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少年U2的搖滾旅程--Killing Bono

杀死波诺/少年U2的摇滚旅程(台)/我是波诺的分身

6.3 / 6,573人    114分鐘

導演: 尼克海姆
編劇: 迪克柯萊蒙
演員: 班巴恩斯 拉爾夫布朗 傑森伯恩 山姆科里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瑪麗蓮·孟獲

2011-12-18 20:00:54

我仍未找到我所追尋


搖滾樂隊的紀錄片總帶著那麼點煽動性。幾個年輕人,學校畢業,無所事事。在酒吧、街頭或者音樂現場偶遇,機緣巧合下擦出靈感火花。然後就是第一次合練、第一首作品、第一次登台、第一張EP、第一份合同、第一張專輯、第一次巡演……傳奇就此誕生,就在我們平日走過的路上。

大學的時候看完這種片子,我還會抄起吉他撥拉那麼幾天,意淫自己面對Live House 洶湧的肉體海洋,面前一排精巧的效果器。我給自己設計了無數絕妙的開場詞和結束語,但歌兒卻一首都寫不出。後來,那把吉他壞了,音再也調不准。而它尚能歌唱的時候,我基本連弦都按不住。

這就是了。年輕總有做夢的權利,也有隻靠夢想就能快樂的權利。然而時過境遷,夢想總要放下,生活在你面前愈演愈烈。你總要有一天面對和承認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平庸,改去追尋其他更適合你現狀的東西。

Killing Bono 就是這樣一部搖滾歷史上罕見的反英雄電影。U2 是朋克運動之後,搖滾圈最重要的樂隊之一。你無法忽略他們,歐巴馬就職的時候甚至都邀請U2 來演唱。當這樣一支天神樂隊的高中同學,肯定是頗有滋味的經歷。

Neil 是個搖滾狂人,同時是個虛榮心極強的大話精。Bono 邀請Neil 的弟弟Ivan 去作樂隊的節奏吉他手,卻被Neil 一口回絕。Neil 想的是,自己玩更好的音樂,把更多的妹子,簽更大的合同,出更多的唱片……讓兩兄弟壓過U2 的風頭。誰知U2 借力愈發成功的時候,自己卻經歷各類波折。演出被攪黃,音樂不被認可,找投資方卻扯上當地的黑社會……兄弟倆一貧如洗去倫敦闖蕩,終於擁有了一小批粉絲的時候……U2 已經在和The Who、Queen、Sting、David Bowie 一起演出。他們已經成為遙不可及的巨星,自己卻仍在底層掙扎。自尊心讓Neil 背著Ivan 和樂隊成員拒絕了U2 一起演出的好意,卻讓自己的本身已經窘迫的環境愈加悲慼。U2 愈升愈高,留給Neil 的陰影也變得無限巨大。Neil 的自尊毀掉了樂隊的前程,也讓他的生活崩塌。最終,憤怒的Neil 將一切的原因歸於Bono,而殺死Bono,是不是可以結束這一切?

心理學上,Neil 自大狂和偏執,導致了他強烈了外歸因傾向。一切的失敗和不如意,都是U2 和Bono 的成功導致的。成為搖滾巨星的U2 是Neil 的心結,是奪走他聲明和成功的元兇。他樂於貶低U2 的創作獲得低劣的滿足感,卻從未想過自己的音樂做的如何。U2 一步一個腳印地、如同傳奇一樣地走遠,自己寫的歌卻爛得只能在Strip Bar 裡面上演(片中早期Neil 和Ivan 的樂隊爛的要死,後期更名Shook Up 後則好了很多)。相比之下,弟弟Ivan 更像個純粹的音樂人。這或許也是為什麼Bono 開始時會邀請他加入U2 的原因。Ivan 專注創作,善良單純,一直跟著哥哥混跡。當他發現哥哥欺騙自己的時候,雖然也有過憤怒,但終歸原諒了他。就像Ivan 和Bono 的談話中說的,Ivan 自己並不後悔沒有加入U2。因為Ivan 清楚,命運和生活只屬於自己。而作為自己,永遠沒必要一定成為誰的翻版。

如同最後Ivan 向Neil 喊叫的那樣。在Bono 的見面會場地的廁所裡,Neil 聽著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大吼,這個裝B犯,他還好意思唱他還沒找到想要的東西!而Ivan 則反駁,你根本不知道Bono 想要什麼。他只是擁有了你想要的東西而已。

我對U2 並不了解,只能說聽過他們大多數專輯。但他們的歌曲裡面,呼籲反戰、平等、消除歧視、自由、博愛等等普世價值的內容隨處可見。相比之下,Bono 想要獲取的,的確不僅僅是聲明和地位而已。

相比片中已經出版The Joshua Tree 的U2,兩兄弟的Shook Up 只能是小打小鬧。而片子開頭,U2 在第一次巡演歸來的車上鄭重其事地改了樂隊名字並起了藝名,開始了腳踏實地的創作和奮鬥。那時,Neil 還在仗著自己更好的外形和更潮的裝扮嘲笑他們。這裡面講的,其實還是那個頗為簡單的道理:偏執和抱怨並不能帶來成功,還會嚇跑偶爾才會垂青你的幸運。更通俗並讓人噁心的說法就是,成功是百分之多少的努力和百分之多少的天才……這個百分數每次老師說的都不大一樣。

射殺Bono ,總讓人想起另一位被歌迷射殺的巨星John Lennon(這個事件在電影中也出現了)。相比之下,Lennon 的死是一場真正的悲劇,而Neil 的暗殺計劃則完全是一系列意外導致的。本片有個煞有介事的沉重開頭,卻通篇都在不動聲色地搞笑。英國式的黑色幽默遍佈其間。但調笑之餘,也在一點點浸染出Neil 和Ivan 兄弟命運的苦澀。本片大可放給那些和弦都記不住,天天嚷嚷組樂隊的小青年兒們學習下。敬告各位,搖滾有風險,入圈需謹慎。

個人認為最經典的對白——製作人聽完Demo,字字珠璣狀地說:流行音樂,主要表達的主題是,幻想和辣妹上床,和辣妹上床,以及回憶和辣妹上床。你們的歌嘛,聽起來像是……強姦。Neil:某種程度上說,是的。但是換個角度看,我們想表達的是性焦慮的主題。

笑噴了我。

片中最後U2 見面會時放的歌,即U2 最優秀專輯The Joshua Tree 裡面著名的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我並不能說非常喜歡U2 這個樂隊,但這首歌卻是我最愛的歌曲之一。個人認為,它的存在可以讓很多The Beatles 的名曲失色。

U2 The Joshua Tree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I have climbed highest mountains
I have run through the fields
Only to be with you
Only to be with you

I have run
I have crawled
I have scaled these city walls
These city walls
Only to be with you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I have kissed honey lips
Felt the healing in her fingertips
It burned like a fire
This burning desire

I have spoke with the tongue of angels
I have held the hand of a devil
It was warm in the night
I was cold as a stone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I believe in the Kingdom Come
Then all the colors will bleed into one
Bleed into one
But yes I'm still running

You broke the bonds
And you loosed the chains
Carried the cross
Of my shame
Oh my shame
You know I believe it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But 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



PS:Bono 的演員馬丁 McCann 還是頗有幾分像Bono 本人的。尤其是他戴上眼鏡後,下巴的形狀和嘴角的弧線真是像極了。可是眼睛兩個人有不小的分別。Bono 本人的眼睛要小得多。另外就像豆瓣上朋友說的那樣,我也不信Bono 本人有電影裡這麼好人。

PS2:影片結尾處有一些錄像資料,是真實的兩兄弟和樂隊的一些現場錄像和海報什麼的。至於他們到底爛不爛,可以自己參考一下。

PS3:我在一個很爛的樂隊裡打過鼓,在學吉他失敗後自己買了一把貝斯彈得還湊合,但至今沒和樂隊合練過。至於吉他,我還是按不住和弦。


謹以此文紀念Pete Postlethwaite。這位老戲骨於2011年1月3日因癌症在英格蘭去世。Killing Bono 可能是他帶病出演的最後一部電影。在片中,Pete 飾演了白痴兩兄弟在倫敦的房東Karl,一個可愛的老Gay。感謝這位老人在生命最後的表演里,帶給了這個世界多一點的歡樂。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