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來來去去路過

2011-12-18 12:19:10

商女不唱後庭花


        一直以來,我對於戰爭體裁的影片都很排斥,殘酷無情、鮮血淋漓、橫屍遍野、獸性迸發,光是想像都已經足夠讓我毛骨悚然,更不用說這一切要以全螢幕的形式充滿視野了。所以,我以為《金陵十三釵》我不會去電影院看,可是長久的壓抑引發衝動任性,讓我破了這個例,而衝動的結果是,我不得不要熬夜,寫下這篇影評。
        剛聽說老謀子要拍抗日體裁的電影我還挺驚訝的,可能是因為他早幾年的作品已經留給我太過商業和浪漫的印象,他猛地一轉型,我還真是不習慣。當然我無法猜測他的意圖,我只是想,如果《金陵》拍的好,老謀子或許可以在一片刮目相待的眼神中,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如今看完《金陵》的我,唯一的感覺是,老謀子在商業片那兒繞了一大圈,終於繞回來了。
        《金陵》改編自小說,我沒看過原著,但不能否認的是,這真是個好故事。來自秦淮河的十二個妓女和一個男孩,在戰火紛飛、國將不國之際,以殘忍的一命換一命的方式,換回了十三個女學生的倖存,影片沒有交代這「十三釵」的結局,但這沒有結局的結局,或許就是最好的結局。
        故事從女學生書娟口中娓娓道來,那口「吳儂軟語」般南京話,乾淨純真的如學生們不經世事的眸子一般,成為整部片子最為撫慰人心的元素之一。而同樣的語言,出自那群秦淮河的女人之口,卻又顯得那麼攝人心魄,如同她們眼角那一抹纖細的眼線,將女人們的妖嬈香艷,勾畫的恰到好處。這語言顯然勝過了英語,雖然英語在片子裡是最重要的線索,決定著姑娘們逃出生天的命運,聽起來縱使沒有日語那麼刺耳,但強烈的違和感還是讓我對其頗有微詞,當然這與演員們的發音無關。南京話在片尾的《秦淮景》一曲中,表現到了極致:女人們換上了清純的校服,指如蘭花,身段優雅,和著染血的琵琶,軟軟糯糯的唱起生命的「後庭花」。女人們唱的認真,學生們聽得細緻,從書娟的眼裡,觀眾也有幸看到女人們身著鮮艷旗袍邁步而來的美景,縱是同樣身為女人的我,也不由得要醉了。這一幕,極為浪漫。
        是的,浪漫。
        老謀子將一部南京大屠殺體裁的電影,拍的極為浪漫。
        不說教堂里,透過彩色的玻璃映在女學生面上斑斕的光;不說走廊上,玉墨離去時纖細的腰和搖曳的臀;不說地窖里,女人香肩半露倚在床邊指間那忽明忽暗的煙;不說換裝時,女人們被圈圈纏繞的胸和學生們痴痴的眼;不說訣別時,玉墨隱入黑暗那悲慼又慰藉的笑靨;不說約翰逃出死城後,充滿血絲的眼中噙著的淚;只說那死亡,士兵們甚至連槍都來不及舉起,鮮血就和軍被上的水珠一起飛濺;鮮血順著頭髮不斷滴下,豆蔻死去的側臉特別的美;而李教官用身體拉響了所有的手榴彈,五彩的紙和斷壁殘垣一起炸碎,飄揚在空中竟像禮花一般。是的,就連死亡,都很浪漫,至少在畫面上。
        寫到這裡我在想,也是,如果老謀子不浪漫,那真就不是老謀子了。不過在《金陵》能浪漫得起來,也真真難為了他。
        在人物性格塑造上,還算合情合理過得去,劇情的發展與人物性格的發掘過程結合得比較自然,刻意雕琢的痕跡較少。約翰玉墨的份量大,人物豐滿,其他角色雖然著墨不多,但也算得上鮮活,最讓我滿意的是,老謀子沒有企圖顛覆日本人的形象,日本人仍舊是十惡不赦的鬼樣子。演員都是新人吧,因為除了佟大為,演職人員表裡面我沒有一個名字是熟悉的。佟大為在片中的表現可圈可點,送傷員到教堂被女人們數落的隱忍和在門外聽唱詩還皮鞋的哀傷,都表演得很到位。而倪妮演的玉墨也是極好,嫵媚風塵又不乏柔情傲骨,典型的頭牌角色,帶領眾妓女決定「幹一件有情有義的事改改古人的罵名」時神情,大有亂世俠女風範。其他的演員演技上雖略顯青澀,但角色終是演活了,這就夠了。
        最後說說電影配樂吧,片頭我注意到有特邀的小提琴演奏家,可見老謀子對配樂的重視程度。整個片子以絃樂和鋼琴為主,輔以唱詩和民歌,將片子襯托的悠遠且哀傷。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女學生的唱詩與妓女們的《秦淮景》所形成的鮮明對比,兩種音樂的不同更預示這兩者命運的差別。還有「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亡國之曲,在影片中雖然不聞其聲,但寓意依舊深刻,妓女們在生命最後時刻唱的會不會也成為中華民族的亡國之音,誰也不知道。
        總而言之,《金陵》是認真拍出來的電影,值得細緻一看。
        以上,是我在深夜寫下的《金陵》觀感,睡了,晚安。
        
                           寫於 2011年12月18日 凌晨 4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