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5,876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捉刀人

2011-12-18 04:01:24

金陵十三釵 反日仇恨的廉價狂歡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剛看完《金陵十三釵》的那一剎那,我甚至有一絲欣慰:中國導演終於能講圓一個故事了。但這絲欣慰馬上被如潮的失落乃至噁心代替,因為張藝謀花了6億,除了反覆灌輸仇日二字,除了製造一場民族主義的廉價狂歡,又帶給了我們什麼?
從三釵到十三釵
多年之前,電視上曾經播過一部電影《避難》,講的是1938年春,我國南方南方某小城被日軍攻陷。美國主教霍爾登所在的教堂成為避難所。名妓楊柳風、胡翠華和戲子小彩月跑來避難,把教堂搞的一團糟。霍爾登請求紅十字會的克另斯把她們和唱詩班少女一起帶走,不料又有中國傷兵來避難。日本軍官服部先闖入殺了傷兵,又企圖對少女施暴,被霍爾登阻止。負責營救的克另斯沒有來,緊要關頭,楊柳風三人挺身而出,上了日軍汽車。楊柳風拉響炸彈,三個苦難的女子以生命抗議入侵者的暴行,與日本人同歸於盡。
眼熟吧?跟《金陵十三釵》除了人數上不同之外,有什麼區別?《避難》的導演有兩個,其中一個叫做韓三平。三爺的大名,你一定如雷貫耳,而在編劇裡面你能看到一個名字:嚴歌苓,《金陵十三釵》的作者。(此處我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嚴歌苓的前夫是李克威,作家李準的兒子。《避難》是二人的共同作品。原來跟喜歡電影的朋友聊八卦時聽了一耳朵,沒查實就寫了出來,誤導之處向大家道歉。)
話說回來,嚴歌苓對舊作的包裝,也不過是玩噱頭。避難中的三個妓女,一個華貴、一個潑辣、一個溫婉,恰恰對應了《金陵十三釵》裡的三個妓女:玉墨、紅菱、豆蔻。除了她們三個之外,其它的妓女們的面孔模糊不清,完全淪為打醬油,這一點在電影裡也得到了完美的再現。在數量上擴容,然後套「金陵十二釵」的噱頭,恰恰和張藝謀喜歡玩人多、玩大場面的毛病不謀而合,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天意。
抗日戰爭還是抗「日」戰爭
八卦完了,回到電影《金陵十三釵》上來,你會發現,這場抗日戰爭,不過是一場抗「日」戰爭。
電影開始時滿街的屍體告訴我們,這是戰爭。而凡是看電影的觀眾都會明白,這場戰爭的背景是南京大屠殺,然而,極其詭異的是,整部電影對屠殺幾乎隻字未提。有人會說,滿地屍體了還不是屠殺嗎?不好意思,凡是戰爭都會有滿地的死屍,這裡的屍體,與南京無關,與屠殺無關。有人又會說了,豆蔻被三刀致命,還不是屠殺嗎?不好意思,那不叫屠殺,那叫姦殺。
這就是張藝謀的失策之處,但回頭想想,這其實是張藝謀的聰明之處。跟任何人討論南京大屠殺,數字問題都無法繞過去。愛國青年們無法對數字自圓其說的時候,總會說一句話:「別說30萬,5萬也叫屠殺!3個人也叫屠殺!」每次看到這樣的論調,我就哭笑不得:佔據道德製高點真是萬用靈藥!中國式的愛國,可以不要數據、不要科學統計,只需要一個模糊的屠殺的概念,一個仇恨的理由。誰質疑數據,誰就是不愛國,誰就是親日派漢奸賣國賊。而這種論調盛行的結果是:既然數字不重要,那麼死3個人和死30萬個人沒有區別。而這些年,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種各樣的死法花樣繁多,圍起一個村莊讓他們慢慢餓死或者是軟禁瞎子胖子瘸子……讓他們與外界隔絕已經是仁至義盡,屠殺已然無法刺激國人的重口味。於是強姦便成了致勝法寶。只有這樣,才能直插觀眾的心靈。在觀影的過程中,我隱隱約約聽到周圍傳來「禽獸」「操你媽的小日本」之類的聲音,那一刻,我知道,張藝謀又成功了。
所以,張藝謀有意無意地抽掉了「戰爭」和「屠殺」的意境,整部電影下來,只有兩個字:強姦!日本兵追唱詩班女孩是意圖強姦、佟大為及其部下殊死搏鬥是保衛女孩們不受強姦、日本軍官派人駐守教堂是養著女孩讓上層軍官們強姦、日本兵抓到了豆蔻更是進行了赤裸裸的強姦……明明是一個戰爭與反戰爭的故事,卻莫名其妙地演變成了強姦與反強姦的故事,故事的核心儼然跑到了臍下三寸那個基本點上!我們不如把電影裡的日本兵換成黑社會,或者是領導幹部,你會發現:完全講得通!
處女膜保衛戰
在強姦與反強姦這個主題確立之後,另一個極其諷刺的議題立刻浮出水面:誰該被強姦,誰不該被強姦?整部電影下來,有一個價值觀貫穿始終:保衛貞操,保衛12張完美無瑕的處女膜。
關於處女情結,我以前曾經說過:處女情結是這個世界上最傻的思想之一,有這種想法的男人把女孩子所有的價值都凝結在一層膜上。由於人格上的極端低劣,他們的人生價值只剩一根屌的主權,所以他們才會強調這根屌被擁有的惟一性;但同時由於性格上的極端自卑,他們可憐到連在屌上跟人競爭的勇氣都沒有,從心底最深處害怕自己比不過女孩的前任。而科學統計,85%以上的早泄是由於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這種男人的性能力大多是渣水平。總而言之,擁有處女情結的男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可笑最可憐最無能的擼sir。
越是沒有人權沒有平等的國度,有這種思想的人就會越多。將這種思想放大,就變成了《金陵十三釵》的矛盾所在:同樣要被強姦,妓女去,還是處女去?玉墨的台詞給了我們答案:「我們姐妹什麼樣的男人沒見過?但你讓那些女娃子怎麼辦?我們回來還活得下來,可她們能嗎?」在這裡,她還用了一句詩: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紅菱的台詞是:「讓他們看看,我們也是人!」而影片中還有這樣一個情節,日本兵闖入教堂意圖強姦,一個女學生從樓上摔下來慘烈。電影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妓女是下賤的,不愛國的妓女更是下賤的。處女是高貴的,我們死也不把處女給你們。妓女要想洗刷自己下賤的原罪,就必須去愛國,而只要愛國了,她們瞬間搖身一變,從妓女變成了處女。於是電影進入了最後的高潮:一群妓女打扮成處女,慷慨走上了被強姦的正面戰場,那一瞬間,她們渾身上下,散發著處女的神聖光輝。而觀眾也恰恰在這種YY中達到了愛國與處女膜保衛戰圓滿勝利的雙重高潮。
事實證明,誰敢妨礙這種高潮,誰就該死。當妓女們走向日本軍車時,一個妓女害怕了,退縮了。在這樣的關頭設置這樣一個矛盾衝突顯然是聰明的,破壞愛國地被強姦的和諧氣氛,馬上得到了觀眾的情緒反彈,在電影院中,我清清楚楚地聽到焦急的倒抽涼氣的聲音,還有一個男觀眾直接喊了出來:「操你媽的,又多事!」這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即使你愛國了,你還是婊子。別以為你愛國了,你就不是婊子了。有些人配愛國,有些人不配愛國,你們這些婊子,不過是用來換處女的犧牲品而已。
沒有反戰,只有反日
一場荒謬的愛國秀後,電影落幕。張藝謀的6億人民幣,打造出了一場華麗版的八國聯軍獸行錄——對這個不熟的可以自行百度——南京大屠殺的題材可不可以拍?當然可以!但終極目的應該是反戰爭,反罪惡,而不是煽動反日情緒,整部電影下來,你看不到對戰爭的反思和控訴,有的只是對日本兵的強姦行為的極度渲染,有的只是對反日情緒的極度煽動。王小波說過:「鼓勵大家去仇恨一些人、殘害一些人、比如宣揚狹隘的民族情緒,這可以迎合人們野蠻的劣根性。煽動仇恨、殺戮,乃至滅絕外民族,都不要花費什麼。煽動家們只能用這種方法給大眾提供現實的快樂,因為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很不幸的是,一部《金陵十三釵》,恰恰給這一句話作了註腳。這樣的狂歡,雖然造價6億,但它仍然無比廉價。這也許不是張藝謀的錯,而是狹隘民族主義的錯。

最後要說的是:你也許看到了,我基本上沒提貝爾大人。貝爾大人是我最喜歡的演員之一,而他的東師古之行,更讓我看到,他才是真正的鬥士,真正的蝙蝠俠!這種重視自由、重視個人的價值的思想,十部《金陵十三釵》都拍不出來。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