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小陶

2011-12-19 08:15:54

關於2011年12月17日晚觀看金陵十三釵後的一些想法(劇透,慎入)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主要角色:女學生15個(開始時被刺死一個,教堂死了兩個)+男學生1個

                 失足少女14個(當中死了兩個)

                 中國軍人15個(大概,13+2)+1個撿到的小孩

                 日本強盜若干

 

語言:國語,南京話,上海話,英語,日語

 

故事摘要:1937年冬的南京城,屍骸遍野,血流成河,屠殺還在繼續。教會裡的十三四歲的女學生,秦淮河畔的風塵女子和美國人約翰先後走進了一座教堂。隨著日本人的到來,教堂的平靜很快被打破,女學生被強行要求去參加日本人的慶功會,這顯然是一條不歸路,女學生不甘受到凌辱,準備集體自殺。就在千鈞一髮之刻,「十三位」風塵女子挺身而出,代替女學生,去赴那死亡之約……

 

關鍵詞:貝爾;倪妮;老謀子;愛國主義教育片;



這部電影想看了很久,同日上映的還有龍門飛甲,作為學生,時間和財力還是受到一定的限制,最後我還是選擇了十三釵。其實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更多吸引我的是影片的男主角克里斯蒂安·貝爾,我很喜歡的演員,跟諾蘭合作的《蝙蝠俠》、《致命魔術》,還有他得獎的那部《鬥士》,都是他的代表作,用顏色來形容他所演過的角色就是黑色,黑暗騎士,魔術師,吸毒拳手,到現在穿著黑衣的教父。從影片開頭的二流子到最後的神父,個中傳承變化,貝爾都表演得很到位,影帝的頭銜畢竟不是浪得虛名。倪妮所演的玉墨很驚艷,秦淮河頭牌的風情,倪妮完全能hold住,我不僅佩服倪妮的演技,更要佩服老謀子的看人、用人。她的角色其實讓我想到了《南京,南京》中的江一燕,同樣是驚艷,同樣都做出了一個偉大的決定。說到這,我想把《金陵十三釵》和《南京,南京》做一下對比。相對於《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所講的人性更加側重的是人性的一種昇華,從小混混到高尚的神父,從「下賤「的妓女到後來的挺身而出,反映入性的好,人性的善良,人之初性本善。而《南京,南京》(時間略有點長,影片有些情節記不住了)所講的人性更加的寬泛,陸川導演可能想表達是所有人都有人性,是戰爭把人改變了,當中也有挺身而出的人性,有臨陣脫逃怕死的人性,尤為重要的是還想說明日本人還有人性,最後那個日本人把兩中國人放了,然後自己自殺了,因為他很迷惑……個人覺得陸川導演所要講的人性有點偏大,太寬泛了,要想把握好整體有些困難,因此結構稍有些鬆散,看起來、理解起來稍有些混亂,沒有體現出層次感,雖然《金陵十三釵》整個敘述的結構也很平淡,感覺少了一點點的高潮,或是感情的宣洩(也許是老謀子是特意為了突出影片中的壓抑),但從導演想要表達出來的意思這個角度來說,《金陵十三釵》能看出重點,能看出層次。

 

可能是最近看的電影節奏都比較快,看這種節奏較慢的電影,我狀態進入得略慢,但最後的感受還是蠻深的,用人人上的一句話就是,現在要看多少電影才能看到一部好電影,而我想說的是要看多少國產電影才能看到一部相對較好的電影。這裡順便提一下《鋼的琴》,很不錯的小成本電影,比很多所謂的大片要好得多,在國外得了獎,在國內的票房居然連成本都沒有收回,推薦下,也請大家多支持和關注小成本的好電影。

 

電影畫面中的光線運用得非常好,可能是最近開始學習拍照的緣故,看電影的時候會有意無意的關注這些東西,太陽光照射進教堂時引起的丁達爾效應,光線透過教堂斑斕的窗戶照射在演員們的身上、地上,很美。也可能是理科生的緣故(這次是裝文藝青年),我看電影時更注重的是電影的邏輯、結構和細節,所以在我的眼中,我更推崇《全面啟動》、《原始碼》這類的電影,雖然像十三釵這類的電影也常看,但是理解得沒有別人那麼深入。因此,在我看來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它的邏輯性沒有問題,結構也比較簡單,屬於第一人稱回憶敘述型的吧,結尾結的很不錯。影片中的許多細節還是很值得品味的,開始那次戰役中,一幫人中國軍人為了接近坦克,棉絮沾了水,擋在胸前,就直接往前衝,這個情形很熟悉,我聽外公講過這樣的事。前面說的那斑斕的窗戶,影片中有許多畫面都用到了,光線透過窗戶時的色彩,子彈穿過窗戶的一瞬間,還有最後那個畫面,鏡頭透過窗戶對焦到風塵女子身上,近處五彩大光圈映襯出江南女子那種風韻(更多的是想襯托出她們「下賤」身份所做出的不平凡的事),都很美。還有佟大為的死所引起的那個爆炸,可能是布店的原因(坐太近,沒看清),也是五彩斑斕,他的死有價值,有意義,很偉大,很光榮。還有最後砸鏡子的瞬間,一開始我以為是「碎碎」平安,後來發現我惡俗了,她們把碎鏡片,剪刀藏在胸口,準備到時跟日本人拚個魚死網破,其實最後的結局雖然沒說,但大家也應該能想到。太陽,最後那個學生躺在卡車(沒注意她的眼神),看到在太陽照射下的貝爾,是如此高大,如神一般;影片末尾,貝爾開著卡車向遠處駛去,畫面中的太陽猶如生命、生活的新希望,陽光照射在貝爾臉上,這時看到貝爾的眼神,那眼神彷彿在說,恩,自己做了一件正確的事。

 

片中的語言不得不說是一大特色,從頭到尾的南京話對白,還有就是曹可凡說的一點點上海話。由於上學遷戶口的原因,對於像我這樣,以前的南京人,現在的成都人來說,這兩種方言聽起來格外的順耳和親切。當然也有可能是遠離家鄉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片中的豆蔻和小男孩的一段對話很有意思,

豆問:「你叫什麼名字?」

男孩:「浦生。」

豆說:「浦生就是浦口生的吧,我老家也是浦口的,我們是老鄉。」

畢竟在南京浦口這個吊地方呆了四年,還是有感情的。這段對話把本來游離在電影之外的我帶入了電影,我想像著在電影裡我也有個角色,並對男孩說,浦生,別怕,還有哥。好電影能引起人們的共鳴。

 

當中還有一些鏡頭讓我深思,即使在戰爭那樣的情況下,我們國人還時不時內訌,學生與學生的埋怨、責怪,學生與風塵女子的吵鬧,當然大多是為故事內容的考慮,但是有一小部份反映出了國民的愚昧,珊儒和喬帥說的也很有道理,畢竟要考慮到當時人的文化水平。但是放到今日來看,如果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又一次經歷這樣的考驗,像我們這樣所謂的高級知識分子、大學生、黨員,有多少人能像little shit那樣挺身而出,同樣,捫心自問,我自己又能做到嗎?要知道:「You are what your do not what your say」。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還是很值得去電影院一看,過些天有梁朝偉的兩部電影《大魔術師》和《一代宗師》,還有陳坤的《錢學森》,想看看他能把錢老演成啥樣,對了,還有福爾摩斯,期待下,只是電影很多,錢太少,無奈。

 

我開頭寫的一些內容稍有些調侃,畢竟這只是一部電影,有些東西不需要太過認真,但是它所講的已經超過了電影本身。其實我真正想讓大家重視的是電影背後的那一段歷史,作為國人,我們永遠也不應該忘卻。記住,只有銘記歷史,才能改寫將來。

 

 

註:第一次寫「影評」,文采不好,也不太會寫,肯定有理解得不對的地方,而且很多只是個人觀點,大家看了一笑了之,不要糾結。最後感謝占俊傑和蔣璐君同學晚飯都沒吃幫我買的票,我還欠你們si塊錢。

 

參考劇情和電影:

[1] 陸川,《南京,南京》。

[2] 豆瓣,《金陵十三釵》劇情簡介。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