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dearrain

2011-12-18 05:53:42

關於影評的影評


我覺得相對於一部電影每個人都是應該有發言權的,很多人看電影,評論電影只是站在自己看待世界的立場,他們把自己的思維,自己的世界觀加進電影裡,當這部電影符合了其審美標準的時候就把它當做夠格電影,問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普通價值觀,文藝價值觀,剩餘價值觀…導演不可能也沒有必要逢迎每個人的口味。我覺得一個人評論電影用所謂導演拿出誠意誠意這個詞本身就有歧義,哪個導演拍電影是抱有敵意,目的是讓觀眾拍板磚砸座位自己再灰溜溜接受各種尖刻的娛評和大眾口水。關鍵人家拿出來了,你還說:至少看出了導演的誠意,好像是吃了別人精心準備的一頓飯,一抹嘴,說,雖然又鹹又硬吧,看在你做的份上,原諒你了。
可是問題是國人智商長進了,並不是所謂的誠意就可以把其勸進電影院好好欣賞電影本身,一個所謂的好的觀影者或者影迷是要戴好一副據各種嚴苛標準和理念和審核心態的嚴肅的有色眼鏡,畫面要唯美,劇情要豐滿,立意要高尚,故事線索要有曲折,情節要引人入勝,人物要細膩刻畫,主題要以小見大,結局要留有餘地,要情理之外又要意料之中,要禁得起推敲的情節,又要有藝術感的兼顧,要符合東方審美和西方審美,又要注意男性視角和女性視角。可是在這種重重標準之下的觀影,到底是一種滿足自我的條條框框綜合分析時智商夠用的自我欣賞還是一種對花錢不甘非要找出電影存在價值的評判的實用主義心理。我不得而知,我唯一知道的是,對於這類人群,鑒於其較高的電影欣賞品味已經脫俗,可以坐在電腦前拿著滑鼠不時暫停去觀看細節,倒回去做引申和分析,同時打開好幾個影評網站去作為結論的參考備用…電影存在的本身已經對其沒有價值了,因為他根本不是在看電影,而是透過電影非要看到什麼,哪怕挖掘不出哲學思想也得針對電影做些指手畫腳才滿足。電影不是影評人眼裡的八股文,不是你進行藝術解剖的標本。每個導演都有自己想要說的話,如果有一部份能喚起一些人的共鳴,或者他們能聽到導演想說的話,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收穫。至少他們沒有浪費時間。
 這種想法是看了一部關於針對於金陵十三釵的電影影評才有的,作者站在非常專業和非常高尚的人類對於戰爭反思的角度來評價的,我覺得很同情,真是不知道電影在什麼時候給這些人上了一個枷鎖,非要把自己顯得脫離外物,其真正目的不是看電影而是評論電影,然後自我欣賞時因為非常專業特別有成就感。
作者說又是一部狹隘的民族主義電影,我覺得很刺眼,你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你沒有見過親人的死亡,你甚至沒有經歷過饑寒更別說丟掉性命的恐懼,你只看過幾部戰爭電影憑什麼蔑視別人對於這場戰爭血腥悽美的刻畫,憑什麼指責我們醜化了日本人又誇大了中國人的英雄主義情節,話說如果這是戰爭場面的真實描述,估計此類人士其又會嫌沒有藝術感了,你還不如看一格一格ps過的焦點訪談,完全是藝術包裝下的用事實說話。如果嫌純咖啡苦又覺得加糖不純的話,最好的辦法是喝白開水,因為其最擅長的就是在白開水中尋找韻味。
作者還說豆蔻回去找線又俗又煽情,要我說這才是伏筆,豆蔻的死,才引發了誰該頂替的矛盾,直接導致了後面的男孩的犧牲,讓電影中可以凸顯的人物都有凸顯的機會。一個教堂里,三十個人,怎樣安排一個個的被觀眾記住,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一部份通過死亡,一部份通過語言和行動,一部份通過利害關係,導演很巧妙地讓儘量給每一個人站出來又站回去的機會,同時鋪墊好下一個人凸顯的線索,在兩個小時裡這是很不容易的。人們不去看電影想要傳達的東西,非要另闢蹊徑做見解,遇見好電影是驚喜,遇見大眾電影是悲劇。因為除了撞牆估計也沒有可以發揮的餘地了。
至於作者關於人類大義和反思戰爭的想法,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說,在未曾經歷過之前,都是想當然。只有和平年代的人才反思戰爭,戰爭時候唯一想的就是怎麼活下去。關鍵是作者沒有經歷過戰爭,又沒有權利發動戰爭,反思戰爭和人類,對於你來說真的那麼重要嗎?必須在每一部電影裡看到它的影子嗎?這件事就像沒有吸毒的導演拍了一部毒品主題片,不會有癮君子跳出來現身說法指責演員的表情僵硬姿勢不可信發作時間有問題,因為那是他們才是看到了那個時候的自己,不管虛假與否貼切與否,他們只是通過電影曾經的自己。這是電影的狡猾,沒有經歷沒有發言權,經歷過的卻會緘默。
我覺得電影的魅力在於它提供了一種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有一部份是你贊同的,有一部份是不理解的,有一部份是經歷過的,有一部份是想要達到的,並不是說每個電影都要變成芭比娃娃,360度無死角,因為就算那樣也會被當成「中規中矩」,問題是,一部完美的電影就是完美嗎?
我並不覺得電影是有完美標準之說的,至少當你去問老奶奶全面啟動還是夕陽紅好看,不出意外她應該喜歡後者,就像我舍友說:我喜歡的電影都不在豆瓣250里,我不喜歡的都在。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經歷,導致觀點相差甚遠,可怕的是,我們都在變得越來越專業,一種商業包裝下的專業,受影響的專業,專業地看待電影,看待這個世界,用專業的眼光和智商,殺死了各種本身能夠被喚起的感動。如果能被預知的感動是一種俗套的話,我們只能把電影逼向為了勾引被觀眾智商深藏的感動而變得牽強扭曲或者偽藝術的怪路上。洛杉磯媒體,帝國雜誌這種高端專業眼光漸漸僵化了人們的標準,使得電影,一道溝通心靈的橋樑,變成了剛出生就被放在了放大鏡裡的樣本被解剖組合。
中國產電影本身就是站在一個相對落後相對弱勢的位置上,不論是敘事結構還是畫面還是演員表演都不會那麼出色。讓一個山區的孩子去和大城市的孩子去比誰更加優秀,這本身就是不公平。可笑的是要做比較的而且利用各種想法奚落山里山寨的也是山里人。
國產電影需要我們以一種寬容的眼光去看待,去嘗試進入電影,與它產生共鳴,去接受它的好或者不好,而不是說一些「劇情還算豐滿,總的來說還不錯」的旁觀者的話,中國電影的尷尬就是,叫好的中國人默然,造成了天賜,三峽好人這樣的悲劇。沒錢的電影行業只好轉向叫座,叫座的中國人總會跳出來口誅筆伐最厲害,好像對某些導演來說,你沒有厚臉皮根本沒法拍下一部,比如陳凱歌或者張藝謀之流。一部根本看不懂的小眾文藝片你能打10分,只是因為你看不懂只是覺得很好,我不堪設想一下,如果演員換成了操著標準國語的中國演員,是什麼下場,比如樹先生發生在18世紀的波蘭或者奈及利亞,又是怎樣的待遇。中國電影是很依賴中國觀眾的,我們的電影事業沒有可供投資的電影巨頭,我們沒有成熟的產業鏈,很多時候,拍電影更像是一場賭博,投資方沒有足夠的底氣讓導演不顧成本去砸錢。所以導演只好儘量滿足各種條件,當然質量會有所下降。你說姜文的電影好,我想知道,鬼子來了的時候你去電影院了嗎?鬼子來了票房是有多慘澹,導致姜文也得轉向做一部「獻給觀眾的禮物」,中國電影是特殊的市場,它需要我們拉著它的手一步一步走。為什麼人們可以充滿善意對待身邊的人卻不能對待他們心血凝聚成的作品。當然如果人們覺得支持國產電影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的話,我承認我很狹隘。
最後讓我始終無法釋懷的是,本來不想提起又覺得很可笑,作者用了一句看似很哲理實則很腦殘的話簡單概括了電影「所謂中國特色就是貞操上升到了民族大義」。如果你只是覺得那只是貞操而已,我是該認為你沒看到電影前面的鋪墊呢還是思想已經前進到貞操無國界。且不說作者忽視基本常識,故事的背景是發生在本身就是思想極端保守的舊中國,哪怕是絕美的慷慨赴死,接受慘無人道的凌辱,都能停留只是在挽救一群女學生貞操的表面,不得不說,淺薄地很別出心裁。一個電影搬上螢幕的時候,不管主創是怎樣的自信或者忐忑,它已經成型了,它是主創人員沒日沒夜用盡了所有的精力和心血的作品,張藝謀說參與電影的有2 6個國家,就單獨想他每天要和幾種語言打交道,更別說融合不同的想法,再加到電影裡,渾然一體的成功,此類人士什麼都沒看到。
而我覺得這部電影真正想和我們分享的是,我們這些無憂無慮的人對於戰爭殘酷的感受或者體驗,在絕望的時候被人性中美好的部份包圍,珍惜並感謝我們能夠擁有的一切平安美好。為什麼在赴死的前一夜大家都在歡歌,為什麼女學生為了保護妓女們跑上了樓,我覺得約翰道出了電影的真諦,女人,女孩,哪個留下,那個走,這是一種矛盾,每個生命都有一種美,女學生有女學生的美,妓女有妓女的美,甚至是無與倫比的美,一種活在書娟回憶裡的美,一種東方的纖細柔弱和勇敢決絕的美,遺憾的是作者沒看見美只看見了貞操。我不知道有些人為什麼總會自動過濾掉本來已經很好的地面上的樹和花,非要像鼴鼠一樣刨根。
中國電影不適合某些影評人毒牙利爪,每次遇到這種矛盾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說被國產影片騙掏腰包,發誓下次不去之類的話,我想說,電影的錯誤就是在海報上聲明鼴鼠勿進。說到鼴鼠,我想帶來無聊的長篇大論中最後一句正文式的總結,其原話出自料理鼠王。就許多方面來說,評論家的工作很輕鬆;我們冒的風險很小,卻握有無比的權力。人們必須奉上自己和作品,供我們評論…。
   
  我們喜歡吹毛求疵,因為讀者和作者皆饒富趣味。
  但我們評論家得面對難堪的事實,就是以價值而言——我們的評論再偉大,也比不上一道最垃圾的菜。
  可是,有時評論家必須冒險去發掘並捍衛新的事物!這世界常苛刻的對待新秀、新的創作,新的事物需要人支持。
  ……
  現今在食神餐廳掌廚的天才們,出身之低微,令人難以想像。本評論家的看法,他是法國最優秀的廚師…。

說了這麼多,我聲明絕不針對作者本人,我對作者本人還是很慕名很新欣賞的,我只想說,每一部電影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你不能抱著蔑視和找碴的心態去看。電影不是一場角力,是一場溝通,用一個濫俗的詞,我們去高高在上評論創作人員誠意的時候,我們拿出誠意了嗎?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