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ㄣ十月

2011-12-17 20:05:18

琵琶弦斷秦淮景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前言:七十四年前南京的那個冬天,寒徹骨髓,漫天飄白的雪花也遮蓋不了浸透大地的血色。侵略者的刺刀砍斷了我們的頭顱,卻砍不斷我們的脊樑!因為有他們,還有她們... ...
       這是我第一次寫影評,這是一部值得寫點什麼的電影。最早看到《金陵十三釵》這個片名,我以為張藝謀先生要拍一部關於《紅樓夢》的作品,結果我錯了,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講的並不是黃巢起義的故事一樣,簡單的直覺讓我又自作聰明了一回。(很汗顏,在此之前我不曾拜讀過嚴歌苓女士的原著)
       影片的開頭從教會學堂女學生孟書娟的輕聲旁白中娓娓道來,大螢幕上一片瀰漫著炮火硝煙的廢墟中,一隊歇斯底裡的日軍士兵在追趕一群驚慌失措的女學生。許是因為我購票時間太晚只能坐在觀影廳第一排的緣故(嘻嘻,其實運氣挺好的,我居然能買到本城唯一影院首場上映該片的最後一張票),畫面里巨大的迷霧使我覺得很壓抑,刺耳的槍聲加上女人的尖叫讓人油然心生恐懼與絕望,這樣的開頭處理的很好。很多歷史題材的影片總喜歡用大篇幅的字幕來交待故事的緣起或者發生的背景,而對於1937年的南京,我想對此無須闡述的更多... ...影片首先讓我感到了一絲驚喜,沒有落入俗套。
       接下來是一場短兵相接的巷戰,十餘名即將突圍的國軍教導隊官兵為了營救女學生放棄了出城的機會。戰爭場面一向是國產電影的軟肋,毋論是冷兵器時代還是熱兵器時代,國產電影總難給觀眾呈現出一種酣暢淋漓的視覺感受。我也不挑剔了,聘請了國外特效團隊的《金陵十三釵》跟馮小剛先生的《集結號》一樣,在戰鬥場景的再現上是目前國產電影中最佳的,沒有之一(當然,冷兵器戰鬥場面李仁港先生的《見龍卸甲》表現不錯,純屬個人見解,別噴我)。但是,大概還是捨不得砸更多的錢,亦同《集結號》,影片中只能出現小型戰鬥場面,而且稍微給了觀眾一點激情的武戲也在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裡戛然而止,然後就只能讓你欣賞影片的故事情節與演員們的表演了。這也沒什麼可說的,畢竟這兩部電影闡述的主題都是戰爭背後的人性,而戰爭本身,只是個符號而已。不過,對於似我這般具有大片情結的人而言,總有點意猶未盡啊。
       必須費點筆墨的,是那幾名炸日軍坦克的死士。這是影片中的一個亮點,甚至可以說是導演對戰鬥表現手法的一個絕佳創意,就憑這一點,我相信本片可以完勝很多其他同類型的影片。我這麼說,並不是懷疑當年中國軍隊抗擊日寇時沒有採取過類似的戰術,而是因為《金陵十三釵》第一次讓人們在電影裡看到了,看到了先烈們守土抗爭的大無畏與大犧牲... ...我們又怎麼能不承認,青天白日旗下,一寸山河一寸血!也憑這一點,我願意向本片致敬。
       再囉嗦幾處戰鬥場景中的細節:1,國軍的丟出去沒有爆炸又被敵人反丟回來手榴彈與日軍往鋼盔上咯嘣一下引爆的手榴彈;
                                                       2,國軍用浸水後的棉被做的「防彈衣」與日軍鋼筋鐵骨的塔克與裝甲車;(鬼子的這種烏龜殼也就那時候能神氣一下子,兩年後一遇上蘇軍的坦克群就徹底歇菜了。哎,欺我中華當時無物啊)
                                                       3,日軍的戰鬥素養。遭到突襲臨危不亂,指揮員有板有眼,行動整齊劃一。不似很多抗戰影片中表現的那麼一觸即潰,我軍派出一個小兵張嘎就能KO掉他們一堆。
                                                       4,等待大家去發現吧,哈哈。
       總之,本片相對於張藝謀先生以前的作品還是比較嚴謹的,至少不會像《英雄》里那樣秦軍對著空無一兵一卒的趙國城樓射出無數支箭以及《滿城盡帶黃金甲》里金甲兵大戰銀甲兵那樣漫無邊際。
       戰鬥結束,倖存的李教官背著身負重傷的浦生進入了影片的主場景——教堂。在這裡,他們遇見了那群剛救下的女學生和十四名躲在地窖裡的秦淮河女人,說的難聽點,就是妓女。還有一名來歷不明的假神父跟一個老是說「NO」的黃毛小子。故事的戲劇衝突由此展開。
       先說李教官,因為這個人物掛的最早。雖然出場時間僅限於影片的前半段,但無疑這個人物刻畫的相當飽滿。他在地窖中受到了妓女們的奚落,於是在安頓好昏迷中的浦生後毅然離開。經過大廳時,他聽見了女學生們在唱頌聖歌,情不自禁的駐足觀望了一會,並流下了眼淚。他為何落淚?我鄰座的一位女觀眾甚為不解。我本來如鯁在喉,但接下來她說的另一句話讓我覺得沒有解釋的必要。她說:「這個佟大為,怎麼臉上總是髒兮兮的,還有泥巴渣。」看到放映廳裡面雖然人頭爆滿,我想,很多人不過是衝著某位導演或者某位明星的名頭而來的,所謂看電影,不過是一次快餐式的消費罷了,這並不奇怪。
       李教官並沒有離去,他在教堂附近找到一處建築隱蔽起來,伺機保護教堂裡面的人們。他是一名真正的戰士,他明白躲在地窖里雖然安全,但卻是一個逃兵,還會連累他人。孟書娟的旁白提醒觀眾,他完全可以換上便裝逃跑。確實,從滿城的死人堆里找件平民的衣服不是什麼難事。但他沒有那麼做,並非因為妓女的奚落,也許在先前營救女學生時對部下許大鵬下的那聲命令,一個斬釘截鐵的「打!」字,他就已經下定必死之心。最後的時刻到了,他把狙擊位置選擇在了一幢孤樓,跟《拯救大兵瑞恩》中的那個神射手一樣,冒著狙擊手的大忌(但凡在孤立高點打狙擊的一旦目標暴露就無法脫身)與一隊意圖侵犯女學生的日軍殊死搏鬥,直至跟敵人同歸於盡。這裡也有一個細節,同樣反映了侵華日軍的戰鬥素養。當剩餘的幾名日軍士兵包圍了重傷的李教官時,帶隊軍官示意不要急於靠近,待他仔細觀察後才下令開槍,可惜防不勝防,還是成了對手的殉葬品。類似的情節,在很多國產電影中都有,但敵人一般都是像豬一樣的不分青紅皂白圍攏上去,結果活活被我方的人肉炸彈炸死。有句話怎麼說來這,侮辱別人的智商,其實就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
       再說假神父跟黃毛小子。一個叫約翰·米勒的美國大鬍子,以給死人收屍為業。為了生計活冒冒失失的闖進了教堂,等待他的並不是一筆不菲的酬金,而是一群女學生跟一群「幼稚園老師」,還有一個叫陳喬治的小屁孩。約翰跟喬治之間的對話無疑是本片中最搞笑的橋段,兩個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人物居然到後面會相互勉勵,共扶危局。喬治要求約翰以老外的身份幫助大家脫困,而約翰只關心紅酒與money,他甚至打起了上帝的錢包——教會募捐箱的主意。約翰本來想開溜,但玉墨扭捏的臀部成了他最初留下的理由。約翰的轉變很多人都說突然,其實我認為卻在情理當中。還記得他每次望著女學生們的眼神嗎?那就像一位慈父。《畫壁》的宣傳海報上有一句話: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拋開那部爛片本身不說,只說它的這句廣告詞,還是蘊藏了點哲理的。換句話說,一面天使,一面魔鬼。是的,有的時候約翰的表現就是喬治口中的「二流子」,但有的時候,他更像一位護犢的慈父。所以,他可以為了勾引玉墨而借酒發瘋,也可以為了阻止日軍的獸行展開十字旗高呼:「這是神聖的地方!」。於是,從此約翰入殮師成為了約翰神父。他跟玉墨也不再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因而,才有了結尾部份跟玉墨水到渠成的激情戲。關於慈父,我還想再補充一點,就是後面約翰跟玉墨解釋他為什麼只善於給躺著的人化妝的原因:因為深愛著自己五年死去的那個喜歡漂亮的女兒。同樣有人詬病這處自白來的突然,其實正好是呼應了前面的劇情:約翰的轉變而已。影片在前面沒有明說,末了,算是給觀眾一個交待。
       金陵十三釵?影片發展到某個段落,我自信的已經猜到了結局。我認為十四個妓女意外死了兩個,而日軍點齊的人數卻是十三人,那麼最有可能頂替第十三人的應該是負責影片旁白的女學生孟書娟,因為她有個漢奸父親,或許能夠在死裡逃生後講述往事。結果我還是自作聰明了。是啊,戰爭應該讓女人走開,如果女人無法擺脫,那就讓孩子走開。偏偏第十三釵也是個孩子,不是別人,是陳喬治。陳喬治是老神父收養的孤兒,看他的扮相,年齡應該與女學生們相仿。說老實話,這個小演員演的真不賴,有點少年老成,經常帶點羞澀,偶爾會流露出孩子氣,他跟貝爾的那幾場對手戲,都可圈可點。當然,這也離不開導演跟編劇的功力,沒有把他塑造成一個小大人。陳喬治牢記著老神父臨終時的囑咐:照顧和保護好這群教會學堂的女生。因此,他能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成了出人意料的第十三釵。
       該談談女人們了。影片中十四名秦淮河女人的粉墨登場是非常耐人尋味的。都是妓女,其他女人都顯得脂粉氣重、俗不可耐,唯獨玉墨雍容典雅,氣宇非凡,讓觀眾的眼球一下子被這位新晉的「謀女郎」倪妮所吸引。木有辦法,必須襯托出女主角嘛。她們的到來,激起了女學生的強烈牴觸。矛盾的高潮是爭奪浴室之戰。未諳世事的小姑娘們不願意那些淪落風塵的「壞女人」玷污自己聖潔的領地,性情豪爽的胖春花惱怒的要扒光對方的衣服,聲稱「看你身上哪裡比我們乾淨?」這句台詞亮了,真的亮了。我無意指責女學生們的自命清高,我想影片表達的也不是這個意圖。這句台詞只是包含著一個淺顯的道理:現實生活中,那些個衣冠楚楚、道貌岸然之輩並不比招呼攬客,以出賣肉體謀生的妓女來的高尚。一粒破窗而入的子彈結束了這場來自兩個階層女人的爭執,鬼子來了!生死攸關之時,女學生引開了獸性大發的日軍,保護了地窖中的妓女,為劇情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一曲秦淮景,生死兩茫茫。十三釵懷揣利器代替十二名女生將赴不歸之宴,約翰含淚問喬治:「兩邊都是生命,要怎樣做才算公平?」喬治沒有回答,他心中已有答案。如同那些萍水相逢的秦淮河女人一般,答案是:我替你死,你替我好好活。
       也許會有人覺得女學生自私,但不要忘了,她們只是孩子。也許會有人覺得妓女的決定不可思議,也請不要忘了,只有在危難時刻,我們才會看到人性的光輝!你我雖凡人,情到濃時皆如是。
       最讓人動容的是地窖中赴會前夜,玉墨在地窖中對姐妹們說的那一番話,就如同無數歐美大片中主人公的戰前動員演講一樣激動人心,她說:」... ...誰說婊子無情,我們就是要讓世人看到我們秦淮河的女人有情有義... ...」這時候如果加點好的背景音樂襯託一下就好了,完全可以來一段小高潮,可惜沒有。
       最後說說日軍方面的長谷川大佐吧。這個人物唯一能給觀眾留下印象的怕只有他在教堂內用鋼琴彈奏的那首《故鄉》。嗯,不錯的曲調,悠揚惆悵,很東洋的風格。但如果你認為這是影片在流露侵略者當中某種反戰反軍國主義情緒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啦。我的理解是,這只是勝利者站在被征服的土地上,宣洩內心的成就感與即將衣錦還鄉的喜悅。為什麼這樣說,大家一定都知道,日寇曾狂言三個月滅亡中國。而自「七七事變」始至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也僅僅五個月的時間。大多數日本軍人認為既然佔領了中國的首都,那麼離結束戰事回歸本土也就為期不遠了。
       總評一下,《金陵十三釵》是本年度上映的最優秀的一部國產電影(《龍門飛甲》沒看,我對武俠片興趣不大),這是一部能夠讓你思考以致於回味的電影。缺點依然很多,譬如部份人物形象過於單薄、故事情節的設置不夠扣人心弦、音樂製作平常(除了那首《秦淮景》),烘托不出影片的氛圍,這也是國產電影的通病(我個人最欣賞的是《加勒比海盜》系列的主題音樂he's a pirate,那才叫震撼啊),還有就是談不上有什麼大場面,影片製作投資6個億?大概說的不是人民幣吧!高潮啊,沒有高潮,如果有,僅有《秦淮景》那婉約的曲風下十四釵的群像勉強算一個吧... ...等等,不再贅述。最大的閃光點是台詞,配上那個吳儂軟語呵,好聽極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