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開心魔法--Magic to Win

开心魔法//

4.8 / 296人    100分鐘

導演: 葉偉信
編劇: 黃子桓
演員: 吳尊 古天樂 吳京 吳千語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Sherry324

2011-12-04 00:36:48

《開心魔法》:小鹿純子和大島尤加又回來了


打著「青春魔幻喜劇」旗號上市的賀歲電影《開心魔法》是天娛傳媒轉戰電影市場後的一部重頭,它內地有閆妮、吳京,香港有黃百鳴、吳千語,亞洲有吳尊的「魔幻陣容」一出場就讓不同年齡的觀眾「魔幻」了一把,莫說大螢幕,就是在電影院裡,這部賀歲電影對觀眾口味的調動也是時空穿越的「魔幻」風格,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可能都會找到自己的那棵「菜」,有滋有味地品著自己所好。

 

對於60後的觀眾來說,可能電影中由吳千語和談麗娜分別領銜的兩支校園女排才是最大看點,我觀影的第一個體會就是「小鹿純子又回來了」,雖然時隔近30年,一個在日本北海道故事,一個是中國香港的故事,但吳千語和談麗娜這兩個英姿颯爽的「排球女將」身上仍然有小鹿純子和大島尤加的影子,她們勾起的60後們的,不是回憶,是潛意識,在他們自己的青春年代裡,小鹿純子和大島尤加甚至滲透進成長基因里,所以,他們看到身中魔法的吳千語的球風,就是「晴空霹靂」和「流星火球」再生,而這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體會,會在電影院裡給那些日漸荒蕪、蒼老的心以小衝動和小溫暖。

 

對70後而言,現在已年過花甲的黃百鳴本來就是一個號召品牌,當年「開心鬼系列」是以錄相帶方式在這一代人生活中流傳著,其第一部《開心鬼》其實只是一部200萬成本的小製作,當年新藝城的出品,尤其是在《最佳拍檔》破紀錄之後,大卡士、大場面盡出,偏偏《開心鬼》微末中崛起,在1984年暑期強收1700多萬,而被他壓倒的居然是牛皮吹得震天響的《省港旗兵》。

 

就連《開心魔法》導演葉偉信這樣的當今一流大導演,曾經也是《開心鬼》之後「開心鬼系列」的擁躉,而它們在錄相機與內地70後觀眾見面的時機又是如此之妙,那時中國內地尤其是民間文化門戶大開放,黃百鳴玩的這套非崇高、非正經、非典雅的正滿足一代人的文化飢渴。

 

所以,相信他們今天看到螢幕已經鶴髮童顏的這位黃老闆,別有自己的一番滋味。

還應看到,與天娛傳媒推出的其它娛樂產品,如快樂男生和快樂女聲一樣,80後才是《開心魔法》的主打觀眾群,而由那個曾經天真幼稚的小男孩和已然長大成人的大男孩引領的魔法時代,正如基因一樣種在80後們的骨子裡,十幾年前,有多少背起書包走進學校的他們偷偷抱著本《哈利·波特》坐在馬桶上狂笑?他們與這個系列魔幻故事的淵源契合,其實這是他們的父母們至今仍然無法理解的。

 

《開心魔法》裡的魔法師按中國文化的傳承被設計成金、木、水、火、土5個星系,尤其是本片的「戲眼」,由吳京飾演火系魔法師畢野武墮落、作惡,挑起整個故事的矛盾的初衷居然源於幼時經歷的一場讓他與父母天人永隔的火滅,一段外人無法體量的親情、一個深刻於隱秘心靈的瞬間造就了一個人,造成了一段衝突,《西遊記》能變成《大話西遊》,其講故事和製造情感的模式也同出一轍。

 

當然,本片對於它最龐大的可能性觀眾群,對正處在真正青春期的90後們,自然也不忘釋放最強有力的誘餌,60後們當年如何追隨發仔、70後們如何追隨華仔、80後們如何追隨小燕子,你們就應該理解現在的90後們會如何追隨吳尊,年代偶像的力量不是「魅力」和「征服」這兩個常規詞語所能概括的,而簡直就是「催眠」,曾一手打造了李宇春和「玉米」的天娛傳媒自然比中國任何一家娛樂產業製造商更瞭然這一點,電影裡吳尊飾演的土系魔法師凌楓一會兒失憶一會兒摔跤――但即使是遇到程美斯(吳千語飾)這樣明媚善睞的美少女仍然要端著「架子」就是不戀愛,為的其實就是要換回90後們的無私的同情和認同。

 

自有「賀歲喜劇」這個要概念以來,不為悲喜只為熱鬧,似乎就成了它最規範的風格定義,《開心魔法》「只為開心」的訴求雖然似乎中規中矩,但它嚴格的市場化定位仍然是值得肯定的,它可以讓一部份觀眾近乎「天然性」地站在自己一邊,這既是對傳統賀歲電影的堅守,也是對電影投資者和觀眾群的尊重。(文:司馬平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