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T的文藝范

2011-12-19 18:29:07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金陵十三釵觀後感
偌大的電影廳,觀者寥寥,中午十一點五十,我在這裡——深圳保利國際影城,觀看張藝謀的最新電影《金陵十三釵》。
關於這部電影的是非與好壞,網上已是鋪天蓋地的評論,有贊自然有彈,眾口難調,這也可以理解。但若是譁眾取寵近乎無理取鬧似的彈,則讓人不喜了。比如我觀看的這場,人數如此少,估計有些媒體見到了,必定會在頭版頭條醒目標出:《金陵十三釵》上座率不足一成。這樣的標題夠爆炸,夠吸引眼球,卻缺乏事實的依據。中午的時候,大家都忙著去吃飯,又有多少人會在午飯時間來看電影呢!不信?君不見下午三點的排期 ,《十三釵》的票早已售馨,想再看,只能等到四點多去了。而且,票價比中午檔的還要貴20塊錢。
還是先談談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吧。這是我近十年看過的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唯有唯一。緊湊有致的劇情,考究的服飾、眾演員精湛的演技……張藝謀拍出來的畫面依然美輪美奐,無論是電影開頭的大霧城破、烽煙戰火,還是劇中金陵十二釵們穿著校服演唱《秦淮景》的場景,再到電影結尾,十三位鳳凰涅磐的金陵女子(其中有一位為男子喬治所扮演的女子)從容就義的影像,都可看到這部電影的誠意,看出導演的用心。
視死如歸的士兵,純樸的女學生、浪蕩不羈的神父,從釣魚巷走出來的風塵女子,若非那場殘酷的戰爭,他們的生活或許根本不會有任何關聯。他們本屬於不同平行線的人物,不會也不可能交集在一起。但殘酷的戰爭讓他們相遇,士兵們為了保護女學生紛紛慷慨就義,人肉炸彈讓人動容,佟大為飾演的軍官最後利用地勢之利與日本鬼子同歸於盡更讓我落淚。女學生跑進教堂避難,貝爾飾演的殮葬師也躲進教堂里,他看上了神父逝世後留下的那張大床,他渴望在教堂里能搜到一些值錢的東西,比如錢,比如葡萄酒……然後,便一走了之。女學生的生死干他何事,南京大屠殺干他何事,他本就是個浪蕩子,他本該與這場戰爭無任何干聯。從釣魚巷走出來的妓女們也來到了教堂,她們放蕩不羈,她們把地下室瞬間變成了她們的遊樂場,依然聲色犬馬、釵光鬢影、雲霧繚繞,彈琴的照舊彈琴,打麻將的繼續打著麻將,還有那只可愛的貓兒,在逼仄的地下室裡,居然也怡然自得。是啊,「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千百年來她們的身份早已註定,她們就是社會上最底層的那類人,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國破干她們何事,家亡干她們何事,若非避難,估計她們一輩子都不會踏進這教堂半步。
貝爾和她們調情,她們派出她們的大姐大——冷艷的玉墨出馬,玉墨只想利用他洋人的身份帶他們離開南京,到達一個安全的地方,繼續她們秦淮風月的生活。這就是她們的初衷,她們不是生來即英雄,世人本不憐見她們,連十三四歲的學生,見了她們也是鄙夷地說:那些女人,是從釣魚巷走出來的。她們又何必對這個世事太過關懷呢?
從殮葬師到神父的轉變,貝爾演繹得恰如其分,精彩之極。人性本是矛盾的,他也非生來就是一個英雄,他甚至對他所呆的中國沒有任何責任和義務,更多時候,他就像一個過客,哦不,他本就是一個過客。但人性的光輝恰在此時凸顯出來,在危急時分,流浪漢約翰變身成神父約翰,他也奇怪自己的轉變,「彷彿酒醒之後,我就成為神父了」。是的,那一刻,他已得到昇華,他不再是過客,他有責任,亦有義務保全這十幾個女學生的安全。
說到學生,不得不提的是書娟,影片全篇以她的口吻來講述,她是這部電影的眼,少了她,整篇故事便無法完整演繹下去。她之於玉墨,由深懷敵意到真心感謝,演繹得也是非常到位。書娟和玉墨的對手戲不多,但場場精彩,當剪成學生頭的玉墨和書娟共同出現在觀眾面前時,我們已分不清她們有何區別。玉墨也曾是清純女兒身啊,她們在這些學生的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她們不想讓她們去送死,所以她們代替學生去赴日本人的宴會,她們不想成為英雄,但那一刻,她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影片中,《秦淮景》第一次演唱是在逼仄的地下室裡,那時,她們準備剪去長髮,剪去以往的種種,忘掉過去所有的不樂。她們穿著簡樸的學生服,臉上不再濃妝,她們眉很細,眼神依然嫵媚,但演唱起來卻已全無風塵之氣。風雨飄搖後的麗日晴空下,她們難得清清爽爽地唱這曲《秦淮曲》:代表她們過去的、也寓意她們現在的秦淮曲。在書娟的眼中,她似乎看到了十二位裊裊娜娜的妙齡女子,柳肢微擺,蘭花指輕晃:我有一段情呀,唱給諸公聽……她們臉上散發著聖潔的光輝,她們的美麗,在那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
濃霧烏雲散盡後的巨大蒼穹下,書娟坐在教堂那面大玻璃下,陽光通過玻璃折射進來,色彩斑斕,美麗不可方物。這個世界,因為人性的美好,而變得更加真實和可愛。

觀整部影片過程中有喜有淚,但沒有刻意的煽情,也絕非有意的搞笑,那是一種隱忍的痛,是笑中帶著淚。導演將這一切處理得很到位,生怕某些情節會引起「愛國人士」的痛批:利用民族苦難題材賺觀眾熱淚;這麼嚴肅的題材居然情色當道,整部影片的格調低俗不堪,譁眾取寵……
這樣的言論,是某些影評人最熱衷引用的罷。電影未正式上映之前,同濟大學某朱姓教授就發表影評《十三釵的情色愛國主義》,在文章里,朱教授正義凜然地將張藝謀和這部電影進行了一篇批判,言辭之激烈,大帽子一頂接一頂地扣下來:「把大屠殺的教堂變成情場,把民族創傷記憶變成床上記憶,把政治敘事變成身體敘事,把血色戰爭變成桃色新聞,把重大苦難題材變成重要牟利工具,這種大義凜然的情色愛國主義,難道不是一種價值取向的嚴重失誤?」
好一個朱教授,當真句句鏗鏘,大義凜然得緊啊,但細看他的文章,卻又讓人不得不啞然失笑,對於一個連基本劇情都寫錯的人,你還指望他寫得來的影評是正確的嗎?毛澤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朱教授連電影都沒看過,就斷章取義、為了批判而批判地將張藝謀及其電影痛批一頓,果然是應了那四個字:譁眾取寵。看來朱教授的價值取向就是建立在毫無來由地逢張必批的理論上,所謂傍名人得名氣,好不容易抓到名人的一點小辮子,這下還得了,不痛批一頓怎顯得我見解不凡,卓爾不群?於是,不管事實真相胡亂批之,不論劇情真偽任意罵之。文人相輕自古有之,朱教授,你又何須淌這趟渾水,弄得自己名聲不保呢!
對於朱教授這種連電影都沒看過就敢大肆詆毀、大放厥詞的行為,我只能說,這是同濟大學的悲哀,更是整個中國教育的悲哀。
別罵我動不動就提到中國教育上綱上線啥的,你看,我這都是跟朱教授學的。

附《秦淮景》歌詞:
我有一段情呀
唱給諸公聽
諸公各位
靜呀靜靜心呀
讓我來
唱一支秦淮景呀
細細呀 道來
唱給諸公聽呀
秦淮緩緩流呀
盤古到如今
江南錦繡
金陵風雅情呀
瞻園裡
堂闊宇深呀
白鷺洲
水漣漣
世外桃源呀
……   舉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