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窗子內外

2011-12-17 04:59:05

秦淮 秦淮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李商隱的這首詩歌不幸被傳唱了千年,點燃了秦淮女子的風情,但也辱沒了她們的名聲。但又如電影《李香君》里所說,不知亡國恨的又豈止是商女,要承擔亡國責任的從來都不應是商女,但是亡國恨中要祭奠的女兒血又何嘗少了她們的身影,「戰爭,讓女人走開」這句話從來都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笑話,戰爭只會讓她們本來就流離的身世變得更加不可莫測,在亂世中變成了真正的末路狂花。巧合的是,身為「秦淮八艷」之一的李香君和電影中的「金陵十三釵」都是秦淮河邊的風塵女子,無論多麼的艷名遠播,或是王孫公子們爭相競逐,世人從來都沒有忘記輕賤她們,而又正是她們,以一己柔弱之軀,讓自己從神女變成了女神,或者說是亂世中的美神。
    南京大屠殺是我們整個民族不可言說的傷,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書籍我亦看過不少,無論是張純如的《南京暴行》還是陸川的《南京,南京》或者《拉貝日記》,除了血腥、震撼、仇恨和心碎之外,以我有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多部份我不忍卒讀,也不忍看完,也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對整個不幸的歷史事件的了解和評判,而老謀子的這部《金陵十三釵》從整個宏觀的大事件中一個微觀的切麵入手,以一種非常節制的手法,一種溫和中帶著力量的敘說,讓我再度回望了那段苦痛和沒入歷史地表的瑣碎塵埃。
    已被日軍攻破的南京城此時正遭逢侵略者的屠城,已然是一個人間地獄,十幾個失去了神父庇佑的小女孩亡命奔襲到一個天主教堂中朝不保夕,一個突然闖入的美國殯葬師和十四個活色生香的秦淮女子的加入又會誕生怎樣的故事呢?奈何女人從來都是為難女人的,連戰爭中也不例外,女人們看不起女孩們的清高,女孩們瞧不起女人們的出身,爭用廁所的鬧劇以一個女孩的意外身亡而告終,也提醒了她們日軍近在咫尺,頃刻間四處逃散,躲在地窖中的女人們聽聞樓上險被日軍蹂躪的女孩們的慘叫,這些被人所看不起的「壞女人們」也曾都是好人家的女兒,每個人身後都有一段不幸的曲折的往事,讓她們的命運曲線綿延至此,她們怎會不明白這些女孩的慘痛和心悸,更何況女孩們是為了保護她們不被日軍發現而引開日軍才遭如此荼毒。
    終於,一個曾經掩護過女學生們逃亡的國軍軍官的槍聲引開了這群日軍的注意力,透過教堂窗花往外看的女孩的視角見證了這個孤單英雄最後的搏殺,一寸山河一寸血,這個古老的國度無論怎樣的衰敗頹喪,總有一代又一代的熱血青年來守護,「什麼時候,又什麼時候,才能懂得這時間的距離,山河的歲月!」那些爆破聲中漫天飄飛的五彩色紙是這個軍官最後的華彩,我們甚至不知道他的姓名,歲月無痕,山川無言,總歸還有些人記得他,記得他臨走前的話和囑託,比方說劇中的女孩書娟,或者說是十三釵之首的玉墨。
    玉墨,一個雅緻的名字,溫婉如玉,潑墨如畫,本該也是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小家碧玉,受良好的教會教育長大,再幸福地嫁作他人婦。年少時不幸的家庭遭遇讓她踏入了風塵,然而她卻是個身在風塵、心若琉璃的女子。一群女人的初次登場,她行事的凌厲,流利的英語,眼角眉梢的風情,讓她在一群女人中無疑有著最強大的氣場,自然也吸引了逃命中也不忘勾搭女人的二流子約翰。兩人從開始的互相利用、互相揣度到最後關頭的相知相偎,這是向死而生的愛情啊,或者說這不僅僅是愛情,是戰亂中人性最後的光亮,是慢慢寒夜中唯一的一點溫暖。昏暗的教堂中,她流著淚敘說她年少時的單純、曾經的初戀和今天的女孩子們也是昨天的自己的憐惜,她也不想辜負那個軍官最後的囑託,無論如何不能讓讓這些女學生們被日軍帶走。為此她不惜讓自己和姐妹們以身涉險,去拯救這些曾經鄙夷過她們的女孩子們。其中一個姐妹說道,人們一直笑話她們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她們也得做件震天動地的事情出來好讓人們刮目相看,她們爭的又何嘗是一口氣,她們難道不知道將赴的是一場死亡之約嗎?她們會不知道自己將會遭到如何的荼毒和毀滅嗎?滿城的婦女慘遭侵犯屠戮的場景她們逃亡過程中還少見嗎?她們笑中帶淚地調侃著,嬉戲著,彷彿她們去吃的是一場再普通不過的花酒。
    上帝之前眾生平等,如果都是赴死亡之約,為何人人都覺得是她們更該被犧牲呢,因為她們是靠出賣肉體為生的骯髒的人,無妨更骯髒一點嗎?這些女學生們是純潔的孩子所以必須受保護嗎?是的,人人都這麼認為,不僅僅是她們自己也包括約翰、陳喬治甚至觀眾們。這是她們深自認同的宿命的悲哀,她們後來如何呢?那輛在煙霧中滿載著她們遠去的卡車消失在視線中,她們的犧牲甚至包括小喬治的犧牲誰還會記得,除了約翰,除了書娟和她的同學們。她們瑣碎低微如塵土的生命就這樣隱沒在歷史的煙靄中,「秦淮八艷」尚且有《桃花扇》讓她們千古留名,無論是柳如是抱著錢謙益誓與大明共存亡,還是李香君怒斥侯方域投靠清帝的失節行為,或者是寇白門的遁入空門,無一不顯示著這些風塵女子的高風亮節,南京或者說是金陵,這個九朝古都,瀰漫著六朝靡靡之音的地方,在亡國毀家之際,在「金陵黯然王氣收」的頹勢中,最先殉它的,不是那些本該保家衛國的錚錚男兒,也不是那些「洸洸乎干城之具、昂昂乎廟堂之器」的國家棟樑們,恰恰是這些為世人所輕賤的秦淮河邊這些女子,古有「秦淮八艷」,今有「金陵十三釵」,對於她們,除了欽佩和感慕之外,我惟有一句感嘆:「自古俠女出風塵,彩雲易散琉璃脆!」
    很多年過去,我們可以不記得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卻應記得那些秦淮河邊的女子們,幾個世紀的風雲、戰亂走過,河水仍在傾聽,仍在訴說,每一個生命走過,都留下了自己的倒影。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