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ir

放牛班的春天/歌声伴我心(港)/唱诗班男孩

7.8 / 67,915人    97分鐘

導演: 克里斯巴哈蒂
編劇: 克里斯巴哈蒂
演員: 法藍柯波蘭德 尚巴堤莫里耶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Anastasia

2011-12-19 06:27:00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關於這部電影,其實情節,框架,敘事手法都很老套。一群邊緣外的問題少年,陰暗且破碎,不斷地惹是生非,習慣了被體制者體罰,習慣了彼此嘲笑玩弄,習慣了互相攻擊迫害,在他們的世界裡,沒有關愛,沒有尊敬,沒有理解,在老師的眼裡,他們是一群沒辦法教育的失足少年,叛逆,一無是處,直到馬修老師的到來,他們變成了天使。我想說,其實他們本身的都是天使,只是僅有的體罰式的教育淹沒了他們善良的本性,也忽略了他們崇尚愛和關懷的心理本能,只有尊重,真正的關懷才能喚起他們沉寂在心底的渴望和夢想。
  
    我很能理解那群孩子,仔細想想,小時候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呢?包括現在,我們依然期待在新學期能夠遇上好老師,不掛我們科,放任我們自由,每天的課就是看電影或是真正教會我們些什麼,專業技能,職場挑戰方法。其實,我很難想像他們是如何過來的,現在我們遇見了一隻讀經書的老師就會不停的抱怨,還曠課,早退,在課堂上肆無忌憚,想想他們,我們是無比的幸福,何況他們還真的只是孩子。所以那裡的孩子只是折翼的天使,還沒有遇見他們的守護神,還沒有找到能夠喚醒他們沉睡的夢想的力量,也沒有找到發現他們善良靈魂救贖的歸宿的路。

    我清楚地記得小學期時因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做錯被老師罰站,她還擰我耳朵,很用力,所以可以很明顯的分清楚愛與體罰,於是我很不喜歡這個年輕的女老師,幾乎沒人喜歡她,原因很簡單,她喜歡體罰學生,我算是輕的呢,大冬天裡,有些同學離家遠,所以要早早的起床,這樣久而久之,耳朵常會被凍裂,有一次老師直接將同學的耳朵擰破了,流了很多血,而這位老師卻沒有絲毫的愧疚,甚至連個抱歉的表情都沒有。小時候,我們都侷限在這樣的環境中,老師比父母還大,父母的眼中一般都相信老師,很少有家長會相信自己的孩子,無論什麼事,首先不問青紅皂白,先劈頭蓋臉的把孩子批一頓或是揍一頓。誠然,遇見這樣的老師,我們也只有熱氣吞聲,只因她是老師,我們永遠都處在被動地位。當然,我們也是天使,後來我們就遇上了一位好老師,直到我們小學畢業。上初中的時候,聽同學說起那位兇狠狠的女老師,說她成為了鎮上超市的售貨員。而我們這些孩子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和未來,都在努力為自己的夢想奮鬥。

    當然,人生當中遇到像馬修這樣一位老師的機率是很小的,因為很多才華橫溢道德高尚的老師都流向了其他的行業,國家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嚴重比例,教師成為了最貧瘠的行業。影片中顯而易見的雙贏的局面,馬修老師給孩子們帶去了音樂,而那些孩子則給馬修老師帶去靈感,給了他一片創作的天堂。音樂是秩序美的代表,通過合唱的排練和學習,孩子們逐漸認識到了除了內心業已存在的「壞我」之外,還存在一個相互禮讓相互友愛的「好我」。而隨著群體行為的改善,老師們的圖式被打破,新的社會關係得以建立,新的認識以及做人體系得以改善。當然,也有失敗的例子,比如蒙丹。他未能融入新的群體,原本的畸形價值體系反而在體罰中被加強,最後縱火焚燒了學校,成為社會的危險分子。但縱使蒙丹,我也覺得他是可以被救的,他只是為了報復,警察帶走他的時候,他去馬修老師的那一笑,我彷彿看到了希望,雖然我知道那是不屑。

    莫翰奇走出了那個叫做「池塘」的地方,去了里昂的音樂學院,從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貝比諾也終於等來了自己的星期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家,馬修給那些孩子帶來了春天,當他有一天要離開的時候,才發現彼此的不捨,那一張張寫滿祝福與思念的紙飛機,在風中飄揚的動聽歌聲,窗戶邊沿不斷揮舞的小手,是馬修老師所有努力的證明,無論是老師,還是孩子,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最後的最後,校長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像個裝在套子裡的人,顯然他成為了邊沿人群,不得不收拾東西走人。

   最後,我想說,每個孩子都是天使,請還他們一個春天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