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訊息
金陵十三釵--The Flowers of War

金陵十三钗/TheFlowersOfWar

7.5 / 56,313人    146分鐘

導演: 張藝謀
編劇: 劉恒 嚴歌苓
演員: 克里斯汀貝爾 保羅薛納德 倪妮 張歆怡
電影評論更多影評

[已註銷]

2011-12-20 08:24:56

看了電影《金陵十三衩》閒寫

************這篇影評可能有雷************

       今天看完了電影金陵十三釵,沒有吃好飯。

      很早就已經看完了嚴歌苓的小說《金陵十三釵》——紫色的書皮,某種顏色的隱喻。張藝謀還在封皮上作的推薦。看完之後就一直等待電影。或者說,更加期待電影。

      書雖然早已被壓在箱底,但記得當時看完時,心情還是很平靜的,雖然是血腥的歷史背景,但文筆卻淡淡的敘來,將戰爭與血腥的場面只是通過人的語言帶過,著重描繪發生在教堂中的故事。感覺像翻著發黃的書,沉重帶著感嘆、疑問,但並不是吶喊著。顯出一種美國民主式的思考模式。

      與書相比:

      1 電影的色調開始還遵循著原著的敘事情感基調,但隨後就按捺不住對商業利益的渴望,用各種戰爭和血腥的場面一次次的揪住觀眾,激發你的「愛國情感」,和對戰爭的憤慨。在這一方面無疑是成功的,因為沒有一個中國人,看到同胞那麼悲慘的死會無動於衷,這些同胞又是善良的豆蔻、用身軀抵抗敵人的軍官,甚至無辜學生,還有讓人憎恨又同情的漢奸。

       原書回味、深沉式的寫法,是為了突出「誰具有選擇某些人生或死」的主題,而這已被電影的更多的視覺衝擊所淡化,成為主題表述的一個環節——這也暴露出電影在表達方面的貪婪,它期望容納多層深意,這個放在後面說。

      2 電影對原著的改編,用意頗深,痕跡明顯。總的來看,改編是成功的,很多的情節被安排的非常緊湊,還有原著似乎突兀的地方也被改編者巧妙的串成有用的:原著中教堂裡的大破車是被日軍搜走的,除了說明日軍同志的野蠻,這輛車用處真不大,改編後,車成為女學生逃跑的關鍵點,而且憑著這輛車,漢奸同志的形象也被全面的刻畫了(為了讓學生們逃,冒險送維修車的器具等等,雖然還是有私心)。

       說痕跡明顯,是因為改編後的電影,更符合西方的口味、西方的思想價值觀。原著談戀愛溫馨片段給了玉墨和李教官,還有玉墨的一段搖曳身姿的演唱跳舞片段。改編後戀愛給了玉墨和假教父之間,男一號轉眼變成了假教父,這位假教父由一酒鬼變成某種英雄,得到美麗又善良、聰明的東方美女的愛,救了一大幫女學生。可以想像西方人在看了後肯定覺得very good.而原著中的男一號,可憐的佟大為,只能中西選擇中退居次位,一切的生命僅僅為了守住女學生,最後死掉。電影裡轉了一圈,也就二十分鐘左右,說話也不超過三句。改變前的日本軍官們只有一種姿態,而電影中還讓他們唱了一首日本民謠。總之,劇中出現的人物,基本都給了一定的情節,每個情節都暗含了電影「多層含義」中的一層,五彩斑斕的,讓觀眾至少能感覺到一層,可謂用心良苦。

      3 回到最初1討論的關於主題的話題。原著其中探討的一個重要的話題是,「誰具有選擇生命的權利」,在我的記憶里,好像選擇讓秦淮河女代替女學生給日本唱歌的是教父一日思考的結果,進而推出文章的主題,而電影是秦淮河女自己提出的,無疑,弱小群體的光芒大大滴,但這份主題卻黯淡了,當假教父生硬的說出誰代替誰的話,顯的很唐突,沒有「誰選擇」的意味。電影這樣又想讓弱小群體發光,又想攀著思想的高度,可不算是貪婪。當然,對於原著其他的思考,導演同志都沒有放過,比如妓女豆蔻對浦生的愛,約翰對職責的守護等等。

      不管怎樣,電影整體是很好的,看後很沉重。但我反而喜歡原著思考的味道,而不是激起吶喊。

      吃飯時,很難受。如果再有戰爭,我們會是電影裡的誰,原著中的誰。能保證沒有戰爭的東西應該是什麼?信仰還是什麼?即使戰爭,能確保戰爭理智的又該是什麼?什麼才是最大的救贖者。   舉報

評論