便有各式各樣的投資看似過硬的影片盲目步其後塵。《諸神之戰》便是「偽3D」的開山鼻祖,更為之後的一丘之貉們贏得了「字幕最立體」的普遍「讚譽」。在《諸神之戰》一炮走紅以後,片方便決意要拍第二部。不過,眼下的這部《驚天戰神》顯然是想狗尾續貂,可惜時過境遷,殊不知「偽3D」已經難登大雅之堂了。稍有經驗一點的觀眾,遇到令人深惡痛絕的「小三」,絕計會選擇2D,免得「賠了夫人又折兵」。

以希臘神話為母題的影片,若再拍不出什麼新意,還是照著宙斯、雅典娜、波塞頓等爛大街的神描述的話,即便砸再多的錢搞特效,十有八^九會陰溝裡翻船。儘管《驚天戰神》在某些細節上,有些顛覆,有些同現代時尚接軌的元素,甚至有些令人瞠目結舌的亮點,但主體的故事情節依然走不出傳統希臘神話的桎梏。無論正邪雙方的勢力怎麼個變化法,改改姓名還是必須得走冷兵器暴力對抗的老路線。既然脫離不了窠臼,那怎樣將希臘神話題材改頭換面,化腐朽為神奇?這顯然是個擺在導演面前最糾結的難題。事實上,一般觀眾並不關心天神、怪獸,他們所起到的作用不外乎就是花瓶擺設。推動故事發展重心的,還得是人類本身。如何塑造一個凡人形象,來博取觀眾的歡心,這就需要一個羽翼豐滿的故事。《驚天戰神》的最大短板,仍舊是神話題材影片一貫的通病:熱衷於塑造神,對凡人僅僅以凡人來對待。為此,影片中我們印象最深的,恐怕是那些黃金聖鬥士版的天神。宇宙的主宰者宙斯,首次以未曾進入更年期的模樣亮相。搞得他同雅典娜的關係,怎麼看都像是夫妻。難怪會有「天」雷滾滾這麼一種說法。關於神的造型,我以為算是影片最能夠討好觀眾的配置。談笑也好,吐糟也罷,都不外乎是一種變相的宣傳。

其實我很不情願連米基•洛克一齊否定掉,就單憑他打滿全場這一點,就相當難能可貴。沙啞無力、拖泥帶水的嗓音,出自他的聲帶,便覺得魅力勢不可擋。恕導演無能,能夠把一個暴戾恣睢、霸氣懾人的古代帝王,整得像普羅大眾那麼平庸低俗,還戴個面具,很容易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了。煞費苦心得來的,似乎是全片焦點的神弓,也不幸「早泄」而不了了之。這種半吊子,經不起推敲的劇本也能拿來認真拍,不佩服不行。關鍵它還砸下了重金,遠的不比,就比《諸神之戰》,我想米基•洛克加「貧民窟」女星的片酬,是難以和薩姆•沃辛頓加傑瑪•阿特登相匹敵的吧。很明顯,《驚天戰神》花費在製作上的成本應該大於《諸神之戰》。就場面的成色來看,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此番過審的剪輯似乎並不多,能在國內螢幕上看到鮮血與污泥相映襯的長久畫面,絕對是不多見的。

希臘神話在題材上,由於流傳甚廣,故事性在螢幕上演繹起來,就變得極弱。信仰宗教的,會覺得顛覆;沒有信仰的,會覺得花哨。期間,很難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再加上,如今大大小小的電影中,總喜歡穿插一些亦真亦幻的希臘神話,僅存的一點話題性都顯得讓人膩歪。那最好的辦法,便是拍電視劇了。《斯巴達克斯:血與沙》其實開了一個很值得學習的頭,13集一季的容量,故事的資訊量卻幾乎可以用一句話來完整概況。使它成功的很顯然就並非是一個好故事,而是一個展現藝術的過程。慢鏡頭、長鏡頭,並非只是文藝片用來的裝逼工具,將它套用到古代冷兵器時代里,意義會更大。黝黑鋥亮的肌肉、耀眼灑脫的鮮血、拳拳到肉的對抗等等,都是很傳統復古,又簡易至極的表現手法。考驗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敘事功力,也不是場面調度,而是攝影技巧。希臘神話的題材,又為何不能去複製《斯巴達克斯:血與沙》?就按照《驚天戰神》這個故事藍本走,用三集的時間來勾勒忒修斯的成長經歷,八集的時間來展現忒修斯由絕望到反抗的精神歷程與奪弓的身體力行,最後的兩集集中描摹終極大戰,並在結尾引入其兒子,將永無止境的戰鬥帶入第二季。超長的敘事戰線,配搭上美輪美奐的古希臘外景,怎麼樣都會比電影要成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