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發狂
2011-12-16 20:46:54
【電影發狂】《金陵十三釵》,一次笨拙的調情(影評)
《金陵十三釵》是「二張」又一次跟西方市場的調情產物。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南京大屠殺」的背景故事扛起反思「二戰」人性大旗聲嘶力竭衝著洋大人用力揮舞的同時,還極大程度踩住了中國人口紅利。但這仍舊是部急功近利的電影,調情手法像個剛出獄的強姦犯,極其生澀笨拙。
張藝謀並不是個擅長原創故事的導演,他的電影多依賴各種改編。正因如此,他的電影總帶有原著強烈的文學性。這讓張國師有了象牙塔的通行證。《金陵十三釵》又是部改編自小說的電影,但嚴歌苓的這部小說很短,儘管糅雜了日軍侵華、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等宏大元素,主題講的卻是傲慢與偏見。很顯然,如此小清新的主題缺乏二張大片一貫的宏大敘事氣質,於是張藝謀撇開好萊塢「Less is More」的教義,硬生生將一部中篇小說塞入諸多可以吸引洋大人眼球並踩嗨中國人神經的元素,將幾十頁的中篇小說鼓成了三個鐘頭的電影。
《金陵十三釵》看似背負揭示歷史重任,實則仍是愛國賊的一次歷史投機。通常挖掘人性的「二戰」題材影片不論多爛都會在國際上獲得關注,這也是爛片《南京南京》能夠在國外獲獎的原因。同樣,民族仇恨是中國由第三世界國家向已開發國家躍進時進化殘留的尾巴,因而《霍元甲》《葉問》等片只需奮力踩住這條尾巴便能讓中國觀眾吱哇浪叫。《金陵十三釵》的投機遠遠不止如此,二張看中了小說中妓女抗日的香艷元素,希望利用肉體獵奇複製《色戒》的成功模式。於是,小說中清新的偏見主題被投機犯搞成了香艷的「妓女抗日」,一出屠城悲劇成了群P喜劇。
該片電影手法的運用上暴露了張藝謀能力的不足。通常學院派電影人執導的戰爭片會在文學基礎上大膽利用諸多電影手法表現戰爭的五味雜陳,但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里,電影手法少得讓人可憐。教堂具有諸多西方符號,但很顯然,張藝謀除了一盞五顏六色的天窗,任何宗教符號都沒能加以利用。貝爾扮演的約翰缺乏轉變與靈魂救贖的必要過渡。此外,影片視角也有很大問題。以少兒視角審視成人世界殘酷性雖然已被《殺死一隻知更鳥》《科學怪人》《蜂巢精靈》《潘神的迷宮》和《尼斯湖怪》等片用爛,但倘若敘事手法得當,依然可以感動觀眾。《金陵十三釵》十分無厘頭,影片即用了小女孩視角,又用了國軍視角,甚至在影片中間完全跳脫出來呈現了假神父約翰的視角。拎不清的視角削弱了創作者的主觀表達。
戰爭戲是此片一大賣點,張藝謀也確實從好萊塢戰爭影視作品裡偷藝良多。臨場感極強的國軍正面迎擊日軍小隊頗具水準,儘管幾個手榴彈炸坦克的橋段有點兒徠懸,總體視聽效果不錯。通常戰爭片極為考驗導演群戲能力,通過簡單幾個橋段能夠塑造人物性格,挖掘人物背景,讓單兵掛得有名有姓,但《金陵十三釵》裡的國軍除了李教官,其他國軍缺乏性格塑造,這些士兵的陣亡無法激發觀眾同情,而小兵浦生跟豆蔻的對白還頗具喜感。影片戰爭場面充滿缺乏現實根基的意淫,浮誇的戰爭戲好像終結者穿越時空給歷史提供了另一種可能。張藝謀竭力渲染狙擊手李教官的神勇,他一個人就能幹掉敵人一個排的兵力。他就像個逃生大師,死的時候也能充滿戲劇性地製造天崩地裂。同《拯救大兵瑞恩》不同的是,《金陵十三釵》並非紀錄片式的風格,因而片中一些血腥鏡頭,如豆蔻被日軍扎死的噴血畫面並不必要。張藝謀大碗淋血的直白表述暴露了他作為電影導演的能力不足。
演員表演同樣不是該片賣點。憑《鬥士》獲獎的克里斯汀·貝爾是該片國際級大腕,但他天生一雙鋒利的冷峻眼神,氣質並不適合出演此類角色。貝爾在《金陵十三釵》中未能詮釋一個愛財好色的美國混混複雜的心理變化,他扮演的約翰時而見利忘義,時而悲天憫人,時而吊兒郎當,時而充滿正義。當約翰穿上神父衣服,近乎成了神聖的神父,但他這時又跟玉墨打了一炮,這讓影片少了《色戒》裡的失落。其他演員的表演中規中矩,缺乏你來我往的亮點。片中負責製造恐怖氣氛的日軍則呆傻得像一根根筆挺得竹子,完全hold不住貝爾的氣場。
《金陵十三釵》是二張利用「大屠殺」和「妓女抗日」等民族主題的再次投機,兩人旨在通過諂媚融入西方電影大家庭,怎奈影片本身缺乏應有亮點,空現了一次笨拙的調情。(電影發狂/灌,轉載請註明出處)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