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蝶ynamite

2011-12-18 06:53:17

好的團隊、好的製作模式、好的中外合作、好的演員、好的商業片。至於獎項,看有沒有好運氣。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KLIK3影評專稿》

在金球獎得到最佳外語片提名的肯定,這證明了影片的成色,也說明老謀子這回終於把中了老外評審的脈。別和我說這是什麼「阿諛獻媚、舔奧斯卡的屁股」之類的話,有的人既不屑阿諛獻媚,又不甘心永無出頭天,自己跟自己較勁,還不樂意看別人給勁,活該憋屈死。一直以來,「很中國」的作品到了國際舞台上往往只能被邊緣二流化,唯有能讓西方人感到價值認同感的內容才能消除這種文化隔閡和語境習慣,譬如吳宇森、李安的某些片子。《金陵十三釵》同樣「很中國」,並且是「很沉痛的中國」,不像猶太人的奧斯維辛集中營,中國人的南京回憶大多數時候只能在我們民族內部自行消化,以它為背景製作的電影也是如此(包括陸川的《南京!南京!》)。所以張藝謀這次算是樹立了一座里程碑,關於南京這座城,關於中國人在那場戰爭中的救贖與犧牲,第一次有了國際性的高關注度。更可貴的是,雖同為「南京題材」,影片的切入點卻與以往大有不同,幾乎沒有多餘的民族情緒渲染,張藝謀在處理這個方面上做到了足夠的冷靜和克制,於是影片所傳遞的資訊是可以全球性接收的,不會引起特定某一族群的暫時性愛國主義亢奮症候群。

大家都在談論影片的好萊塢化。首先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國際製作團隊(十分流行的好萊塢製作模式),中方和海外團隊的各方面對接都達到了很好的同步率——這主要還是海外團隊的專業水平所決定的,尤其是貝爾作為一個奧斯卡級別的明星的敬業和示範。相信中方團隊都能從這次合作中獲益良多,保持謙卑,向一流學習,在藝術(或者說文化產業)面前我們真沒什麼可牛氣的。原著沒讀過,全局改動多少並不了解,但我可確定在神父一角上一定是為貝爾量身做了不少修裁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貝爾能夠演的好看。說到底,貝爾是金字招牌,是海外票房,是核心角色,是好萊塢式的hero pattern,是影片成敗的關鍵。讓貝爾從一個迷財好色的二流子入殮師演到一個悲天憫人正義凌然的正直神父,從騙吃騙喝騙炮打到阻攔日軍、救走女學生的正義行為,這是放之四海而皆能得到強烈認同的人道主義英雄成長道路——在《辛德勒的名單》中也得到了很好印證。神父的角色塑造對於貝爾的能力而言不難駕馭,難的是他是否真的願意靜下心來消化這段有點陌生的歷史,是否願意以一貫的熱情投入到與中國演員(尤其是新人倪妮)的對戲中,結果他做的無可挑剔,like always. 說到倪妮就順便提一下,是除湯唯之外第二個讓我一見就傾心的華人女演員。也和湯唯一樣幸運,第一次上大螢幕就是國際大陣仗,被張藝謀調教的真好,是塊好料子。能在十來個金釵中一露臉就脫穎而出,除了本身的好底子,美術造型和藝術設計班底也很顯功力。我更看重她流利的英文能力——誰能做首個得到奧斯卡獎的中國演員?女演員比男演員要機會大得多,而英文能力是必需的敲門磚。當然我不是說倪妮就是將來的奧斯卡獎得主,打死我也不敢這麼說,我只是說好的英文能力會讓華人演員的機會增多。

其次是這個劇本的打磨,有著好萊塢經典敘事的骨架,背景交代、人物亮相、伏筆因果、戲劇衝突、高潮製造都處處貼合著主流審美。而影片真正具備國際視野的,是它所表達的一種不分國界、種族、文化的人類美好價值觀取向——善良和勇敢(以下含劇透)。代替教會學校女學生將自己的身體送到日本人口中的是「金陵十三釵」,可實際上最後只剩十二位金釵,第十三位金釵由教會中唯一的小男孩陳喬治頂替。這個「偽娘」元素的運用是影片沉重基調上的一絲悲情小幽默,也是全片最感動我的一段。誰敢說陳喬治聲淚俱下說服神父讓自己也冒充女學生前往「慶功會」所帶來的感動會比十二金釵少?而當神父和十二金釵接受了這一提議之後,我們知道她(他)們所將面臨的後果只能會更糟——十三金釵,少一不可,要給神父和女學生爭取十足的把握和充分的時間逃離出城;可十三金釵中有一個是男孩,她(他)們在被日軍蹂躪完身體後還能全身而退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於是金釵們也就放棄了能活著回來的樂觀,帶上傢伙吧,「好歹能讓小日本賠上一眼珠子!」,金釵如是說。再往前看,誰又能說李教官為了保護女學生,一人對抗一小隊日本軍人,最終與之同歸於盡所帶來的感動會比十三金釵少呢?還有還有,為了給浦生彈一曲好聽的《秦淮景》而溜回妓院取琵琶弦的豆蔻、在被日本兵趕到地窖入口上又轉而向別處跑去(為了不暴露已經藏在地窖中的金釵們)的女學生們、那群為了救出女學生而被全殲的國軍戰士、那個藏在草堆里被日本兵的刺刀狠狠刺中卻連一聲也不出的女學生、甚至是孟書娟的「漢奸」父親,這些個人物哪一個不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哪一個不夠悲壯?「金陵十三釵」是這個故事中最令人惋惜愛憐的一群,是影片藉以大書特書的商業賣點,但從更寬闊的胸襟來看,她(他)們和在這場戰爭中所有用善良和勇敢對抗槍炮和刺刀的中國人無異。在這裡要感謝張藝謀在結尾很好地hold住了,電影在最恰當的時機戈然而止,讓世界只記住了這群金釵的美麗,而不用去親見醜陋的結局。

最後回到最佳外語片的提名話題上,個人感覺是得獎的機會不大,提名就是最好的肯定。Hope for the best.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