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不開燈

2011-11-30 03:04:36

昔日的高牆,今日的雞蛋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在對與錯、強與弱之間,我們總得選邊站。對此,村上春樹曾經說過一句很好的話,「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地錯誤,我永遠站在雞蛋這邊。」 只是,在這個混沌曖昧的世界裡,如何才能區分出來誰是高牆、誰是雞蛋?而當昔日的高牆成為今日的雞蛋,我們又該向誰一掬傷心淚?

《帝國毀滅》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入圍200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許多人都高度讚賞這部作品的製作、導演、編劇和演出,但也都相當確定這部片子不可能獲得奧斯卡獎。果然,奧斯卡獎沒有肯定它,對於這座昔日的高牆、今日的雞蛋,「入圍」兩個字已經是美國電影學會能給出的最大掌聲。

《帝國毀滅》是一部德國電影,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無條件投降前十幾天的事情,故事的主要核心人物是人魔希特勒。這部影片以史料考據為基礎,調性不煽情、立場也不偏頗。然而,透過種種真實事件還原出的希特勒,除了栩栩如生外,還充滿普通人所具備的人性特徵,這便註定了這部影片備受爭議的命運。

二戰時期的德國和希特勒,無疑是座無與倫比的高牆,狠狠砸碎許多可憐的雞蛋。但如今時過境遷,站在歷史彼端的德國和希特勒早已淪為世人踐踏和唾棄的對象,無論是電影上還是文學上,縱使是基於史實的同情或理解都不被允許,已然成為脆弱的雞蛋。藝術呈現真實,本該是值得讚賞的事情,然而當這所謂的真實,既是高牆、又是雞蛋,觀者也只能無奈地低頭從旁走過。

■歷史背景與故事主軸
《帝國毀滅》主要是根據歷史學家約阿-希姆費斯特的《希特勒的末日》、和希特勒最後的女秘書特勞德爾-瓊格的回憶錄《直到最後時刻》改編。影片故事從希特勒生日當天、也就是1945年4月20日講起,一直講到德國無條件投降之日,1945年5月9日。在此之前,德國東部戰線早已潰不成軍,蘇聯紅軍則是向西線快速挺進與反攻。4月20日那天,希特勒與情人艾娃、以及一幫軍官將領都藏身在柏林的地下碉堡之內,當炮擊聲從碉堡外傳來時,希特勒才赫然驚覺蘇聯紅軍已經打到柏林,國家已經來到存亡的關頭。

4月20日到4月30日的這10天,是希特勒活著的最後一段日子,他置身於地下碉堡裡頭,陸續接獲軍事上慘敗的噩耗、以及親信們接連背叛的消息。面對這種無可挽回的局勢,身為領導人的希特勒不僅要為自己的生命與前途做決定,還要為所有德國百姓和軍人的生命與前途做決定。當時,擺在希特勒面前的選擇有三種,包括撤離、投降與死亡,他最終為自己和所有德國人都選擇了死亡。

在舉槍自盡之前,周圍許多親信將領一再請求希特勒承認失敗和撤離柏林,這樣不僅能為東山再起保留餘地,也能減少德國軍民的無謂犧牲。但是希特勒堅持絕不能投降,即使所有軍人都死絕、所有百姓都犧牲,也要戰鬥到最後。為此,他無情地將沒有受過訓練、沒有足夠武器的老少送上火線,還派出憲兵捉拿和殺死那些拒絕送死的軍人與百姓。更揚言年輕人本該犧牲、以及弱者沒有活下去的價值。即使是在敵人打到眼前、不得不自殺時,他留下的遺囑仍舊是誓死不投降。

單單從這些事實來看,希特勒確實是一個沒有人性的狂魔,然而,電影《帝國毀滅》透過這10天裡發生在碉堡的種種事情,側寫描繪出希特勒的行為與背後的動機和信念,結果勾勒出來的卻是一個極為人性化的人物,不僅有著與一般人相同的堅強與脆弱,甚至還有超越常人、作為領導人應有的理想與勇氣。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這部電影被反法西斯主義者標上認同和擁護昔日納粹的標籤。

■希特勒是人不是魔
從理性上來說,大部份人應該不會意外於發現希特勒具有許多普通人的特質,畢竟,一個人如果沒有「做好」和「做對」很多事,就不可能一步步走到大權在握的境地,也就不可能鑄就那些後來犯下的滔天惡行。

根據影片中的描述,希特勒和絕大多數的人一樣,也具有多面向的性格,一方面是一個情緒有波動的普通人,一方面又是一個堅強果斷的領導人。作為普通人,希特勒不抽菸、不喝酒、吃素、喜歡動物、疼愛小孩、尊重女性。作為領導人,希特勒廉潔、講求紀律、堅持理想與原則、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操、重視信仰主張勝於個體生命。雖然偶爾有感性和脆弱的時候,但大多數時候他都將國家責任置於個人情感之上。

》希特勒沒有軍事天才,但性格堅毅乃至於固執。在生命的最後10天裡,當軍事慘敗的消息陸續傳來時,希特勒始終拒絕面對軍力不濟的現實,堅持在軍事地圖上進行不切實際的軍事調度。一幹將領們先是直指現況,但在希特勒的狂怒斥罵下,終於也都漸漸噤聲不語,既然戰敗是無可避免卻又不能接受的結果,只能各自靜待末日的到來。

》希特勒嚴以律己,但也嚴以待人、睚眥必報。面對柏林即將淪陷的現實,希特勒拒絕出逃苟活,堅持堅守對國民的承諾,以生命捍衛國家與理想。相同地,他也以同等的方式要求其他軍人和百姓,要所有人都以鮮血和勇氣來抵擋子彈與大炮。而當帝國元帥戈林和內政部長希姆萊陸續傳來叛變的消息時,希特勒在如此嚴峻的情勢下仍不惜調兵遣將追殺叛變者,就連情人艾娃下跪請求饒恕其妹夫擅離職守的行為,也遭到無情的拒絕。

》希特勒個性堅強,但難免有傷感軟弱的時刻。雖然一再表示所有人都應該為國犧牲,但希特勒兩次違反自己的原則,要求幾位不屬於黨政系統、如晚輩般敬愛自己的女秘書們先行撤離碉堡。雖然對叛徒絕不寬待,但是當裝備部長史培爾當面向希特勒表明白己將撤逃、並告白自己在數月前便開始違抗指示時,希特勒並未出手阻止,而是留下傷心的眼淚。一直以來,充滿理想主義的史培爾都是希特勒最敬重的人,是希特勒未實現的藝術家夢想的化身,如今史培爾以這種誠懇的方式呈現自己的背叛,希特勒無法不心軟。

》希特勒行事一板一眼,但仍有感性的一面。在地堡里,情人艾娃請求希特勒贈送自己一座置於碉堡外頭的雕像,明明死期將臨,希特勒仍以雕像可能是國家所有、屬於全民為由加以拒絕。身為國家領導人、大權在握超過十多年,伴隨他超過十五年的艾娃在自己的遺囑中還需要交代妹妹代為償還一些零碎的債務,足見希特勒行事的清廉和刻板。但在4月28日,兩人自殺的前兩天,各自寫下遺囑之後,希特勒正式娶艾娃為妻,像個男人般地給自己的女人一個應有的名分。

希特勒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走來,在這當中經歷過德國戰敗投降、凡爾賽條約的苛刻與殘酷,他深刻理解戰敗投降後的生不如死,因此與許多德國將領一樣,認為與其投降、不如犧牲。希特勒還經歷過1929年的華爾街大崩盤與經濟大蕭條,以及其後的嚴峻失業與惡性通貨膨脹,因此他承諾德國老百姓要拔除引發世界經濟動盪的猶太毒瘤,要帶領德國走向軍事霸權,廢除凡爾賽條約的羞辱與凌虐,恢復德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

掌權多年以來,希特勒的堅持和承諾始終如一。而在最後的十天裡,明知道自己即將面臨死亡,但在面對各級將領時,希特勒仍舊堅持自己作為領導人應有的決斷與堅強,仍遵循著一貫的信念和原則行事,絲毫不退讓鬆懈。但在私底下,在面對將領之外的尋常晚輩與女士時,希特勒更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難以抑制手部的抽搐,也難以抑制內心的感傷與脆弱,縱使如此,他始終禮貌和善地待人,毫無派頭和架勢。

■影片視角
《帝國毀滅》以希特勒在世的最後十天為敘事主軸,以希特勒這個人物在死亡之前的言行為故事的主題。然而,如果影片只將視野侷限在希特勒身上,那將是蒼白和單薄的,縱使完全是以真實史料為基礎,也無法擺脫為納粹罪行強行辯解和開脫的色彩,更不可能讓大眾產生理解和共鳴。

《帝國毀滅》最成功的地方在於,它同時採用三個視角,從三個立場不同的人的角度來觀察這一段時間的柏林,並且透過地堡內與地堡外這種空間上的差異,凸顯出個人與體制、原則與後果之間存在的巨大反差,將影片的思想高度從人物傳記提升到對戰爭、愛國精神和集權制度的反思層面。

影片中同時從三個人物的不同視角來開展內容,一個是希特勒的女秘書、立場中立的瓊格小姐,一個是支持投降、減少犧牲的醫官君特先生,一個是不惜犧牲、奮勇殺敵的十二歲少年皮特。其中,從瓊格小姐的視角,看到的是地堡內的希特勒,整體色調從溫暖燠熱走向寒冷,從醫官君特和少年皮特則看到的是地堡外的戰事,除了結尾處外,整體色調都是寒冷淒涼。

在影片敘事的過程中,往復交錯呈現地堡內和地堡外的情勢,當希特勒在寧靜的地堡內,根據自己的信念和原則,做出全民抗敵的決定時,地堡外出現的是無辜百姓遭到炮火無情攻擊的畫面,是毫無訓練、缺乏武器的老人與小孩在火線中前撲後繼、無謂犧牲。當瓊格小姐為希特勒的沉重壓力與艱難困境感到不忍時,醫官君特正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為血流如注、尖聲嚎叫的傷患鋸斷傷肢,少年皮特正拿著手槍在其他孩子們的屍體堆中穿梭衝鋒。身為領導人的希特勒的一句堅守信念,代表的卻是大量性命的死去,是德國的未來被一點一點地斷送。

■信仰與犧牲之間的衝突
希特勒堅守信念、貫徹原則、維護德意志民族最高利益的做法很難說他有錯,畢竟這是一個身為領導人、肩負國家興亡大任的人,應有的特質和應盡的責任。

在國家存亡之際,將領應該誓死效忠,與國家共存亡?
在國家存亡之際,軍隊應該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寧死不屈?
在國家存亡之際,人民應該拋頭顱、灑熱血,挺身而出,不惜犧牲?

顯然希特勒對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對」,事實上,大部份的國家的教科書里,也都為這三道題給出肯定的答覆。如果一支軍隊抱著「只在戰勝有望時作犧牲」的信念,如果一個國民抱著「只在國家值得奉獻時作犧牲」的信念,這樣的戰爭和這樣的國家註定要失敗,因此,灌輸軍隊和百姓「不惜任何犧牲」的愛國信念有其必要性,在戰爭之時嚴懲那些逃避犧牲的人也有其必要性。

因此,如果只將眼光專注在地堡裡的希特勒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具有人性的好人,是一個擁護信念、堅定承諾的優秀領導人。然而,當我們將地堡內的信仰與堅定,對比地堡外的現實與犧牲時,對與錯瞬間便被模糊了,一切的必要似乎都是不必要。只是,希特勒究竟做錯了什麼?為了國家理想作犧牲的「合理範圍」又在哪裡?

希特勒所犯的錯,或許更多是來自「國家」這個概念性名詞。也許,本就不該將「國家」置於無比崇高的地位之上,如果沒有了百姓、沒有了未來,國家又有何意義。從這個角度來說,二戰的德國之所以會走向瘋狂的極端,要說是因為希特勒個人的瘋狂,更多的可能還是要歸咎於不容許異議的集權體制、以及狂熱的愛情情操和偶像崇拜。

就像影片當中指出的,希特勒雖然有許多良好的特質,但性格固執、不接受其他人的反駁意見。周圍的將領們則或是因為恐懼於希特勒睚眥必報的秉性、或是基於對希特勒個人的崇敬與信仰,因而盲目尊從希特勒的指示,無視於現實的殘酷與恐怖。而希特勒本人,雖然不是瘋狂的人魔,但因為被地堡、被親信包圍著,與殘酷的現實之間保持著遙遠的距離,無法切身體會自己的決策所代表的實質意義,結果便是走向所有集權體制必然會產生的殘酷犧牲。而且,正因為希特勒對信念的高度堅持與堅定,這種犧牲的殘酷程度也就無比巨大。如果希特勒沒有實施專制獨裁,二戰的德國或許無法快速擺脫各種政治和經濟的陰影,但同樣也不會走向極端與毀滅。

■電影載不動的許多愁
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帝國毀滅》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電影,除了儘可能忠實地還原希特勒這個人外,還透過寧靜的地堡內和慘烈的地堡外這種往復對比,凸顯出一個看似傑出的領導、一個看似正確的決策,實際上卻能產生無比悲慘的結果,進而使人質疑「愛國」和「戰爭」的底線。而且,在出色的架構構思之外,編劇和剪輯的表現也令人讚嘆,在地堡內/地堡外、三條敘事線的交錯過程中,始終以相同的主題或相似的人物做銜接,例如當地堡內提及民兵的無謂傷亡時,地堡外呈現的是醫官君特在路上看到兩個老人因為「逃兵」遭到憲兵殺害,以及在醫院裡看到無數重傷的傷兵。

這些看似獨立卻又相似的敘事線,平順且細密地纏繞在置身於敘事線之外的希特勒周邊,除了賦予影片強烈的整體感外,還將希特勒這個隱性的主角浮凸而出。乍看之下,影片裡雜亂紛呈著眾多的人物和事件,然而透過這些看似單純隨歷史時間出場的人物和事件,不僅真切地凸現出希特勒這個核心人物的性格與思想,還縱向地呈現出希特勒從拒絕接受失敗、到決定舉槍自盡的情緒和想法的完整進程,與此同時,更橫向地呈現出希特勒每個涉及國家前途的抉擇為德國百姓帶來的毀滅後果。此外,地堡內和地堡外、三個獨立人物各自的故事線都能獨自存在,而在交會之餘,還演繹出不同層次的意義。

看得出來,《帝國毀滅》做了很多努力以避免必然的立場爭議,例如在處理蘇聯紅軍佔領柏林時各種行進,便刻意淡化針對性與批判性。當醫官君特走進一所被蘇聯攻克的醫院時,首先看到的是堆疊在一起的裸體女屍,接著看到的是被聚攏在角落裡的重病患者們。這是唯一暗示紅軍暴行的一幕,其中前者代表的是被紅軍殘害的德國女性,而後者代表的是被德軍遺棄的德國病患。藉由這兩者的對比,議題的焦點便從對紅軍的控訴,轉為對戰爭本身的控訴。此外,裡頭還安排了一組一名紅軍面對少年皮特時,高喊著我不殺小孩、結果卻被少年皮特殺死的鏡頭,以此平衡醫院那一幕可能引發的對紅軍的負面觀感。

影片也避免直接呈現希特勒自身的觀點或想法,而是藉由其他人的行為和態度來間接對比和凸顯。例如,在得知希特勒拒絕出逃、將以自殺來面對紅軍的攻擊時,宣傳部長戈貝爾和他的妻子便決定了要步希特勒的後塵,還要帶著6個幼齡的孩子一同踏上自殺之路,因為他們兩人深信,沒有希特勒、沒有國家社會主義的世界,便沒有活下去的價值。透過戈貝爾夫婦兩人的極致行為和對國家社會主義的狂熱,便能看出來希特勒在理念和信仰上的異常執著,也讓人得以理解為何希特勒和戈貝爾都對百姓的無謂犧牲如此漠然。當一個人認定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都該為理想犧牲時,又怎麼會對其他人的犧牲感到悲傷。

從理性上來說,大部份的人也能認同,即使是犯下滔天罪行的人,他的所作所為大多數也都是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然而,理性上站得住腳的,不等於感情上也站得住腳。雖然《帝國毀滅》是以相對公正的態度來還原希特勒這個人,然而當人們從人性的角度來理解希特勒時,很難避免不對他的行為產生理解之情、甚至是同情之情。於是這種以「公正」為名的還原行為,便以傷害受害者的感情為代價,結果是對希特勒公平,卻對受害者不公平。試想,如果日本推出一部將裕仁天皇還原為人、以人性的角度來看待他的作品,又有多少中國人能心平氣和地接受?

總的說,《帝國毀滅》這部電影本身沒錯,但在歷史的傷痕痊癒之前,推出的時機還是錯了。就像影片最後引述瓊格小姐老年時候的一段紀錄片,裡頭講到她在戰後得知有六百萬猶太人死於集中營,當時她雖然感到遺憾,但覺得這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畢竟事情發生時候她還很年輕,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什麼事情,直到她偶然經過一個紀念碑,看到一個和自己同年出生的猶太人,在自己22歲、開始為希特勒擔任秘書時便遭到殺害,她才意識到,在猶太人所受到的傷害面前,自己沒有權力以年輕、以無知為藉口。同樣的,當代的德國人也不該以還原希特勒的人性為理由,再次傷害猶太人的感情。

當一部呈現真實的電影因為某個群體的情緒而受到打壓,身為觀眾的我們本該秉持理性擁護真實和藝術,為這昔日的高牆、今日的雞蛋而發聲,但說到底,身為觀眾的我們也是人,在理性之外,還需要聆聽情感的聲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