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orchid

2011-12-16 19:07:28

貝爾是手段,歷史是關鍵


首先恭喜電影入圍金球獎,張導與全體劇組辛苦了!

觀影以後,想寫的東西挺雜,只好用以下簡單粗亂的方式。

1.我在評價電影方面有一個角度,就是對人性的表現是否真實。
    張導為了向電影拯救大兵致敬,聘請海外團隊打造血肉橫飛的戰爭場面。勢單力薄的中國殘兵突圍失敗,全軍覆沒,期間特意凸顯向坦克撲去的人牆與人彈,我沒有忍住眼淚,儘管我生活在和平時代。
    期間,我開了會兒小差,回憶起諾曼第的慘烈場景,當運送盟軍的水泥船擋板打開,對面就是德軍密佈的機槍。若是由我國拍攝,想必此刻應是猛虎出山勇往直前血肉之軀在所不惜。但在斯導手下,這些扭轉了二戰局勢的士兵第一反應是扭頭向後撤,在軍官,額,國外的指導員的驅使甚至持槍逼迫下才衝上海灘。
    我個人認為,英雄不是天生的,是時代造成的,由於我們共有同樣的本性,幾乎沒有人生來不貪生怕死;在流彈刺刀面前,恐懼與哭泣一定丟人嗎?英雄與狗熊是否有特定的標籤,寧有種乎?在人性表現方面,我一直很推崇國外導演的真實(原來想說的是真誠)。人性並不是完美的,用缺憾的人性來感動觀眾,這才是最棒的。

2.對類似題材的中國電影,在表現日軍暴行方面,我希望沒有極致。
    雖然在映後佟老師說,日軍軍官長谷川這個角色塑造的是敵人反戰的一方。我對此很難接受。
    其實在影片放映過程中,長谷君出現在日軍屠城後衝進教堂搶佔女生的場景之後,儘管一表人才地送來了馬鈴薯,我還是打算一槍斃了他,基於我不完美的人性。當長谷君看上鋼琴,問了句「MAY I」;請問貴族佔領我國土地的時候,有沒有問過我們「MAY I」。所以,我感覺很不爽。
    多年前看過葉廣芩的小說《霧》,用「不幸」兩字遠遠不足以概括一生的女子,不會只是一個。她的姐妹,有人被折磨致死,用「幸運」二字評價的確是殘忍而又無奈。她本人,在同胞的鄙夷與欺凌下(別以為遠東比中東文明多少),有幸活到了勝利,活到了解放,活到了改革開放,甚至活到了去日本,沒有道歉,沒有賠償,不被承認。
    戰爭本身而言是不人道的,若我們不得不將殺戮作為戰爭概念的底線,比殺戮還要殘忍的歷史,請銘記。

3.尾巴不給力。
    作為淚腺發達的觀眾,我基本可以用淚點來判斷我對影片情節張弛的理解。我不是特別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因為在影片結束燈光大亮臉上還掛著淚痕實在有點囧。本片很好地避免了這一窘境,巷戰與紅會廣告那兩段情節之後,我有充足的時間晾乾了眼淚。
    結尾是有發揮餘地的。小喬治堅持充當第十三釵,源於與養父的承諾,對不起,小演員,姐姐眼淚沒掉,要加油;貝爾與十三釵一一告別,由於人數過多時間過長反而沒有重點,平淡;小蚊子臨上車的反悔,讓我感覺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臨上轎的任性,失望。此外,貝爾出城太容易了,是因為長得帥嗎?日本軍應該不是用洋酒就好打發的,況且一神父馱一車木箱子出城做什麼?結尾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就在貝爾的顛簸中,電影結束了。不給力。

    總而言之,在和平時代,我們只是觀眾,坐在豪華影廳右手米花左手美人,心裡還對著螢屏上的殘兵叫喊衝啊殺啊砍丫小日本的!出了影院,還是要牢記,貝爾是手段,歷史是關鍵。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