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XMan

2011-12-19 07:32:45

超出你的預期


滿意者,超出預期也。

這是一條比我們想像中更加具有普適性的真理。指導之一,不能讓別人有預期。比方說講笑話,你不能讓對方在你沒講的時候就一副含哈待笑的神情——到後來這笑很可能就難產在口中出不來了;比方說給女生送禮物,不能事先讓對方知道你要送——這是最佳實踐,即使是一個小禮物也能讓對方開心。倘若不小心洩漏了,也只有一條路,超出她的預期,否則她反而失望。

初中時我對周杰倫出演《頭文字D》毫無期待。待看到其宣傳片,其視覺效果精彩程度超過我想像,於是決定到影院一看。結果興緻闌珊而回,以為宣傳片的精彩只是冰山一角,沒想到已然是全部了。體驗起伏,其實無非是期望在作祟。

此現象亦適用於張藝謀以及他的影片。有件事情咋看起來非常奇怪,張藝謀在國內導演里說是首屈一指並不為過,可是豆瓣里網友們談起他,竟多是一些或失望或鄙夷或恨鐵不成鋼的姿態。彷彿豆瓣網友個個才高八鬥,隨便揪一個都能秒殺老謀子。

這種現象歸根到底也是兩個字,期望。正是因為張藝謀頂著國內第一大導演的光環,才使得他拍出來的片子即使水準不錯,也很有可能不令觀眾滿意甚至被眾口討伐。

而13釵在豆瓣的評分竟然衝上了8點幾,也是在他拍了一系列爛片,觀眾紛紛在電影上映前打出一星以表示不抱期望之後,他此次顯出了誠意並且影片質量也確實不錯。於是好評又如潮了。

回到電影上面。南京大屠殺的背景,已然讓觀眾對影片的壓抑、催淚、戰爭等元素有了一定的心理預期,如果張藝謀繼續走這種路線,觀眾就等著你如何把陸川比下去,這無疑是吃力不討好的。所以張藝謀把目光對準大背景下的一個邊緣群體,走差異化競爭路線,繞過觀眾的心理預期。PS:其實本片的槍戰場面還是可以讚一個!

人們已經習慣了電影裡的英雄主義,尤其在好萊塢的模式里幾乎是無英雄不大片。觀眾已經習慣了,沒有最英雄,就看你如何更英雄。這時候,張藝謀選擇把目光聚集在一個傳統觀念中最低賤的群體——妓女,無疑避開了人們對英雄的預期。英雄你們看多了是吧,這次我講述個妓女,問你們有心理預期沒有!如果影片講述的13個女超人,那觀眾就等著看你拯救世界,只剩下感官衝擊的效果了。但換成13個妓女,那就新鮮了,而且這種身份的落差使得英雄行更加地震撼人心,且看13個妓女如何做出英雄之舉。


即便如此,也還有我等觀眾中的妖孽,進場就提高預期築好心理防線,等著看你老謀子如何把我的淚催下。本片最大淚點,無疑是眾釵們赴生死宴之前的一曲秦淮曲。話說,當時我還是貢獻了幾滴眼淚的。張藝謀畢竟有兩把刷子,如果一味地展現眾釵們的高風亮節狹義風骨,企圖依靠感人台詞的話,那就屬於跟我心理預期硬磕。此時最好的同時也是最經典的手段,莫過於筆鋒一轉,展現13釵的風華絕代迷人風情。那我們的防線便不攻而破,轉而自行品味個中悲情。


「要揭示,不要解釋」。解釋是蒼白的,越解釋越虛偽。揭示而不解釋,觀眾便會自行詮釋。人是很喜歡自作聰明的。就好比追女孩子,如果你只會吹牛逼併且讓她看出來了你在吹,那你就剩悲催。如果你故作低調同時又顯露自己的優秀讓女孩子知道,那即便後來你再怎麼解釋也改變不了你在她心中的牛逼形象了。


悲喜劇之所以最悲,便是因為用喜劇化解了觀眾的悲劇預期,並且充分利用了觀眾的自行詮釋自作聰明。


相信很多人都關注到了影片的後勁不足。13釵們赴宴的場面被整體省略,令眾多男士扼腕。其實這也屬於情理之中。如果這場戲加上去了,勢必成為影片最高潮(虛虛地問是我小人之心嗎?),但由於前期的催淚效果已然推高了觀眾的預期,因而這場戲必然費力而不討好。搞不好整個電影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於是乎就留給觀眾自行想像演繹吧。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