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8,021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K47

2011-11-18 18:24:43

靈魂的春天


 很久沒看這樣的電影了,沒有著名的影星、沒有多麼浩大的製作,更沒有多少商業的氣息,少了些社會慣有的浮躁,卻多了份讓人沉靜下來的思考,96分鐘的時間,給人心靈的洗禮和力量。這樣的電影,彷彿和它反映的主題——教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單純、深刻、耐人尋味。
     對片名《放牛班的春天》思考了良久,映襯電影本身,這樣的片名著實起得很巧妙。熬過寒冬才步入春天,才會一切朝著光明和溫暖發展,這是有著鮮明對比的兩個季節。回歸影片內容,其中也充斥著多處鮮明的對比。新教師馬修與校長的教育方式和個性、之前的學校與馬修來之後的學校、之前的孩子與被馬修改變後的孩子、失落的音樂家馬修與被孩子們重新點燃創作激情的馬修、放火燒掉學校的丹東與唱著歌重新找到人生方向的孩子們…可以說,良性的後者是幸運的,新教師馬修與孩子們是兩端的兩個主體,中間通過「教育」這一介質,使兩個主體都發生了改變。當然這裡強調的教育是積極的、適應於孩子心理髮展的。教育對教師和學生的作用是雙向的,通過教育,馬修和學生們都找到了自己靈魂的春天。
     校長的教育方式可以用幾個詞簡單的概括一下:專制、暴力體罰、壓制、忽視學生個體。我想它們最根本的淵源很明了,校長本身缺乏對學生的熱愛、缺乏對自身職業的認同感,視自身榮譽為追求,必然缺少「做教育」的根本內驅力。這樣的價值觀和教育觀,也只能使他注重學校表面的紀律和統一而忽視對學生的培養和學生的發展,更不必說學生內心的需求。同時,我們不難看出校長認為孩子是「頑劣」的兒童觀。我不太認同用「頑劣」這個詞來形容那些問題學生,「劣」字必然包含低劣的含義,而孩子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是處在一個不斷建構過程中的,其中出現偏頗與問題是正常的現象,這時需要的首先應是正確的教育的引導,而非懲罰、更甚至濫用懲罰。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有時過往的風會在他們的心靈上落下一層薄沙,教師需要有一雙慧眼,拂去掩蓋璞玉的塵土。
     很慶幸馬修的到來引領孩子們找到了新的方向。翻看了網上對這部電影的評論,有人說馬修只將學生分散的心聚集於音樂,忽視了教育對學生其他領域的影響。我想,馬修只是通過音樂,給孩子們挖掘了一個支點,使他們找到了自信,找到了自己的價值。就像那個一直做馬修「樂譜架」的孩子,也許馬修的用意在於讓他知道,即使不會唱歌也並不代表著自己一無是處。影片結尾,孩子們扔下一個個紙飛機送別馬修,我想,那紙飛機就像孩子們的夢想,音樂是他們夢想的翅膀,帶領他們飛向屬於自己的天空。
     最使人痛心的是放火燒掉學校的丹東,當他自己站在山崗上回望濃煙滾滾的學校時,讓我深刻領會了一句話:正確的教育可以讓人變成天使,錯誤的教育可以使人變成魔鬼。
     幸好,在那麼多孩子的歌聲里,我聽到了靈魂重新飛翔的聲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