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習武的詩人

2011-12-16 09:45:40

首映觀後感:戰爭不解風情,胭脂粘染了灰!


悲劇就是把美麗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慘劇就是把堪比聖女貞德的風塵女子殘忍地推向萬劫不復的戰爭洪流中。金陵十三釵,此一去無歸途;不由讓人懷念你,你們靈魂在高處!
                  _________前序

對於金陵十三釵的首映,還是蠻期待的,於是提前訂票選好了最佳位置6排6座在6:20分觀看了首映場,看完後心情很是沉重,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片,有嚴歌苓的《金陵十三釵》小說珠玉在前,張導對這部影片很下功夫精雕細琢,講了一個令國人難忘的好故事,整部電影的帶入感很強。

這裡有一個值得玩味的細節,張藝謀執導影片前,特意在北京與嚴歌苓會面,希望她能夠擔任該片的編劇,但由於嚴女士在寫《金陵十三釵》時深深陷入那段悲慘的歷史,身心俱疲,而婉言謝絕。張藝謀只好「另起爐灶」,讓身邊的「智囊團」改寫劇本,因此電影和小說還是有一些出入,譬如媚俗地加了小說里本無的床戲、小說里地窖裡的幾個傷兵,換成電影裡一個奄奄一息最終傷亡的孩子。

這部影片,名字是金陵十三釵,名中「金陵」指南京,「十三釵」指的是故事中13位俠肝義膽的妓女,釵即可妝扮,也可以刺敵。以1937年14位秦淮河妓女的命運為中心,寫的是鬼子入侵、國破家亡的事; 寫的是血流成河、生靈塗炭的慘劇。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日本的炮火在南京肆意轟炸,歷代名城被炸的處處千瘡百孔,百姓抱頭逃竄,諾大一個南京城,卻無一藏身之所。只有一座建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洋教堂,因為是美國人所建,所以在連天炮火中能安然無恙,所有的事情都是在這座天主教堂里發生的。

秦淮河的頭牌玉墨,果然不是浪得虛名,初亮相時便令洋人為之傾倒,那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都風情萬種,宛如一朵盛開在戰爭不毛之地的野玫瑰。

讓貝爾有些困惑的是,人人平等,這些風塵女子和女學生,面對戰爭之殤,都是一樣地驚恐逃命,都是一樣地怕恐懼心碎,誰也不比誰高尚,誰也不比誰卑賤,為什麼要一命換一命,誰都知道,小日本的慶功會,如同凶多吉少的鴻門宴,註定此去非死即辱,想全身而回那是痴人說夢。如同子彈穿破琅彩玻璃後五彩斑瀾四處飛濺的玻璃渣,預示這已經支離破碎的世界,什麼都是不完整的,什麼都是殘破不堪的,所以這十三釵不妨大義凜然做一回俠女,至少她們的犧牲,換回了十二個女子的性命和名節。值得嗎,她們心裡早有了答案,才會在前去時顯得視死如歸,其中一釵最後膽怯地說我不是女學生,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此一去不復返,註定是一條不歸路了,對手無寸鐵,僅此藏玻璃尖,頂多一剪刀的她們而言,沒有什麼能夠保命,不管抗爭是否有效,至少為了生命的尊嚴而反抗了,她們是值得尊敬的人,那句至少賺一個鬼子的眼球話還迴蕩在耳,好一個秦淮河女俠,好多個秦淮河奇女子。

貝爾與玉墨的露水情緣,只能天亮後說再見,畢竟任何男女之間情感,都敵不過戰爭車輪的踐踏,更別說有些同病相憐促成的一夜情了,儘管一開始就被姐妹們取笑為情種的貝爾,還天真地說等戰爭結束後去找玉墨,只可惜玉墨恐怕早已香消玉殞了,戰爭就是這麼殘酷,愛情這種奢侈品只能似有似無地出現在男女相知相惜的那一刻。

影片結尾處,有一個匆匆而過的細節值得推敲,就是玉墨從教堂出來時,書絹的爸爸想見書絹最後一面,當看到出來的一隊人並不是女學生時,直到最後一個女子出來,他也沒有看到他女兒,腦子裡肯定會是一個問號,其實還有一處令他困惑,小說中書絹爸和玉墨有染,但面前而過,他感覺這個衝他一笑的著學生服的女子似曾相識,但又不確定,因為完全是兩類人,就在困惑不解間,小日本將他槍殺,雖然沒有見到他的女兒最後一面,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可以瞑目了,確定書絹託付給假神父後得以安全了。

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當我們的戰士在正面戰場以少敵眾而英勇就義,我們的金陵十三釵巾女人如花花似夢,當這十四朵女人花綻放在這戰爭之地上,她們轟轟烈烈地赴死就義,如同一朵薔薇在最美的一剎那於炮火連天中凋零,至少這世界她們曾經來過。

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濁陷渠溝,你們一個都不能少的英勇就義,給你們並不光彩的人生卻劃下了一個圓滿悲壯的令世人驚嘆的句點。

生還的和就義的,都離開了教堂,曾經人頭攢動的教堂一下子沒有了一個人空蕩蕩的,什麼都沒有留下,只留下了一聲嘆息。日本鬼子令人髮指的滔天惡行,使金陵變成了一個生靈塗炭、血流成河的空城,使人想起時就不寒而慄。

秦淮河的那14位奇女子,我們記得並懷念你,當世間戰火少了金陵十三釵,天堂花園多了十四朵驚艷帶刺的女人花和一位年少可愛的園丁!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