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5,767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今何在

2011-12-17 22:56:47

做個勇敢的中國人


做個勇敢的中國人

這是一部讓人無比沉痛的電影,散場出來時,有人說:終於看到了一部好電影。有人說:早知道就去看龍門飛甲了,這電影太壓抑了。

類似的故事,法國有羊脂球,不過那個故事主要是諷刺那些同車法國男人尤其是達官貴人們的虛偽怯弱。而《金》的故事,主要是為了讚美,才選取了那場戰爭最「美麗」也最殘忍的一個故事。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個真實的故事,在《南京南京》里也提到這麼一件事,或許是真實的吧。如果是這樣,那麼人們該對國恥這兩個字有更深的認識。

這部電影的主題決不該是「女性的偉大」,而該是「男人的恥辱」,那些女人們所受的屈辱與損害,是烙在所有國人身上的。拍這部電影,如果是為了正視國家的恥辱,那麼是值得鼓掌的,但如果只是為了講一個特定環境下的「崇高」與獻身的故事,那麼,還是不足以使其成為一部偉大的電影。

鑒於這電影是根據嚴歌苓的小說改編,所以我認為它雖然可能有歷史原型,但所有細節都已經是後人改造和重新編撰過去。這樣的電影,該說它是歷史呢?還是故事呢?既有著真實的歷史背景,卻又是虛構的人物和劇情,不如把它叫做歷史故事片吧。

事實上,所有的歷史題材影視,都是歷史故事片,對歷史真實的表現了多少,全憑製作者的良心。我對歷史題材影視的評價標準,就是它究竟有多少忠實於史料和回憶,有多少是創作者為了要預設和表達的主題而自己編造出來的。

很遺憾,我們的大部份影視都是後者,清宮戲唐宮戲編一編我們也無所謂了,但對於近代現代的歷史,卻總是「根據小說改編」,這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關於真實的標準並不是針對張藝謀的,在以往對《南京南京》《拉貝日記》《唐山大地震》的評價中,我也一直認為對歷史的誠意是衡量這類題材的最重要標準。因為他們都說自己在講述歷史,沒有誰承認自己只是找了個編劇或作家關在賓館裡頭腦頭暴了一下,每個人物都是為了「表現什麼」而特別設計出來。

《南京南京》,南京城裡真的有因為心靈受折磨而自殺的日本軍官嗎?
《拉貝日記》,拉貝日記里真實記述的暴行,電影中為何反而略去呢?
《唐山大地震》,把那三分鐘特技剪掉這片還和歷史有什麼關係呢?

當我們享受著「歷史大片」帶來的震撼時,當製片方發現國難加大製作是票房保證時,我們可能忽視了一種危險。

為了票房,為了市場,為了獎項,歷史在越來越精良的製作,越來越優秀的「劇本」下,很可能偷偷的被替換為一個個只為了最大程度上追求表現效果的故事了。

金釵十三釵的故事縱然是真的,我也太不相信那些女人們能像關雲長似的在就要去魔窟的前夜還談笑風生視死如歸,這就像「向我開炮」的英雄傳說,沒有多少人知道歷史的真實原型沒有等來炮彈,而是被美軍俘虜了。

為了美化,為了歌頌,為了主題,犧牲一些真實是可以接受的嗎?

也或許歷史是另一種樣子,或者既然是故事,也有另一種講法:在擁擠的安全區里,日軍前來要女人,於是,一群妓女被選中了,她們並不想去,但人們希望她們出去以換取暫時的安全。

如果是這樣,那麼這故事就變成了《羊脂球》,雖然在當時的南京,這種情景可能更貼近真實的人性,也可能的確上演過。但那樣一來,中國人的形象就截然不同了,這樣一部電影,縱使是真實記錄,又有可能上映嗎?還可能被允許送去申奧嗎?

正如片中英勇抗戰的軍隊,武器精良,訓練有素,蘭博一樣以一當百的教導隊長,那當然也只是劇情需要的特例,否則這戰爭就該發生在東京在對。

雖然英勇抗戰的軍人需要表現,但也沒有必要直接跳到另一個極端美化成超級英雄,十幾人疊成一線衝向敵坦克的感人畫面,真的是戰場上會出現的場景?真打仗時怎麼可能排成那樣的隊形衝鋒,那絕對影響速度而且前面倒下的人會絆倒後面的人,掩護是分散隊形把敵人的火力引開,而不是擠成一堆只因為編劇認為這才能表現勇敢。

你也許會說不要追究這些細節,但歷史沒有了細節還有什麼?就只剩下新聞報導中的數字了。一部真正偉大的電影不會放過一個細節,而不把「這樣才能感動觀眾」作為虛構的理由。

真實歷史中有更多比女學生們跑得還快的士兵和官員,有更多人脫了軍服混入平民,不是一要表現國軍無能,就把他們演的像白痴,一到了要體現中國人的英勇抗戰,又把他們拎出來打扮成鋼鐵人。

用幾個鏡頭甚至只是字幕台詞就能交待歷史更多的全貌,但很多時候我們的影視里只有刻意的選擇性粉飾和選擇性無視。

所以,縱然是國恥,縱然是充斥著其實沒有必要詳寫特寫的暴行和祼屍場面,還是要用美麗的電影語言包裝一下,配上華麗的旗袍和優美的小調。這樣一來,國恥就能變成國美嗎?

這就像片中的貝爾「只會給死人化妝」一樣,張藝謀不知是否在無意中自嘲了自己。

我不針對張藝謀,別的導演來拍,可能還不如他。我想說的是中國人記錄歷史的態度。

我們為什麼寫歷史?為什麼編故事?為什麼在死者的白骨上抹粉?為了票房?為了宣傳?為了奧斯卡獎?

就算是找到的史料,又哪些可能信哪些不能呢?史學家都在爭議的事,該相信誰呢?更不用說太多事已經找不到真相。

有人忙著尋找歷史,有人忙著修改歷史,有人忙著刪除歷史。

看了這篇評論,有許多人會說:你太苟求了,這只是一部電影。

這正是讓我感到害怕的。

我們似乎其實對歷史本身並不感興趣。我們甚至希望我們的文藝工作者們把歷史都變成好看的故事。

就像人們瘋買學者們講的評書式歷史搞笑類歷史,卻不知道歷史已經在講述中被替換成充滿個人想像與好惡的故事了。

久而久之,讓所有親歷者都死去和沉默,我們就沒有歷史了。我們再也不可能知道歷史上真正發生過什麼,只好任後人編造。

我們不會希望再過幾代人,沒有人知道南京大屠殺是怎麼回事,但事實上,同樣的事情在歷史上早就上演過,大屠殺一次次的發生,在元朝,在清初,但現在,成吉思汗仍然是大英雄,而提起揚州十日,大家或許會聯想起還珠格格,那應該是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民族融合是一種必然,但是化解仇恨是靠民眾學會寬容,而不是靠忘記。就算以後世界大同,全世界都成一國,希特勒和東條英機就突然變成大英雄了?

但按照中國人「歷史要為現實服務」的態度,這種事很可能發生。

真實不重要,如果撰改和隱瞞可以「讓世界看起來更美好」,那麼就忘記真實吧。

因為我們不喜歡忠實的記錄歷史,因為我們太愛「古建築翻新」為了它看起來更漂亮。所以我們永遠在猜歷史,永遠在編故事。而我們的電影人,作家,也很享受於這種「編得好有獎」的環境。

在1937年的南京,美國人貝爾問中國孩子:我們應該這樣做嗎?那孩子回答:我們還能怎麼做?

去年有一部電影,叫《喋血孤城》,同樣是抗戰題材,和《金》相比票房慘澹的可憐,甚至我去影院都看不到排期。

為什麼?死守孤城的男人們沒有無私奉獻的女人們有賣點嗎?當我們為那些女人的呼號而落淚時,為以女人們的恥辱和奉獻帶來的票房和奧斯獎外語片入圍而為榮時,你們不好奇中國男人們是怎麼死光然後被遺忘的嗎?

當遺忘迴避甚至隱瞞篡改成為一種習慣,下一次屠殺時,連美國人都不會再來救你們了。中國男人戰鬥的都死了,識時務的站在日本人身邊,整部影片全靠一個美國人拯救和滿足中國女人,這真的不是一部諷刺片?

《金釵十三釵》,應該拍。不過,有一部電影更應該拍。

《淞滬戰役》。

那是一場慘痛的失敗,絕不光彩的戰鬥,七倍於敵的兵力,巨大的傷亡,幾年前還在內戰的烏合之眾,群氓般的士兵,抽大煙的將軍,勾心鬥角的派系,最先逃命的官員,直到最後的大潰退。那個故事裡沒有秦准河上感動美國人的艷麗的女人血污,沒有蘭博一樣的教導隊長,卻一樣有真正的人性,一樣有在大敗逃中死戰到最後的人。

忘記奧斯獎,做個勇敢的中國人,先從直面歷史開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