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242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安德烈大叔

2011-12-17 02:10:09

《金陵十三釵》:歷史邊緣的女人們


     這個是關於一群歷史邊緣的女人塑造並成為歷史的故事,關乎人,也關乎人性。

    無論如何,《金陵十三釵》是今年最為搶眼的一部華語電影,之前雖然深藏不露,但是打著張藝謀、克里斯蒂安貝爾、嚴歌苓、南京大屠殺、秦淮佳人旗號的電影,是想藏也藏不住的,以上任何一個因子都是賣點,更何況這種超強的組合,所以此片一直未上映卻在影壇風聲雷動。回顧張藝謀的電影歷程,有個非常明確的分水嶺,不論是之前的褒還是後來的貶,張藝謀還是在中國影壇 叱吒風雲的走過了風風雨雨的這幾十年,如果按這個轉型的分水嶺來評價《金陵十三釵》,應該說《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轉型之後最為成功的一部作品。

    《金陵十三釵》仍舊走的是大時代背景下個體困境的經典老路,張藝謀是個習慣改編劇本或小說的導演,不論是血迷宮、山楂樹之戀還是雷雨金陵十三釵,都是改編至經典作品,對於電影本身而言,這是個很好的噱頭,這自然也是張藝謀不善編劇的體現。南京國殤的題材一直算是個比較敏感的題材,涉及此類國難家仇即可以輕易成就一部電影,也可以輕易毀了一部電影,民族的感情的禁區由不得一次又一次的蠻橫闖入,所以沒有底氣的導演一般是不敢踏足這個題材,而張藝謀這次確實是做好了準備,嚴歌苓的小說打底,貝爾坐鎮,加上張藝謀一貫的善用人和其深厚的攝影功力,這部片子算是做足了功夫,但更為讓人欣慰的是張藝謀在這部片子中的優良表現:處理故事時沒有刻意用力,每一筆一畫都工整細緻,不越過底線,既沒有刻意煽動民族情緒,也沒有對故事結局大肆潑墨,一切剛剛好,全片工整流暢,留白收尾,提供的是開放式的結局,薑還是老的辣。

     劇情之中最大的噱頭應該是那十四位淪入風塵的秦淮佳人,其中最動人的玉墨是這十四個風塵女子的主角,從一開始玉墨便在這群風塵女子中表現的卓爾不群,而片子的另外一個主角書娟也一開始便把她的注意力投射在玉墨身上,玉墨這個角色對於整部片子而言是軸心,貝爾飾演的假神父一角輔助性比較強,當劇情基本穩定,角色悉數登場之後,影片形成了四個衝突陣,風塵女子、女學生、假神父,最後是日軍,而影片中出現的國軍只不過是負責故事的鋪展、承接與轉折的輔助勢力,把故事搬在充滿神性光輝的教堂里,使得影片本身沾染上了一些普世意味,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貝爾的轉變可以歸結於此,但是風塵女子們的最後獻身骨子裡的東西還是中國的。這些歷史最邊緣的女人,造就組成了中國人的歷史。

     正歷史惡名?民族主義?群體性壓力?母性光輝?或許都有,但我所看到的最裡層的人文核心是中國人的僅存的那麼點氣節和人文關懷,正如神父所說,這群女子是最敢愛敢恨的人,她們的身體或許是骯髒的,但是她們最深層次的精神是聖潔的,由不得任何人糟踐!最後臨別的一曲秦淮景,溫柔婉轉,繞樑三日,卻令人肝腸寸斷,垂泣無言。我們在這群最柔弱的女子身上看到了我們民族的脊樑,看到了我們中國人身上的最深刻的高貴人性,百年磨難,沒有讓中國人喪失自己的精神與氣節。最後的破鏡何嘗不暗示著玉碎,飛濺的碎片在陽光照耀下閃爍著光輝,這一刻,便是她們人生之中最美麗動人的時刻。這是個死的結局,卻是個生的希望。

    批評家以情色愛國主義之名嗤之以鼻,而美式學院派似乎一直標榜好電影的寓教於樂功能,對於《金陵十三釵》的批評或者讚美都是棘手的,但跳出這些,我們看到的是一部優良的國產電影,不論其影片文化對社會面貌潛在的影響,或者是商業上的運作,至少在南京大屠殺74年之際以它自己的方式祭奠了那段歷史,並且歌頌了國人人性之光輝,在這個道德逐漸灰暗,世風日下的社會轉型期,我們需要這些,歷史不是教我們去仇恨,而是去反思,《十三釵》並沒有去煽動民族主義,只是在歷史的基石之上講了一段關於人的故事,至於背後優秀的商業運作,除了研究電影市場的人,我們不必過於關注,在這個商業化的社會之下,我們需要這樣的電影,一部電影賺錢並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事,而對於電影純文本過於苛刻的人,可以有另外的選擇,當然關於一切關於電影的批評是非常有人文意義的。
 
    國難家仇一直是我國電影題材中的奇特存在,它用它的偉大「神力」包庇了無數電影,而這種神力叫做民族主義,或者換另一種角度叫道德至高點,在這種神力的撐腰之下,被包庇的電影可以輕而易舉的攻破觀眾的淚點或者是燃起群體性的民族主義大火,發電影的國難財一直為部份人不恥,但是不可爭辯的是:觀眾們有這種被「綁架」的需求。當然這是一部份批評家的說辭。到底該不該碰,到底該不該賺錢,到底該不該加入主觀視角,這三點是長期的爭論矛頭,國內的關於此爭論的聲音很多,但是國外在這類題材的討論似乎是更注重電影所表達人文或者是歷史核心,比如經典的《辛德勒名單》《西西裡的美麗傳說》或者是《鋼琴師》,似乎沒有太多人關注這部電影到底賺了多少錢或者是該不該拍,一方面可能是這些片是不容置疑的優秀作品,所以人們把目光放在電影本身上,另外一方面,我看到是那些曾經的受傷民族面對傷疤的自信和從容,而我們卻做不到那麼從容,這或許源於我們民族可以追溯到一個半世紀前以來的民族自卑。

    此片對於一些價值觀西化或者是「妥協好萊塢」都很有目的性,張藝謀對國際肯定的渴望表現的很強烈,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提名是不能滿足張藝謀的,而此次《十三釵》的創作毫無疑問對所謂的「國際標準」低了頭。不論是用貝爾還是裡面的價值問題。另外張藝謀除了在攝影上的造詣深厚,在選人上也是眼光犀利,不論是倪妮、張歆怡、貝爾還是那一干淪為屍體的明星配角,都大大的為電影加了分,特別是倪妮對玉墨深入骨髓的塑造,舉手投足間流露從容自然,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頸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把嚴歌苓的玉墨塑造的完美無瑕。

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是成功的,壓抑 抑或是 光鮮,殘酷 抑或是 美麗。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