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242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路過的豬】

2011-12-17 19:38:59

痛吧,去痛吧,一切只為了文藝!!!




用浮華和戲劇去表現戰爭的殘酷,就如同讓一個飢餓了數日的非洲難民用麵包換了張曲譜。

有些東西是不可超越的,比如『信仰』,比如『生命』。

褪去各種光影技術,還原這部片子本質之後,這只是一步無病呻吟的文藝片。

一:物件手法,漠視生命的進行曲

物件情懷一直是文藝片管用的手段,一輛單車,一片拼圖,一疊信封,或者一張老照片......

導演喜歡用這種微不足道的東西,去表現微不足道背後的細膩情感。

但當這些手法運用到戰爭片上時,卻將本身的戰爭那種真實的殘酷完全磨滅,

在與敵人發生槍戰的剎那,還能注意到那一隻鞋。在背上戰友生死不知的時候,還記得撿起那隻鞋。

這狗血的橋段,如此生硬的嵌入,如果那士兵真是如此,他的背包中定然不是子彈,而是各式各樣的小物件,手帕,拖鞋,香包,首飾,,,,,

因為一個掉落的鞋子,這在殘酷的戰爭中太平常了,太無力了,太淺薄了。在生命隨風即逝的年代,這個太蒼白了!

當生命都受到威脅的時候,你可以爆發出信仰的力量英勇赴死,也可以為了自己的生命苟且偷生,但你卻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到灰姑娘的腳。

而片中的耳環,貓這兩個物件的添加,更是神來之筆,它不指表現了妓女的愚蠢,更將電影帶離了現實的軌跡,走向言情小說中的『幻想』。

當一部戰爭片,脫離了現實,脫離了人性本能,那就註定只為了愚弄觀眾!

我們不喜歡戰爭的殘酷,但當戰爭的殘酷來臨時我們無能為力!

這也就是為什麼,海上鋼琴師,希特勒名單,鋼琴家等一票戰爭片都以現實的人性作為著手點,表述了整個故事。

而十三釵為了文藝而超脫現實。

二:人性描寫,膚淺同韓劇

沒有任何鋪墊,一個妓女猛然間愛上了垂死的男生,並且用生命,換取琴弦,只為唱一首歌。

如果換個場景,換幾件衣服,可能就是韓劇最後的結局了。為了臨終的一見鍾情的男子而回家拿吉他,而最終被車撞死的女主角。

製作方們再嚎叫:什麼現實的殘酷,我們不需要!我們要文藝,你不痛,我給你加些痛,貓也好,鞋子也好,琴弦也好,耳環也好,愚蠢也好,琵琶也好,總之文藝而痛的東西,全部給我加進去吧。最好吧整個韓劇搬入,我們不想表現什麼戰爭,我們只要讓你們覺得『痛』。

生命,應該是高於文藝的,而用文藝去演繹生命,只能是對生命的漠視,因為它的虛假正在諷刺曾存在的真實。

痞子入殮師,猛然間化為了神父,那一瞬間的神聖震的我外焦里嫩。

一個老外冒著生命危險,就為賺幾塊錢而去教堂,他可能是世界上最勤奮的傢伙了!

妓女們猛然間成了英雄,讓平時的小市民們狠狠的光輝了一把!!!

如此看來,董成瑞也許是騙子出生,李向陽可能做過龜公。

同時女學生們果不其然的讓對方妓女送了死,竟然沒有描寫一絲心裡鬥爭,而是又送衣服,又叫姐姐,這倒是片中唯一寫實的地方了。

再換著看,整部電影中妓女還算有些角色思想外,女學生們的角色我倒是一個沒記住。

日本軍官腹黑之極,先用鋼琴穩住學生們,讓她們以為安全了,然後用女學生作為表演節目送給當局高層,也許為了換取陞官?

妓女在戰爭年代竟然穿著花枝招展,帶著金銀珠寶來到教堂!彷彿她們不知外面的危險,非要用鮮艷的顏色吸引日本兵一般!

士兵,竟然對自己的同伴做出了最慘然的事情,猶如古代凌遲處死一般,然一個名知要死的孩子,緩慢的忍受一步步走向死亡的痛苦,這絕對不亞於世界上最殘忍刑法!

為什麼會有這一切?

還是那句話。

因為一切為了文藝,


三,片子的創作構思,當『戰爭』被『文藝』強姦,隨後成了『商業』的二奶。

首先,用女學生和妓女形成對比,詩唱班和秦淮景的對立,希望通過這種極度反差形成震撼,在人性高度上得到統一。

製作方的最開始是如此想的吧?沒錯,不是普通老百姓,不是穿著破爛的逃命族。

而是還可以打打麻將的妓女,以及為廁所吵鬧的學生。

隨後開始增加各種文藝元素,哥德式教堂,牧師,小提琴獨奏,音樂,風情,屁股,旗袍,這可以讓大多數文藝范的孩子乖乖就範。

接著,開始添加各種悲劇,而由於對戰爭毫無把握度,只能用了文藝的方式來引出悲劇,貓也好,耳環也好,躺在妓女懷中死去的孩子也好,就是如此來的。這可以讓大多數人痛,而大多數影迷在評價片子的時候可能自己的『痛度』就是評價標準之一。

最後,這部混交在一起的商業片需要一個平台,而他們竟然選擇了——《南京大屠殺》!!!

並且,用文藝,商業,的手法去演繹它

一切為了文藝,也許,最終是為了商業。。。。。

痛吧,痛吧,孩子們。。。。。

把你們刺痛了,電影就成功了,無論這痛的來源有多淺薄。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