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虎折

2011-12-19 07:07:29

不如讓我來告訴你《金陵十三釵》為何值得我們尊重


        1,金陵給我最大的感覺是,低調而華麗,隱忍而內斂。張藝謀自打《英雄》開創商業大片先河之後,就在華麗佈景,高調行事。還因其僅著重視覺美學而落得個「團體操」大師的罵名。而面對南京大屠殺這段歷史,他的態度是謙遜的,影片風格是沉穩內斂的,劇作結構上是以管窺豹,將殺戮與殘暴架空到人的恐懼心理這一精神世界上,點到即止的。這是編劇功力所在。
        2,戰爭所牽涉的正義與非正義,人性與反人性。在是否批判的立場選擇上,影片並沒選擇單純的讚揚一邊斥責一邊。張藝謀在首映典禮的結尾,特別向影片中的日籍演員致謝,他說「他們接受這樣的影片,其勇氣值得我們尊敬」。日本右翼勢力在國內的強大與猖獗,可以想像,這些日籍演員恐怕已背上了日本民族「敗類」「恥辱」的罵名。
        3,那首日本童謠《故鄉》一段落意在為戰爭的殘酷增添一抹溫暖的色彩。軍人服從於國家暴力機關,他們需服從於國家意志。「That is a military order, I'm sorry.」。個人皆是時代犧牲品,吾等皆是時代的棄兒。
        4,張藝謀習慣大場面,但卻也習慣於小故事。金釵的人物設置簡潔而有效。每個人都在影片結尾完成了所謂的「人物弧光」,即做出了性格的改變與思想的矯正。約翰之前是唯利是圖見錢眼開;秦淮河的女人們是只膚淺的關心打扮與庸脂俗粉;教會的學生們對妓女們的鄙視和唾棄;三方皆在教堂里完成了溝通、理解與生命權的置換。 而不得不提的還有父親孟先生一角的設置,劇情結構上,最為關鍵的修車工具和「通行證」因父愛而得;被子彈打穿腦袋的那一瞬間,父女倆的命運因誤會而顯得荒誕而無力。玉墨的出淤泥而不染,香蘭的極度愛美,豆蔻對田園家庭的嚮往,小蚊子的怯懦和「不偉大」,紅菱對玉墨的不服氣,人物各個鮮活而真實。他們的潑辣放蕩,在最終熱淚盈眶的那句「我媽要是看見我這個樣子,會高興死的,我們家就是缺個讀書人」中,變得可愛而溫柔起來。
        5,書娟的第一人稱獨白,在我看來,是說出了中國人的心裡話。「那個時候,中國軍人因為缺少坦克等有效裝備,所以只能 拿命 去拼」。李教官的部隊成員一一犧牲,而他苦苦守候在教堂會,只為保護這最後一片淨土。他以一敵百的英勇壯舉,在戰術戰略上,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的智慧與勇氣。她的一些認知,是在詮釋和反思,以一個幼小單純的視角向世界坦白,中國人,是怎樣遭遇這場戰爭的,是用怎樣的心情被迫書寫這段悲劇。
        6,約翰是入殮師(恰巧,日本影片《入殮師》曾獲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他妙手回春的化「風塵」為「單純」,他從對死亡的司空見慣見怪不怪,到拒絕同胞的共同逃離而擔起拯救中國人的責任。生命的含義在他心裡重新被定義,在戰爭中其身份也逐漸調整為一個「Godfather」,這不是宗教意義上的(那個未露面的「落跑」神父),而是實際操作層面的。那張western的臉,就是生命的保證。
        7,我尤其喜歡約翰對長谷川大佐say no的那些話:「這些孩子已經國破家亡,你卻要她們為造成這一切後果的敵人慶賀」;唱歌的另外一個目的再往前推進時,我們才明白唱歌幌子背後的「慰安婦」功能。以前有個說法說是最願意做唐代女人,胖了反而是美;我猜,最不願意做三十年代的南京女人,因為不論年輕還是蒼老,皆被物化成宣洩獸慾的死屍。
        8,影片將女人和女孩置於對立位置是巧妙的。對女性的審視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在東方或者西方,長久以來都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議題。而影片中,將二者合流,融會貫通,姐姐保護妹妹,世俗回歸童真(童貞?)。保存的不僅是那張處女膜,而是民族的希望、崇高與神聖。
        9,《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陰沉老宅里有民俗程式的展現和神秘東方氣韻的渲染。而金陵裡的教堂不做作,不濫情,老老實實靠密集的情節點推進。在慢鏡頭裡,色彩絢爛的窗戶被子彈打穿,破碎了一地的宗教幻想;照亮秦淮河女人們美麗臉龐的鏡子被狠狠摔碎,是為了用利刃反抗日本的蹂躪強暴。這些為數不多的「視覺亮點」絕非炫技,卻是真切貼合那些被破壞的不完美的過去。
        10,即使金球獎和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最終沒有落入金釵口袋裡,我們也不必難過。因為獎盃應當是鼓勵並支撐我們認真創作的精神豐碑,金釵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中國電影面臨商業轉型期所暴露的問題和軟肋,以致被公眾輿論嘲笑和鄙視,是歷史之必然。而作為觀眾,這一次我們應當有自信給自己滿分,給張藝謀極其團隊一篇毫無保留的溢美之詞。我從未質疑過張藝謀的導演功力和藝術領悟力,他紮根於黃土的那份對家國的情懷,他不卑不亢的在電影領域的創新與嘗試,絕對值得尊重。
        11,我從來沒有這麼坦然的覺得「妓女」一詞,沒有侮辱,沒有卑賤。在此之前,我都十分避諱地選擇用「性工作者」這一中性代稱。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是點睛之語;《秦淮景》的靡靡之音唱的哀婉而不憂傷,從古代文人時代開始,妓女在文學作品中就是有情有義,在放蕩的罵名中卻執著追求真愛,襯托的那些孱弱的男人們可笑可悲。在金陵最後定格里,她們的步伐妖嬈,笑容燦爛,生命如花一樣熱情綻放。中國女性的偉大與犧牲,四兩撥千斤的撐起一個時代的傳奇。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